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日本简史》分为上下部分,共二十四篇。**篇至第六篇详细介绍了日本的地位、民族的由来以及社会之演变等内容。第七篇至第二十四篇分述日本从幕府,统治时期到明治维新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
日本简史的创作者
· · · · · ·
-
陈恭禄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陈恭禄,著名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专家。1900年生于江苏省丹徒县。1916年考入美国教会办的扬州美汉中学,1921年入金陵大学历史系学习。代表作有《中国通史》《日本简史》《中国近代史》等。
目录 · · · · · ·
作者自序
卷上
第一篇 日本之位置与其地理上之影响
第二篇 佛教输入前之日本
第三篇 佛教输入后之改革时期(552—857)
第四篇 藤原氏之专横及平源二氏之盛衰(857—1192)
· · · · · · (更多)
卷上
第一篇 日本之位置与其地理上之影响
第二篇 佛教输入前之日本
第三篇 佛教输入后之改革时期(552—857)
第四篇 藤原氏之专横及平源二氏之盛衰(857—1192)
· · · · · · (更多)
作者自序
卷上
第一篇 日本之位置与其地理上之影响
第二篇 佛教输入前之日本
第三篇 佛教输入后之改革时期(552—857)
第四篇 藤原氏之专横及平源二氏之盛衰(857—1192)
第五篇 中世纪之武人时代(1192—1606)
第六篇 耶教在日本之盛衰(1549—1638)
第七篇 江户幕府之极盛时代(1606—1651)
第八篇 闭关时代及威逼通商(1651—1858)
第九篇 订约通商后之内忧外患(1858—1867)
第十篇 幕府覆亡
第十一篇 武士道
卷下
第十二篇 明治初年中之改革(1867—1873)
第十三篇 文治武功派之党争及立宪运动(1873—1890)
第十四篇 宪法与政府的制度
第十五篇 立宪初期政府政党之冲突(1890—1894)
第十六篇 明治二十七年中内政之发达(1867—1894)
第十七篇 明治二十七年前之外交(1867—1894)
第十八篇 中日之战(1894—1895)
第十九篇 中日战后十年中之内政外交(1894—1904)
第二十篇 日俄战争(1904—1905)
第二十一篇 明治末年国势之膨涨(1905—1912)
第二十二篇 *近日本内政之嬗变(1912—1925)
第二十三篇 日本*近之外交政策(1912—1925)
第二十四篇 结论(日本对于世界之贡献及其国内问题)信息
· · · · · · (收起)
卷上
第一篇 日本之位置与其地理上之影响
第二篇 佛教输入前之日本
第三篇 佛教输入后之改革时期(552—857)
第四篇 藤原氏之专横及平源二氏之盛衰(857—1192)
第五篇 中世纪之武人时代(1192—1606)
第六篇 耶教在日本之盛衰(1549—1638)
第七篇 江户幕府之极盛时代(1606—1651)
第八篇 闭关时代及威逼通商(1651—1858)
第九篇 订约通商后之内忧外患(1858—1867)
第十篇 幕府覆亡
第十一篇 武士道
卷下
第十二篇 明治初年中之改革(1867—1873)
第十三篇 文治武功派之党争及立宪运动(1873—1890)
第十四篇 宪法与政府的制度
第十五篇 立宪初期政府政党之冲突(1890—1894)
第十六篇 明治二十七年中内政之发达(1867—1894)
第十七篇 明治二十七年前之外交(1867—1894)
第十八篇 中日之战(1894—1895)
第十九篇 中日战后十年中之内政外交(1894—1904)
第二十篇 日俄战争(1904—1905)
第二十一篇 明治末年国势之膨涨(1905—1912)
第二十二篇 *近日本内政之嬗变(1912—1925)
第二十三篇 日本*近之外交政策(1912—1925)
第二十四篇 结论(日本对于世界之贡献及其国内问题)信息
· · · · · · (收起)
喜欢读"日本简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日本简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日本简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读陈恭禄《日本简史》
虽然是中国人写的,但是总体上更中立角度看日本。尤其是对近代日本的变革的论述,体现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日本的态度和思考。 里面对于甲午海战、日俄战争等的论述,并没有那种丧权辱国的痛感,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不过这样在看待历史问题时,对于中日内部问题的看法和史料的...
(展开)
> 更多书评 7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岳麓书社 (2013)9.1分 56人读过
-
煤炭工业出版社 (2018)7.5分 29人读过
-
南方出版社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0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日本简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盐汽水 2021-08-24 11:16:57
以史记笔法写成的半文言体,但并不难读,为对日本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打了一层很好的基底。
1 有用 惨绿青年 2021-08-22 21:48:15
成书于民国十四年,也就是1925年左右,那作者也不过25岁,于当时中国的环境,一个25岁的青年,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才华横溢。 全书半文半白,阅读有一点门槛。前十二章是古日本的幕府变更,后十二章详写明治维新后新日本的崛起,直到1925年而止。这是个很妙的时间节点,一战已结束,二战未开始,日本攀上了高峰,整个东亚包括作者在内,对于日本既慕其强又恨其狂,可惜后来没有续写日本的走向。作... 成书于民国十四年,也就是1925年左右,那作者也不过25岁,于当时中国的环境,一个25岁的青年,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才华横溢。 全书半文半白,阅读有一点门槛。前十二章是古日本的幕府变更,后十二章详写明治维新后新日本的崛起,直到1925年而止。这是个很妙的时间节点,一战已结束,二战未开始,日本攀上了高峰,整个东亚包括作者在内,对于日本既慕其强又恨其狂,可惜后来没有续写日本的走向。作者死在66年,能死在文革前头,算是大幸吧。 (展开)
0 有用 带着书跑步 2021-09-15 22:09:50
把近代史又读了一遍
1 有用 路口 2017-09-29 14:49:51
咦…这本居然没有评分?写得挺好的呀
0 有用 Gary老师 2021-07-27 12:42:48
倭人,男的平均1米62。头大,占身高1/7,腿短。早期文化来自中国,读《史记》《诗经》让自己文明起来。明治天皇节省宫廷费用、公务员减薪,补助海军军费。“家无不学之人”,推广教育。1877年设帝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