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罗兰•巴尔特的第三部“文艺批评文集”。与他谈论文学的 方方面面的第一部、第二部和第四部文艺批评文集不同的是,第三部是有关各种艺术的论文集。像罗兰•巴特写过的其他大部分文本一样,符号学思想也贯穿着这第三部文集,因此,也可以称其为作者论述艺术符号学的论文集。读者可以在这部《显义与晦义》一书中,看到作者对于摄影、广告、书写、绘画、音乐等领域的符号特征所做的细致和精彩的分析,这有助于我们把握不同艺术类型的特征。
作者简介 · · · · · ·
罗兰•巴尔特,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其一生经历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文学思想界前后辉映,被公认为蒙田以来法国最杰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目录 · · · · · ·
照片
摄影讯息
图像修辞学
第三层意义
再现
古希腊戏剧
狄德罗、布莱希特、爱森斯坦
解读:符号
字母的精神
埃尔泰或字母艺术家
阿尔桑保罗多:修辞学家与魔术师
解读:文本
绘画是一种言语活动吗?
安德烈•马松的书写符号学
解读:举动
赛伊•通布利或数量不大但质量很高
解读:艺术
艺术的智慧
威廉•冯•格勒登
艺术,这老东西……
身体
雷吉肖和他的身体
第二部分 音乐之躯
听
音乐实践
嗓音的微粒
音乐、嗓音、语言
浪漫歌曲
喜爱舒曼
快速
对第一部分的补遗
附论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科学用三种(结合在一起的)方式来解释目光,即以信息论术语(目光在告诉)、以关系术语(目光在交换)、以占有术语(借助于目光,我触及、我达到、我理解、我被理解),有三种功能:光学功能、语言学功能、触觉功能。但是,目光总是在寻找某样东西、某个人。这是一种不安于现状的符号,对于一种符号有着特殊的动力:它的力量超出它。 歌德说过:“两只手想看,两只眼睛想抚摩。” 完美的剧本是绘画的延续。 一幅构图很好的画面,是根据唯一的视角来封闭的一种整体。在这个整体之中,各个部分都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并通过相互的配合而形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与一个动物躯体的四肢的整体一样真实,以至于一块由大量随便涂抹的形象构成的画面,由于它没有比例、没有智慧、没有整一性,而不再配得上是真正的构图这一名称;而且,对于处在同一纸板上的大腿、鼻子和眼睛进行分散的研究,也不再配称得上是对于肖像或是人的形象的研究这一名称。 艺术家从其身份上讲就是举动的操作者:他想产生一种效果,而同时又不想要这种效果;他产生的效果,他并不必然地想得到。这是一些回转的效果、颠倒的效果、逃逸的效果,它们返回到他身上,并从此引起痕迹的改动、变化和减弱。艺术家的举动----或者艺术家就像举动----并不打断行为的因果链条,即佛教徒称之的因果报应,但是举动使因果链模糊,它重新开始因果链直至失去其意义。在禅宗之中,人们以我们的因果逻辑称呼这种突然的断裂为悟性:借助于一种很小的甚至是可笑的、荒诞的、古怪的场合,主体在一种彻底的否定性中醒来。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 应该将绘画作品当作某种意大利式的戏剧:帷幕开启了,我们观看,我们等待,我们接受,我们看懂;场面过去,画面消失,我们回想,我们不再是从前的我们,就像在古代的戏剧中一样,我们被接纳进去了。 烧掉你赞赏过的东西,赞赏你所烧掉的东西。----...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3页
丛书信息
喜欢读"显义与晦义"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显义与晦义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显义与晦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作者”應不應該死?

