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Omniware
副标题: The Greatest Creation of Wealth in the History of the Planet
出版年: 2011-4-1
页数: 537
装帧: Perfect Paperback
ISBN: 9780976553182
作者简介 · · · · · ·
阿伦·拉奥(Arun Rao),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工商管理学院,长期从事投资业务,曾先后在三家投资公司工作,其中两家在硅谷。拉奥早期曾为《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和《Seeking Alpha》等杂志撰写商业和金融方面的文章。
皮埃罗·斯加鲁菲(Piero Scarruffi ),毕业于意大利都灵大学数学系,1983年来到硅谷,在奥利维蒂公司任职工程师,长期从事人工智能研究和互联网设计。斯加鲁菲曾是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还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讲学。20世纪90年代,他曾率先在互联网上开发自己的新闻网站,《纽约时报》曾经在2006年以《史上最伟大的网站》为题对其进行专题报道。斯加鲁菲现在是自由职业者,主要工作是为硅谷和欧洲的公司提供咨询以及在大学讲学。他兴趣广泛,在心智论、文学艺术、音乐史等领域多有...
阿伦·拉奥(Arun Rao),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工商管理学院,长期从事投资业务,曾先后在三家投资公司工作,其中两家在硅谷。拉奥早期曾为《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和《Seeking Alpha》等杂志撰写商业和金融方面的文章。
皮埃罗·斯加鲁菲(Piero Scarruffi ),毕业于意大利都灵大学数学系,1983年来到硅谷,在奥利维蒂公司任职工程师,长期从事人工智能研究和互联网设计。斯加鲁菲曾是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还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讲学。20世纪90年代,他曾率先在互联网上开发自己的新闻网站,《纽约时报》曾经在2006年以《史上最伟大的网站》为题对其进行专题报道。斯加鲁菲现在是自由职业者,主要工作是为硅谷和欧洲的公司提供咨询以及在大学讲学。他兴趣广泛,在心智论、文学艺术、音乐史等领域多有著述。
闫景立,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访问学者,曾长期从事航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自20世纪90年代初赴硅谷开办华为公司第一家海外分公司起,闫景立多年来在搭建中美高科技企业合作平台,拓展供应链、投资、市场和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
谈锋,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并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目前担任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驻美国硅谷联络处主任、国科火炬企业孵化器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曾任北京中关村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北京四通集团 副总裁,《人民日报·海外版》主任编辑等。在硅谷工作生活了25年。曾参与翻译出版了《硅谷优势》、《朝鲜战争内幕》、《李普曼传》等书。
作为中国高科技产业走向国际的开拓者,他们长期从事高科技公司管理、中美科技合作和创新、创业、人才研究工作,尤其是对硅谷创新生态环境的研究具有深刻的体验。他们亲身经历了硅谷过去二十年的繁荣和危机,不仅仅是目睹,他们也是这期间硅谷的历史变迁的参与者。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Broadcast.com的前身是克里斯.亚伯(Chris Jaeb)于1995年9月创办的AudioNet公司,后来被马克.库班和托德.瓦格纳(Todd Wagner)接手。库班是一个创业家,他大学一毕业就创办了他的第一家公司MicroSolutions。他对电脑知之甚少,但是他醉心于技术细节和市场研究。他采用的策略后来成了他的商业风格的主要组成部分:品牌建设、使用第一流的销售团队、坚持发展独家合作伙伴。1990年,MicroSolutions的年营业额是3000万美元,库班以600万美元将MicroSolutions卖给了计算机服务公司,然后他就退休了。退休状态并未持续多久。库班和大学好友瓦格纳接手了AudioNet,这样他们和他们的哥们儿就能在网络上收听印第安纳大学球队的篮球比赛了。在成立不到四年的时间内,Broadcast.com于1998年年中上市。在其第一个交易日,股价飙升至每股62.75美元。该公司向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的个人电脑用户传递来自100家电视台、500家广播电台以及数以千计的艺术家的节目内容。同时,经营亏损从1996年的300万美元爬升到1998年的1600万美元。然而,在1999年,库班以57亿美元的价格成功地将Broadcast.com出售给雅虎。如同收购地球村一样,雅虎又做了一笔令人惊讶的交易(公正地说,用的是它自己的定价过高的股票)。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雅虎将Broadcast.com先前提供的服务拆分成独立的服务,例如雅虎无线电广播台、用于音乐的雅虎launchcast和用于视频娱乐的雅虎Platinum。由于盗版内容、版权纠纷以及令人不满的第三方内容提供商给这项业务带来太多的法律责任(这也是谷歌旗下YouTube十年后面临着的问题),雅虎无线电广播台和雅虎Platinum最终关闭了。正如Broadcast.com公司的1999年年度报告中...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09页 -
休利特强调,保持处于最领先的地位对于激励有才干的工程师十分重要。如果他们感觉不到自己在开拓新疆界,他们就可能离开惠普,去那些领先的学术机构或其他公司。这种人才外流对公司的创新将是致命的。 同时,两位创始人深知人的重要性,即人是所有组织的核心。休利特认为:“人的高效利用,也就是让人去思考、创新、带给他想象力和内在动力,是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技能。”在1958年索诺玛会议上,休利特曾经表示,无论是对上还是对下,他与人打交道的原则可以总结为如下几条。 1.首先为他人着想; 2.让他人感觉他们的重要性,不忘尊重他人的“个性特权”(有权与众不同)。尽量去理解和同情他人(设身处地、推己及人); 3.给予他人由衷的赞赏,不要公开地去改造别人; 4.摒弃消极心态,注重解决之道和有效方法,而不是无效之举; 5.审视自己对人、对产品和对企业的第一印象(尤其由于差异而觉得不喜欢之处); 6.留意细节(注意人们的额微笑、语气,人们的问候,人们的外表,人们如何使用名字和日期等); 7.培养对他人的、发自内心的兴趣。 由此可见,大多数的工程师和高科技公司的领导者所欠缺的这些“软能力”——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在休利特的心目中是排在首位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A History of Silicon Valley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124-硅谷百年史-阿伦·拉奥-历史哲学-2011

引用大量数据,真实可信(硅谷工程师写的科技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了大部分内容,还在看。(可以把它当做是一本趣味盎然的优秀科技史) 这是一本内容详实的科技历史书,书中使用大量的数据,让人相信这就是真实的硅谷发展之路 书确实是好书,内容详实丰富,涉及经济、法律、商业、科技。 更重要的是,它追求的,是还原真实的硅谷发展历史,观... (展开)
看第一二章及结语即可

我们的路,终究要靠自己好好走
> 更多书评 1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4)7.9分 597人读过
-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7.9分 58人读过
-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巨头与明星的言行----数字化前期主体 (小毛叔)
- 数字化----背景、目标、要素、流程和方法 (小毛叔)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A History of Silicon Valley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已注销 2017-02-07 23:07:38
金融和技术那时候也喜欢,但更多的是背后的尴尬,而人文的话更多的是背后的枯竭,我的身体受不了前者的剥离和雕塑,可以忍受后者的枯竭和持久,四年里面那么多奔流的河,想起来真怀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