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系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先生阐发人生修养途径的著作,书中着眼于其关于人生诸般极精微又极精明的见解。作者以其心理学的专长和思想文化的观察,把握个人心性与社群国族之间的互动,一一道破种种心性的困惑和社会蔽障,引导人生趋往康庄与丰盈。
谈修养的创作者
· · · · · ·
-
朱光潜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朱光潜(1897—1986),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安徽桐城人。生前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教授。主要著作包括《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谈修养》等,另有译著《歌德谈话录》、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莱辛《拉奥孔》、黑格尔《美学》、克罗齐《美学原理》、维柯《新科学》等。
目录 · · · · · ·
自序
一番语重心长的话——给现代中国青年
谈立志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谈青年的心理病态
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伦理观
谈处群(上)——我们不善处群的病征
谈处群(中)——我们不善处群的病因
谈处群(下)——处群的训练
谈恻隐之心
谈羞恶之心
谈冷静
谈学问
谈读书
谈英雄崇拜
谈交友
谈性爱问题
谈青年与恋爱结婚
谈休息
谈消遣
谈体育
谈价值意识
谈美感教育
· · · · · · (收起)
一番语重心长的话——给现代中国青年
谈立志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谈青年的心理病态
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伦理观
谈处群(上)——我们不善处群的病征
谈处群(中)——我们不善处群的病因
谈处群(下)——处群的训练
谈恻隐之心
谈羞恶之心
谈冷静
谈学问
谈读书
谈英雄崇拜
谈交友
谈性爱问题
谈青年与恋爱结婚
谈休息
谈消遣
谈体育
谈价值意识
谈美感教育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在大学里教书,前后恰已十年,年年看见大批的学生进来,大批的学生出去。这大批学生中平庸的固居多数,英俊有为者亦复不少。我们辛辛苦苦地把一批又一批的训练出来,到毕业之后,他们变成什样的人,做出什样的事呢?他们大半被一个共同的命运注定。有官做官,无官教书。就了职业就困于职业,正当的工作消磨了二三分光阴,人事的应付消磨了七八分光阴。他们所学的原来就不很坚实,能力不够,自然做不出什么真正的事业来。时间和环境又不容许他们继续研究,不久他们原有的那一点浅薄学问也就逐渐荒疏,终身只在忙“糊口”。这样一来,他们的个人生就平平凡凡地溜过去,国家的文化学术和一切事业也就无从发展。还有一部分人因为生活的压迫和恶势力的引诱,由很可有为的青年腐化为土绅劣豪或贪官污吏,把原来读书人的一副面孔完全换过,为非作歹,恬不知耻,使社会上颓风恶习一天深似一天,教育的功用究竟在哪里呢? 想到这点,我感觉到很烦闷。就个人设想,像我这样教书的人把生命断送在粉笔屑中,眼巴巴地希望造就几个人才出来,得一点精神上的安慰,而年复一年地见到出学校门的学生们都朝一条平凡而暗淡的路径走,毫无补于文化的进展和社会的改善。这种生活有何意义?岂不是自误误人?其次,就国家民族的设想,在这严重的关头,性格已固定的一辈子人似已无大希望,可希望的只有少年英俊,国家耗费了许多人力和财力来培养成千成万的青年,也正是希望他们将来能担负国家民族的重任,而结果他们仍随着前一辈子人的覆辙走,前途岂不很暗淡? 青年们常欢喜把社会一切毛病归咎于站在台上的人们,其实在台上的人们也还是受过同样的教育,经过同样的青年阶段,他们也曾同样地埋怨过前一辈子人。由此类推,到我们这一辈子青年们上台时,很可能地仍为下一辈子青年们不满。今日有理想的青年到明日往往变成屈服于事实而抛弃理想的堕落者。章宗祥领导过留日青年,打过媚敌辱国的蔡钧,而这位章宗祥后来做了外交部长,签订了二十一条...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一番语重心长的话 -