the Practice of Post-structural Literary Theory

The signifier and the signified

读罗兰-巴特《显义与晦义》

关于艺术和身体的书写
> 更多书评 6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女宛心兑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科学用三种(结合在一起的)方式来解释目光,即以信息论术语(目光在告诉)、以关系术语(目光在交换)、以占有术语(借助于目光,我触及、我达到、我理解、我被理解),有三种功能:光学功能、语言学功能、触觉功能。但是,目光总是在寻找某样东西、某个人。这是一种不安于现状的符号,对于一种符号有着特殊的动力:它的力量超出它。 歌德说过:“两只手想看,两只眼睛想抚摩。” 完美的剧本是绘画的延续。 一幅构图很好的画面...2019-05-06 21:12
科学用三种(结合在一起的)方式来解释目光,即以信息论术语(目光在告诉)、以关系术语(目光在交换)、以占有术语(借助于目光,我触及、我达到、我理解、我被理解),有三种功能:光学功能、语言学功能、触觉功能。但是,目光总是在寻找某样东西、某个人。这是一种不安于现状的符号,对于一种符号有着特殊的动力:它的力量超出它。 歌德说过:“两只手想看,两只眼睛想抚摩。” 完美的剧本是绘画的延续。 一幅构图很好的画面,是根据唯一的视角来封闭的一种整体。在这个整体之中,各个部分都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并通过相互的配合而形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与一个动物躯体的四肢的整体一样真实,以至于一块由大量随便涂抹的形象构成的画面,由于它没有比例、没有智慧、没有整一性,而不再配得上是真正的构图这一名称;而且,对于处在同一纸板上的大腿、鼻子和眼睛进行分散的研究,也不再配称得上是对于肖像或是人的形象的研究这一名称。 艺术家从其身份上讲就是举动的操作者:他想产生一种效果,而同时又不想要这种效果;他产生的效果,他并不必然地想得到。这是一些回转的效果、颠倒的效果、逃逸的效果,它们返回到他身上,并从此引起痕迹的改动、变化和减弱。艺术家的举动----或者艺术家就像举动----并不打断行为的因果链条,即佛教徒称之的因果报应,但是举动使因果链模糊,它重新开始因果链直至失去其意义。在禅宗之中,人们以我们的因果逻辑称呼这种突然的断裂为悟性:借助于一种很小的甚至是可笑的、荒诞的、古怪的场合,主体在一种彻底的否定性中醒来。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 应该将绘画作品当作某种意大利式的戏剧:帷幕开启了,我们观看,我们等待,我们接受,我们看懂;场面过去,画面消失,我们回想,我们不再是从前的我们,就像在古代的戏剧中一样,我们被接纳进去了。 烧掉你赞赏过的东西,赞赏你所烧掉的东西。----圣·雷米 劳申伯格:我不想让一幅作品像它不是的东西。 引自第163页 回应 2019-05-06 21:12
-
女宛心兑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科学用三种(结合在一起的)方式来解释目光,即以信息论术语(目光在告诉)、以关系术语(目光在交换)、以占有术语(借助于目光,我触及、我达到、我理解、我被理解),有三种功能:光学功能、语言学功能、触觉功能。但是,目光总是在寻找某样东西、某个人。这是一种不安于现状的符号,对于一种符号有着特殊的动力:它的力量超出它。 歌德说过:“两只手想看,两只眼睛想抚摩。” 完美的剧本是绘画的延续。 一幅构图很好的画面...2019-05-06 21:12
科学用三种(结合在一起的)方式来解释目光,即以信息论术语(目光在告诉)、以关系术语(目光在交换)、以占有术语(借助于目光,我触及、我达到、我理解、我被理解),有三种功能:光学功能、语言学功能、触觉功能。但是,目光总是在寻找某样东西、某个人。这是一种不安于现状的符号,对于一种符号有着特殊的动力:它的力量超出它。 歌德说过:“两只手想看,两只眼睛想抚摩。” 完美的剧本是绘画的延续。 一幅构图很好的画面,是根据唯一的视角来封闭的一种整体。在这个整体之中,各个部分都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并通过相互的配合而形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与一个动物躯体的四肢的整体一样真实,以至于一块由大量随便涂抹的形象构成的画面,由于它没有比例、没有智慧、没有整一性,而不再配得上是真正的构图这一名称;而且,对于处在同一纸板上的大腿、鼻子和眼睛进行分散的研究,也不再配称得上是对于肖像或是人的形象的研究这一名称。 艺术家从其身份上讲就是举动的操作者:他想产生一种效果,而同时又不想要这种效果;他产生的效果,他并不必然地想得到。这是一些回转的效果、颠倒的效果、逃逸的效果,它们返回到他身上,并从此引起痕迹的改动、变化和减弱。艺术家的举动----或者艺术家就像举动----并不打断行为的因果链条,即佛教徒称之的因果报应,但是举动使因果链模糊,它重新开始因果链直至失去其意义。在禅宗之中,人们以我们的因果逻辑称呼这种突然的断裂为悟性:借助于一种很小的甚至是可笑的、荒诞的、古怪的场合,主体在一种彻底的否定性中醒来。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 应该将绘画作品当作某种意大利式的戏剧:帷幕开启了,我们观看,我们等待,我们接受,我们看懂;场面过去,画面消失,我们回想,我们不再是从前的我们,就像在古代的戏剧中一样,我们被接纳进去了。 烧掉你赞赏过的东西,赞赏你所烧掉的东西。----圣·雷米 劳申伯格:我不想让一幅作品像它不是的东西。 引自第163页 回应 2019-05-06 21:12
