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电影的锣鼓》绝不可以把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和影片的观众对立起来;绝不可以把影片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和影片的票房价值对立起来;绝不可以把电影为工农兵服务理解为“工农兵电影”。|事实证明,当1951年文化部门成立电影指导委员会时期,领导力量比任何时候都强大,但结果,却是全年没有一部故事影片!
《电影的锣鼓》论述的观点如今看来已不新鲜,但是在50年代却是超前的,文章超越时代地提出电影与观众的联系问题。“文艺为工农兵服务”,这句话里的“工农兵”确乎像钟老说的那样,是抽象的,譬如当年在《文艺报》上常有“读者来信”,反映“工农兵大众”对文艺作品的评价,但实际上,“读者来信”基本上出自精英评论家之手,并没有反映多少真正的工农兵的观点。由此,从接受美学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文艺界的一种现象:不止... 《电影的锣鼓》论述的观点如今看来已不新鲜,但是在50年代却是超前的,文章超越时代地提出电影与观众的联系问题。“文艺为工农兵服务”,这句话里的“工农兵”确乎像钟老说的那样,是抽象的,譬如当年在《文艺报》上常有“读者来信”,反映“工农兵大众”对文艺作品的评价,但实际上,“读者来信”基本上出自精英评论家之手,并没有反映多少真正的工农兵的观点。由此,从接受美学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文艺界的一种现象:不止电影,文艺作品与读者/观众脱节,被鼓与呼的作品,也许读者/观众并不喜欢,他们喜欢的作品,反而是被打压的。(温儒敏的著作中曾经提到,建国后,包括工农兵在内,人们最喜欢的小说,其实是武侠、历史演义等被视为“封建糟粕”的) (展开)
敢于说真话的人愈来愈少了,看看当今的新主流,我国电影倒退七十年(海斯法典前的好莱坞)。
电影早已不是当年的样子。
了解真相
> 1人在读
> 19人读过
> 170人想读
订阅关于电影的锣鼓的评论: feed: rss 2.0
6 有用 Villegas 2016-04-21 15:56:09
《电影的锣鼓》绝不可以把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和影片的观众对立起来;绝不可以把影片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和影片的票房价值对立起来;绝不可以把电影为工农兵服务理解为“工农兵电影”。|事实证明,当1951年文化部门成立电影指导委员会时期,领导力量比任何时候都强大,但结果,却是全年没有一部故事影片!
1 有用 燕辞归 2021-05-06 09:13:59
《电影的锣鼓》论述的观点如今看来已不新鲜,但是在50年代却是超前的,文章超越时代地提出电影与观众的联系问题。“文艺为工农兵服务”,这句话里的“工农兵”确乎像钟老说的那样,是抽象的,譬如当年在《文艺报》上常有“读者来信”,反映“工农兵大众”对文艺作品的评价,但实际上,“读者来信”基本上出自精英评论家之手,并没有反映多少真正的工农兵的观点。由此,从接受美学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文艺界的一种现象:不止... 《电影的锣鼓》论述的观点如今看来已不新鲜,但是在50年代却是超前的,文章超越时代地提出电影与观众的联系问题。“文艺为工农兵服务”,这句话里的“工农兵”确乎像钟老说的那样,是抽象的,譬如当年在《文艺报》上常有“读者来信”,反映“工农兵大众”对文艺作品的评价,但实际上,“读者来信”基本上出自精英评论家之手,并没有反映多少真正的工农兵的观点。由此,从接受美学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文艺界的一种现象:不止电影,文艺作品与读者/观众脱节,被鼓与呼的作品,也许读者/观众并不喜欢,他们喜欢的作品,反而是被打压的。(温儒敏的著作中曾经提到,建国后,包括工农兵在内,人们最喜欢的小说,其实是武侠、历史演义等被视为“封建糟粕”的) (展开)
0 有用 李炼 2022-09-20 11:08:28 山东
敢于说真话的人愈来愈少了,看看当今的新主流,我国电影倒退七十年(海斯法典前的好莱坞)。
0 有用 rockyao1986 2023-04-08 18:21:11 北京
电影早已不是当年的样子。
1 有用 葛蕾丝 2019-05-05 21:48:24
了解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