现在青年人大半缺乏青年人所应有的朝气, 对一切缺乏真正的兴趣和浓厚的热情。他们的志向大半很小,在学校只求敷衍毕业,以后找一个比较优裕 的差缺,姑求饱暖舒适,就混过这一生。自然也偶尔遇着少数的例外,但少数例外优秀的青年军势孤力薄 ,不能造成一种风气。现时代的青年,就他所表现的精神而论,决不能担当起现时代的艰巨任务。这是有 心人不能不为之犹惧的。 在感觉压迫、寂寞和空 虚中,青年人始而彷徨,身临难关而找不着出路,踌躇不知所措;继而烦闷,仿佛以为家庭、社会、国家 、学校以至于造物主,都有意在和他们为难,不让他们有一件顺心事,于是对一切生厌恶,动辄忧郁、烦 躁、苦闷;继而颓唐麻木,经不起一再挫折,逐渐失去辨别是非的敏感与向上的意志,随世俗苟且敷衍, 以“世故”为智慧,视腐浊为人情之常。彷徨犹可抉择正路,烦闷犹可力求正路,到了颓唐麻木,就势必 至于堕落,无可救药了。我不敢说现在多数青年都已到了颓唐麻木的阶段,但是我相信他们都在彷徨烦闷 ,如果不及早振作,离颓唐麻木也就不远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现在青年人大半姑求饱暖舒适,就混过这一生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朱光潜作品系列(共4册),
这套丛书还有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谈文学》
。
喜欢读"谈修养"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谈修养"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9.1
-
- 戏梦人间 8.0
-
- 万物有时 8.5
-
- 此间风雅 8.7
-
- 别人 9.2
-
- 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 8.7
-
- 骆驼祥子 我这一辈子 8.8
-
- 史铁生作品系列(纪念版) 9.1
-
- 茶馆:何大齐插图本 9.5
-
- 又是一年芳草绿 9.1
谈修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1 条 )




人求上进,必要心有虔敬,常怀敬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修以求其粹美,养以期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也。” ——《辞源》 “修养”一词语出唐末著名道士吕洞宾的词《忆江南》: 学道客,修养莫迟迟,光景斯须如梦里。” 修养是修行后展现而出的表象与状态,修行是对内心思想和自己行为的改造,修为是修行的程度。可见“... (展开)
庆幸自己在大学时期看到了这本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了这本书,才发觉:对于某些问题困扰已久,原来自己不是一个人。 60年前的中国,虽然没有网络,也没有iPhone、iPad和Kindle,但是人们依旧觉得时间不够用;大学生读书是在混文凭;上大学选专业时人们偏于功利性地考虑“实用性”于是工程系依旧爆满。。。这些如时间不够,人... (展开)
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读《谈修养》 一位学识渊博的先生70年前说过这样一句话:一般学校都没有社会生活,教师与学生相视如路人,同学彼此也相视如路人。世间大概没有比中国大学教授与学生更孤僻更寂寞的一群动物了。 或许这就是文学作品的力量,已经70年了。 ...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3 )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8.8分 2913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2)9.0分 1147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8.9分 667人读过
-
漓江出版社 (2011)8.8分 35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房清单 (江引)
- -2023- 购入的书 (每天多开心一点)
- 其他 (Jack)
- 喜欢的 (hushnow_)
- 我最爱的图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4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谈修养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srxhgdd 2021-03-21 18:49:29
积极而渊博,但说教意味浓了些,太严肃了
2 有用 刘吃 2021-06-14 21:33:09
高考作文典范
1 有用 亿万光年之外 2020-07-04 13:43:29
以无穷欲望处有限自然,人不得不下一番苦功夫,是为修养。朱老的这本小册子亮点有二,一是东西方兼备,尤其是以现代西方视角挖掘古代东方观点价值的路径颇得我心;二是说理循循然善诱人,不强加价值判断,似一亲切先生,尽管有些观点不认同。
1 有用 goodformeyeah 2022-04-01 01:03:51
向着“全人”生展。
0 有用 沙漠地黄 2022-03-30 10:06:06
如果是在高中的时候读到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