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土地及其流转问题系列 (伯樵·阿苏勒)
- 九分以上中国文史哲著作(乱序) (司空宅星)
- 2016年出版的部分历史书籍 (納蘭逸蕭)
- 金融社会学 (愚人剪网)
- 中国法律史研究 (孔飞刀大叫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民国时期的土地典当的评论:
feed: rss 2.0
15 有用 大橙橙子 2016-11-14 11:55:55
一本你买不到的好书。
0 有用 仿生猫猫 2020-09-02 19:26:31
找的数据很合适,分析思路易懂但是也得到了有说服力的结论
0 有用 還會有希望麼 2022-11-03 18:33:53 河南
F
0 有用 黄皮耗儿 2024-08-22 16:40:44 福建
放弃治疗
1 有用 西西弗斯 2020-07-26 22:57:30
在论断商品化发达的地区农民的偿贷能力时,马若孟相信,商品化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偿贷能力,农民因此有能力负担现行的利率。这一观点忽视了收入波动对农民的偿贷能力的影响。黄宗智则强调在农业商品化发达的地区,风险和收入波动对农民所可能造成的毁灭性打击。 本书作者通过对材料的研究把握对这两个论点提出了质疑。通过对柴北寺村典地信贷利率的计算发现,作者提出两个结论:一方面,固定实物地租制度和欠租制度调... 在论断商品化发达的地区农民的偿贷能力时,马若孟相信,商品化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偿贷能力,农民因此有能力负担现行的利率。这一观点忽视了收入波动对农民的偿贷能力的影响。黄宗智则强调在农业商品化发达的地区,风险和收入波动对农民所可能造成的毁灭性打击。 本书作者通过对材料的研究把握对这两个论点提出了质疑。通过对柴北寺村典地信贷利率的计算发现,作者提出两个结论:一方面,固定实物地租制度和欠租制度调节了农民在不同年间的利息负担,在收入或家计状况不好时,农民可以少付利息,这降低了农民的信贷风险。固定实物地租制度调节了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农民的利息负担。另一方面,固定实物地租制度和欠租制度也规定了当出现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收入增加时,农民要支付较高的利息率和为拖欠的地租支付较高的利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