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以“我”听朋友沈昭平讲述的方式来逐次铺排而出,以当代语言学家沈昭平的家族为中心,讲述了从晚清、民国、新中国建立及改革开放至今一百多年,沈昭平的外曾祖父夏玉书、外祖母夏光妹、母亲程兰玉和沈昭平四代人的命运变迁。在故事展开的转折点上,作者加入了一篇篇与故事一起呼吸的哲思手记,深入探讨天道与人道,人心人性,革命与现代,当下中国与世界的生存困境等问题,其思想主要以儒学和基督教思想为参考体系。作者以知天命之年回归儒家,却同情20世纪的革命及社会主义试验,希望达成孔夫子传统与革命传统的和解,比如借书中的前清遗老夏玉书之口说“革命就是回归天道”。全书前后贯穿的思想基调,是借助儒学、基督教等古典传统及20世纪中国革命传统,对当下盛行的资本主义、消费主义、唯我主义进行猛烈批评,运用艺术的感染力和思想的冲击力,引发人们去思索人在世界中的位置等等命题,深具理想主义的情...
本书以“我”听朋友沈昭平讲述的方式来逐次铺排而出,以当代语言学家沈昭平的家族为中心,讲述了从晚清、民国、新中国建立及改革开放至今一百多年,沈昭平的外曾祖父夏玉书、外祖母夏光妹、母亲程兰玉和沈昭平四代人的命运变迁。在故事展开的转折点上,作者加入了一篇篇与故事一起呼吸的哲思手记,深入探讨天道与人道,人心人性,革命与现代,当下中国与世界的生存困境等问题,其思想主要以儒学和基督教思想为参考体系。作者以知天命之年回归儒家,却同情20世纪的革命及社会主义试验,希望达成孔夫子传统与革命传统的和解,比如借书中的前清遗老夏玉书之口说“革命就是回归天道”。全书前后贯穿的思想基调,是借助儒学、基督教等古典传统及20世纪中国革命传统,对当下盛行的资本主义、消费主义、唯我主义进行猛烈批评,运用艺术的感染力和思想的冲击力,引发人们去思索人在世界中的位置等等命题,深具理想主义的情怀和深度。本书所吞吐的,是万年的妹方,而可以疗救的,是时代的病痛。
媒体评论
【推荐人】
韩少功,侯德健,孟京辉,史航,孔庆东,李亚伟,韩毓海,张锰。
【推荐语】
韩少功(作家):
一部天马行空的奇书,既是生动的人生传奇故事,又是重建世界观的思想风暴。
侯德健(词曲作家,《龙的传人》作者):
似小说又非小说、似笔记又非笔记,有历史又非史书,中间还穿插着诗歌和散文,总而言之,一句话,广天又吓了我一大跳,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孟京辉(话剧导演,先锋戏剧领袖):
真的还是假的?疯的还是痴的?柔的还是烈的?飘的还是沉的?一种刚直而悲悯的力量,由引人入胜的阅读渐渐展开。打开书,闭上眼睛也能读出风景。
史航(剧作家,文艺评论家):
读广天的小说,想起一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他作为音乐人、戏剧人,都深深影响过我,但愿他在当世亦有知音。这是一本现世之书,过往与未来却在每一页公然幽会着,恕我无法剧透结局。
孔庆东(北京大学教授,武侠文学专家):
初读此书开头,心中涌起一句孔子的话:“礼失求诸野”。读到结尾,忽然明白当今那句俗语“你妹呀!”居然来自中华文明久远的历史深处。
李亚伟(诗人):
有想法、有智慧、有意思等等感觉都可以在阅读张广天的《妹方》时自动溢出。这正对应了这些年我阅读其它当代中国文学作品时彻底麻木的零感觉或负感觉。至少十年以来,《妹方》是我读到的爱不释手的唯一的一部当代中国文学作品。
韩毓海(北京大学教授,文艺评论家):
广天的书,写得都是大事,说的却是极平常的话。一丝一毫蛮力气没有,用的是心之力。把千钧之重,放在鹅毛之轻上,把万里山河放在一颗初心上,这重究竟有多重?
张锰(当代艺术家,天津美术学院教授):
读广天老师的书就如进入古人的一个隧道,这种感觉异常强烈,挥之不去,他把这种骨子里自带的情绪附体在这本书的人物与事物上,近已提醒诸位这一已有答案而被忘记的遗憾,就如此书所言“西方之术入世为快,东土之学出世为乐”,充满对世事的睿智与准确的洞悉,因为对世界的解释是无限的,所以张广天老师这本新书《妹方》是有料的。
妹方的创作者
· · · · · ·
-
张广天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张广天,戏剧家,音乐家,诗人,思想家。
1966年生于上海,1990年移居北京,从事思想研究和美学探索,并在诗歌、文学、戏剧和音乐等诸多门类艺术方面实践其理论。
其思想核心,概括起来讲,即心学为体,诸学为用。此外,在认识论领域,他提出了字主义的意象认知方式,并建筑起他的非形而上学的知识体系。
编剧导演的戏剧作品:
《切·格瓦拉》(2000年 中央戏剧学院研究所出品)
《圣人孔子》(2002年 广州市话剧团出品 2005年欧洲艺术节维也纳受邀演出作品)
《眼皮里摘下的梅花》(2006年 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
《野草尖叫蓝靛厂》(2009年 独立制作)
《哈姆雷特危机》(2009年 韩国导演协会出品)
《基尔凯廓尔药丸》(2009年 丹麦王国哥本哈根马姆特剧院出品)等。
音乐作品:
唱片《杨柳枝》(中国唱片深圳公司)
电影音乐《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上海电...
