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总的来说,《晚明思想史论》不仅是一部简明精当、纵横捭阖的思想衍变史,同时也是一部激情洋溢、文采斐然的学术著作。——聂保平
本书是嵇文甫先生的晚期代表作,充满激情、纵横捭阖。为我们展现了晚明这个动荡时代的各派人物及其思想背景、治学方法、民族思想、哲学思想、历史思想、政治思想。本书已为学界公认的思想史名著。
内容简介
《晚明思想史论》论及晚明佛学的复兴、西学东渐等,纵横捭阖,视野宏阔,是史有定评的思想史名著。附录《十七世纪中国思想史概论》,两书合观,则活绘出上自王阳明,中间经过李贽、张居正,东林党人,云栖、紫柏、藕益、憨山等四大师,杨慎、方以智、徐光启、利玛窦、孙夏峰等,直到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习斋、唐甄、李二曲、全祖望、毛奇龄、阎若璩等清初群星璀璨的思想提坦时代。
晚明思想史论的创作者
· · · · · ·
-
嵇文甫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嵇文甫(1895~1963),原名嵇明,出生于河南省汲县(今卫辉市)城关一个手工业者家庭。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史学家、哲学家,郑州大学首任校长,历史学系的创始人,中共早期的党员。五四运动时期,就投身于革命洪流,追求真理。解放后他当选为政协代表、人大代表,历任河南省副省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河南大学及郑州大学校长等职,为开拓中国哲学史及古代思想史学术领域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目录 · · · · · ·
第一章 从王阳明说起
第二章 王学的分化
第三章 所谓狂禅派
第四章 异军特起的张居正
第五章 东林派与王学修正运动
第六章 晚明佛学界的几个龙象
第七章 古学复兴的曙光
第八章 西学输入的新潮
第九章 余论
附 十七世纪中国思想史概论
第一章 十七世纪中国思想变动的由来
第二章 十七世纪中国思想界大势略述
第三章 十七世纪中国学者的治学方法
第四章 十七世纪中国学者的政治思想
第五章 十七世纪中国学者的历史思想
第六章 十七世纪中国学者的哲学思想
第七章 十七世纪中西思想界的比较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本书所要讲的晚明时代,是一个动荡时代,是一个斑驳陆离的过渡时代。照耀着这时代的,不是一轮赫然当空的太阳,而是许多道光彩纷披的明霞。你尽可以说它“杂”,却决不能说它“庸”;尽可以说它“嚣张”,却决不能说它“死板”;尽可以说它是“乱世之音”,却决不能说它是“衰世之音”。它把一个旧时代送终,却又使一个新时代开始。它在超现实主义的云雾中,透露出现实主义的曙光。这样一个思想史上的转形期,大体上断自隆万以后,约略相当于西历十六世纪的下半期以及十七世纪的上半期。然而要追溯起源头来,我们还得从明朝中叶王阳明的道学革新运动讲起。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然而事實上中國歷代帝王總都是“義利雙行,王霸雜用”,即平常講“有強權,無公理”的亦大有其人。他們總認爲什麽公理王道之類,雖然很好,但只是一種美妙的理想,并不能兑現。強權霸道,雖然説起來不好聽,然而“論卑易行”,倒是切合實際的。其實這是一種淺見。就小處看,就短時間看,或許是“強權”得勢,“霸道”橫行。然而就大處看,就長時間看,綜合各方而觀其會通,得最后勝利的,究竟還是“王道”和“公理”。“王道”和“公理”,是“日計不足,歲計有餘”的。只有從“王道”和“公理”上發生出來的力量,才是最有根基、顛撲不破的真實力量。一班持王道無用論者,總覺得仁義道德是空談,不濟什麽事,而其所引爲例證者,無非是宋襄公、徐偃王之類。其實這班亡國之君,根本就不懂得什麽是“王道”。他們只是浮慕仁義道徳之空名,取古人形似而依仿假借之,何嘗有一點真精神?又怎麽能發生真力量呢?“是集養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集養”是一種“真力積久”的功夫,必須時時刻刻“造次”,“顛沛”,不離乎仁義,積累久了,自然“充實而有光輝”。所謂“盈科而後進”,“有本者如是”。這才能發生出力量,見“王道”之大用。倘若僅是“義襲而取”,從表面抄襲個仁義樣子,而素日安身立命地方,滿不是那麽回事。好似一個窮人驟然借來一套素所未見的華美衣服穿在身上,自己照照鏡子,也覺得局促不安。如此而欲克復暴力,發揮“王道”之大用,真所謂杯水車薪,操一豚蹄而祝“穰穰滿家”,當然是沒有效果的。孟子有言:“五谷者,種之美者也,苟爲不熟,不如稊稗。”未熟的五谷還不如稊稗有用處,然而它畢竟還是“種之美者”,我們亦求其“熟”而已矣。對於“王道”,應作如是觀。 …… 我們不要把“王道”看得太簡單,把“王者”都看成婆婆媽媽的。須知“王者”自有其“聰睿神武”,“天錫勇智”,時而天清地寜,時而風行雷厲,一旦發揮出“德威”來,實非“霸者”所能當。普通的錯誤,在乎把“王道”和“霸道...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附 録 民族哲學雜話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晚明思想史论"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两汉社会生活概述 7.5
-
-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7.8
-
- 情义与隙末:重看晚清人物 7.2
-
- 清史简述 8.1
-
- 舆地勾稽六十年 8.1
-
- 中国古代史 9.2
-
- 明代的社会与国家 7.5
-
- 中国医学史略 7.8
-
- 明遗民群体心态与文学思想研究 8.5
-
- 晚明清初思想十论(增订版) 9.4
晚明思想史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晚明思想与王阳明的渊源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北京出版社 (2014)8.8分 115人读过
-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8)8.3分 89人读过
-
东方出版社 (1996年3月第1版)8.8分 47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7)8.7分 4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晚明思想史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懒风 2021-07-27 00:08:37
太过漂亮。汪洋恣肆一气呵成。 另外没想到看这本书也能有内容和《无限的视角》连接起来。恰恰证明这视角确实是人间一个大转换。
0 有用 赵客 2020-03-02 22:32:57
这书真是不易读,因自己水平有限,开头几乎要硬着头皮,谁知越读越有意思。从王阳明开始把晚明思想史的重要人物和各自主张梳理了一遍,脉络清晰。从中看到思想的逐渐变化,有助于理解晚明人的行为和事件。
0 有用 yuzufly 2020-12-13 22:17:26
内容范围很广,就显得有点杂。适合了解主要脉络读。
0 有用 momo 2021-01-30 16:12:14
脉络清晰,分析扎实,唯一的问题是思想史太硬核,看起来头大……
0 有用 碧月清风 2020-03-31 06:28:36
读此书如无深厚古典知识储备,几乎寸步难行。作者古文素养深厚,文字功力不凡,读不懂的不止是晚明思想精髓,这需要时间消化和领会,单就文字也需要下功夫,读不懂处正不少。此书只能慢慢读,一点一点吃透,方能领会其中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