-
女宛心兑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科学用三种(结合在一起的)方式来解释目光,即以信息论术语(目光在告诉)、以关系术语(目光在交换)、以占有术语(借助于目光,我触及、我达到、我理解、我被理解),有三种功能:光学功能、语言学功能、触觉功能。但是,目光总是在寻找某样东西、某个人。这是一种不安于现状的符号,对于一种符号有着特殊的动力:它的力量超出它。 歌德说过:“两只手想看,两只眼睛想抚摩。” 完美的剧本是绘画的延续。 一幅构图很好的画面...2019-05-06 21:12
科学用三种(结合在一起的)方式来解释目光,即以信息论术语(目光在告诉)、以关系术语(目光在交换)、以占有术语(借助于目光,我触及、我达到、我理解、我被理解),有三种功能:光学功能、语言学功能、触觉功能。但是,目光总是在寻找某样东西、某个人。这是一种不安于现状的符号,对于一种符号有着特殊的动力:它的力量超出它。 歌德说过:“两只手想看,两只眼睛想抚摩。” 完美的剧本是绘画的延续。 一幅构图很好的画面,是根据唯一的视角来封闭的一种整体。在这个整体之中,各个部分都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并通过相互的配合而形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与一个动物躯体的四肢的整体一样真实,以至于一块由大量随便涂抹的形象构成的画面,由于它没有比例、没有智慧、没有整一性,而不再配得上是真正的构图这一名称;而且,对于处在同一纸板上的大腿、鼻子和眼睛进行分散的研究,也不再配称得上是对于肖像或是人的形象的研究这一名称。 艺术家从其身份上讲就是举动的操作者:他想产生一种效果,而同时又不想要这种效果;他产生的效果,他并不必然地想得到。这是一些回转的效果、颠倒的效果、逃逸的效果,它们返回到他身上,并从此引起痕迹的改动、变化和减弱。艺术家的举动----或者艺术家就像举动----并不打断行为的因果链条,即佛教徒称之的因果报应,但是举动使因果链模糊,它重新开始因果链直至失去其意义。在禅宗之中,人们以我们的因果逻辑称呼这种突然的断裂为悟性:借助于一种很小的甚至是可笑的、荒诞的、古怪的场合,主体在一种彻底的否定性中醒来。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 应该将绘画作品当作某种意大利式的戏剧:帷幕开启了,我们观看,我们等待,我们接受,我们看懂;场面过去,画面消失,我们回想,我们不再是从前的我们,就像在古代的戏剧中一样,我们被接纳进去了。 烧掉你赞赏过的东西,赞赏你所烧掉的东西。----圣·雷米 劳申伯格:我不想让一幅作品像它不是的东西。 引自第163页 回应 2019-05-06 21:12
论坛 · · · · · ·
巴尔特的另外三本批评文集是啥啊? | 来自Libertango | 2021-01-08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年1月)8.7分 120人读过
-
Fontana Press (1993)8.3分 45人读过
-
Hill and Wang (1978)8.9分 6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显义与晦义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梦魇马戏团 2018-05-18
第三层意义。字母美学。流行即艺术。绘画,身体与文本。噪音的颗粒。
0 有用 阿古林 2019-07-09
无聊重新翻了翻。下一本读啥呢?
0 有用 聿乙 2019-10-24
翻译生硬得很 理解困难
0 有用 jcg 2019-10-12
能成为怀宇先生的校友是我的荣幸。但巴特的理论太多引用旁人啦!
0 有用 南池子 2019-09-20
<照片>和<再现>两节很有意思。但是有一些细词翻得有点打问题。【我买的这本装订是歪的】
0 有用 小岛 2020-08-28
@2017-05-07 05:21:15
0 有用 惜抱 2020-01-11
很多地方都没懂..
0 有用 聿乙 2019-10-24
翻译生硬得很 理解困难
0 有用 jcg 2019-10-12
能成为怀宇先生的校友是我的荣幸。但巴特的理论太多引用旁人啦!
0 有用 南池子 2019-09-20
<照片>和<再现>两节很有意思。但是有一些细词翻得有点打问题。【我买的这本装订是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