张广天,戏剧家,音乐家,诗人,思想家。
1966年生于上海,1990年移居北京,从事思想研究和美学探索,并在诗歌、文学、戏剧和音乐等诸多门类艺术方面实践其理论。
其思想核心,概括起来讲,即心学为体,诸学为用。此外,在认识论领域,他提出了字主义的意象认知方式,并建筑起他的非形而上学的知识体系。
编剧导演的戏剧作品:
《切·格瓦拉》(2000年 中央戏剧学院研究所出品)
《圣人孔子》(2002年 广州市话剧团出品 2005年欧洲艺术节维也纳受邀演出作品)
《眼皮里摘下的梅花》(2006年 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
《野草尖叫蓝靛厂》(2009年 独立制作)
《哈姆雷特危机》(2009年 韩国导演协会出品)
《基尔凯廓尔药丸》(2009年 丹麦王国哥本哈根马姆特剧院出品)等。
音乐作品:
唱片《杨柳枝》(中国唱片深圳公司)
电影音乐《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上海电影制片厂)
电影音乐《离开雷锋的日子》(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等
书籍
《我的无产阶级生活》(花城出版社)
《人类的当务之急》(东方出版社)
《板歌》(作家出版社)
《手珠记》(作家出版社)
内容简介
目录 · · · · · ·
老人和孩子
爱情
中国发生了什么?
我的朋友沈昭平
卷一 松元君日志
第一章 从本山到中部国际机场
第二章 花残月和皐月
第三章 玉碎
第四章 闰四月和菖蒲月
卷二 成汤溪
第一章 故人
第二章 从陶家站往南
第三章 席间谈
第四章 愚公移山
第五章 印鹃 开慧 杷金
第六章 补遗
卷三 齐叔公师
第一章 红军
第二章 四个故事
第三章 范耑虞和丰莲馨
第四章 田野录音
第五章 布袋唱师的歌
插话
穀甫人
人生是用来虚度的
称心如意
我的妹方
智慧的裂痕
法国公园
卷四 夏光妹
第一章 春泽秋霜
第二章 冷溪长似万丈剑
第三章 瑚琏
第四章 玉兰人家
第五章 盛满月光的篮子
论冒
下跪
情爱与恩义
活法
玩物丧志
法治
卷五 沈阿姨
第一章 解放之路
第二章 窄门
第三章 沈阿姨的决定及片言只语
第四章 兰玉与光妹见面就要吵一架
第五章 兰玉就是从正统年走来的葛云
卷六 沈昭平
第一章 光妹寄诒录
第二章 昭平简历
第三章 矜事
部分注解
人道主义
接欢
玉钥
圣灵论与心学
节日以及经书
卷七 岐阜县的沈行江
卷首
第一章 墟
第二章 君奕
第三章 行江的方舟
第四章 末尾的话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老人完成了劳作而渐离社会,小孩没有长成也在社会之外。人生不为世情束缚的两端,实际上最为靠近本心天意。在亚洲的传统中,纯粹的审美只存在于老人和孩子之中,人生的两端被极为看重。而人生中间那段辛苦,只作为支撑两端的底座,长久地默不作声。 苏东坡对此喟叹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于是,哪怕所谓“现代化”的公学已经普及到村落山寨,人们依然从心底拒斥这样的教育,常常下意识地屏蔽掉与劳作苦痛有关的各类信息,竭力去寻求人生两端的幸福体验。这样的体验对他们来说,意味着自由。可见,自由在东方有完全不同的含义。它的前提必须脱离社会,摆脱劳作;它的方式必须享乐悠哉,闲云野鹤;它的价值在于顺性从心,尘尽光生。 那么,持这类追求的人们肯定难以理解社会化的劳动神圣,肯定更愿意相信“劳动神圣”是写给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囚徒和古希腊庄园中奴隶的口号。劳动是什么?是苦役,是体罚。劳动为了什么?劳动为了不再劳动。既如此,“劳动创造人”的观念还会有多少人真信呢?大部分人至多曲解为“非人的劳动养活不劳动的人”,而“人民群众创造绚烂的文化”,为什么创造而不直接享用“绚烂”呢?如果命运无法摆脱劳动,那么就忍着吧!显然,这“忍着”的劳作以及与劳作相关的经验,多么可恶,多么沉重啊!所以,他们愿意记住那些跟老人在一起的时光,也难忘那些老人说过的话。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前言 -
人有生住异灭,世有成往坏空,每个过程没有是非高低。人的意志想要脱离天道的秩序,只会带来荒谬和灾祸。人老了,致力于延年益寿,亦可容光焕发,而妄图青春永驻,则贻笑大方。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妹方"的人也喜欢 · · · · · ·
妹方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谁也没有写过这么美的人

> 更多书评 12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一) (37°暖)
- 好书推荐 (墨染)
- 藏书癖+版本癖 (在野人)
- 电子书收藏(小说) (jrth)
- 看不见的买书琐记2016 (海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1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妹方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miss_forward 2017-01-19 17:11:23
有一些风俗的东西很有趣
0 有用 亦已焉哉 2017-08-09 12:12:36
记录这一方的生活,却不是简单地记录那表面的吃住行的生活,那是一方水土的精神,那一方风情。
1 有用 Ein 2016-12-03 16:51:46
家族史,地方志,民间信仰的失落。和《繁花》一样优雅的文笔,宜细读慢味。就是犯了托尔斯泰的毛病,哲学谈得多了。
0 有用 cao 2020-10-09 05:26:27
很喜爱呀 喜欢他对整个书的布局和说话语言 一口气读完的 很奇妙的一种体验 有点像看西游
0 有用 文吉 2024-02-16 00:13:21 云南
高估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