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使用互联网?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更喜欢在网上畅所欲言?
☆网络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又是什么?
☆虚拟网络世界又是如何改变了我们?
当连接万物的互联网遇见无处不在的心理学,当虚拟空间生长出真实的“心理特性”,我们需要用心理学的方式,重新思考互联网背后的人与社会。这是一部汇集前沿学者智慧、充满探索精神的佳作,该书从心理学视角切入,透过文化多样性和环境多样性,详细解读互联网时代人们在进行信息资源整合、谋求个人发展的同时,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人们在网络世界中的行为和关系特征。
☆方晓义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网络成瘾治疗专家
该书总结了互联网建构的网络空间具有的“心理特性”,并从个体、人际、群体、文化等多角度、多层面解析了互联网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关系。阅读此书可以让我们深入认识一个正在形成的新世界!
☆段永朝
财讯传媒集团(SEEC)首席战略官,网络智酷总顾问
这的确是一部汇集前沿学者智慧、充满探索精神的佳作。在人的生活与工作须臾离不开互联网的当下,整个世界早已改变了模样。然而,在解释这个世界的心智结构时,我们手中掌握的依然是旧的认知地图。在实体世界与虚拟空间日益缠绕的大趋势下,在人与互联网相互影响、彼此塑造的进程中,互联网心理学正是审视未来共属于人和机器、人与他者、心智与心灵、精神与肉体这些古老命题的新机缘、新领域,同时也充满了重新观想世界的新挑战。
☆周涛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互联网科学中心主任,2015年十大科技创新人物,中国大数据领域最年轻领军人物
互联网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进一步地,它将带来从个人观念形态到政府和公司组织结构的全面改变。该书首次系统论述了互联网心理学,也在技术和产业之外,为我们打开了深度剖析互联网时代的窗口。
☆周宗奎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教育部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重点实验室主任
当“互联网思维”被当作一个无所不装的大筐,我们需要更有深度的思想。该书从心理学视角深入解析互联网与人类个体、群体和社会文化的联系及其影响,在心理学理论的漫长积淀之上,融会了网络时代的创新思考。
☆梁循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互联网信息挖掘和商务信息系统领域专家
人为什么要使用互联网?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更喜欢在网上畅所欲言?网络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又是什么?该书从网络对个体、群体及人际关系的影响等维度,透过文化多样性和环境多样性,详细解读了在进行信息资源整合、谋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互联网用户的心理发生发展过程,解释了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特征和关系效应,值得所有希望了解互联网心理学的同行阅读。
0 有用 Ziyang 2020-11-16 01:00:28
最近在职研用的教材,胜在体系总结得比较全面,可惜互联网发展太快,书从出版开始就已经过时了。作为从业者还是作为一个引子,多思考业务中实际遇到的现象。
0 有用 流思与岸 2017-06-15 17:13:16
偏学术的书 某些章节挺有意思 作为天天离不开网络的人 了解下也挺好
0 有用 像爱丽丝的小镇 2024-06-22 01:28:14 贵州
读起来就像是把别人的学术乐色凑一块出的一本书……对于关键论题的推进也太隔靴搔痒了。
0 有用 — 2018-02-21 23:12:27
最近少有的几件静心的事了。认知自我的过程很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