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编辑推荐语
“我懒惰,不求上进,废柴,自私,不体贴,无趣……这全都是因为我有个糟糕的原生家庭,都怪我的父母对我不好,我为什么就不能像其他人一样,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
“我曾经被我的家庭伤害,想要向父母讨回公道,他们却不接受我的声讨,甚至不允许我表达愤怒;我想要远远地逃离他们,却无论如何又放不开手脚,觉得被他们绑在一根绳上……“
如果改变不了自己的过去,又改变不了那些曾伤害过你的人,你是否愿意反思自身,试着自己做出一点儿改变,为自己争得一点儿独立和自由的空间?乔淼做了这样的尝试,并愿意将这些经验分享给你,于是就有了这本书,有了中国内地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心理传记“。
他是亲历者。他成长在一个充满文化和时代烙印的、典型的中国家庭:不在场的父亲,加上充满焦虑、要求掌控一切的母亲。他曾经认真地想过以自杀的方式解脱。
他是自我救赎者。他接受了多年的心理...
编辑推荐语
“我懒惰,不求上进,废柴,自私,不体贴,无趣……这全都是因为我有个糟糕的原生家庭,都怪我的父母对我不好,我为什么就不能像其他人一样,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
“我曾经被我的家庭伤害,想要向父母讨回公道,他们却不接受我的声讨,甚至不允许我表达愤怒;我想要远远地逃离他们,却无论如何又放不开手脚,觉得被他们绑在一根绳上……“
如果改变不了自己的过去,又改变不了那些曾伤害过你的人,你是否愿意反思自身,试着自己做出一点儿改变,为自己争得一点儿独立和自由的空间?乔淼做了这样的尝试,并愿意将这些经验分享给你,于是就有了这本书,有了中国内地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心理传记“。
他是亲历者。他成长在一个充满文化和时代烙印的、典型的中国家庭:不在场的父亲,加上充满焦虑、要求掌控一切的母亲。他曾经认真地想过以自杀的方式解脱。
他是自我救赎者。他接受了多年的心理治疗,以新的视角重构了他经历过的创伤和拥有的资源,为自己找到了一条反抗命运的出路,却不特为了控诉或批判。
他是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他从专业角度分析和挖掘了自己的原生家庭,从祖上三代的经历和每个人自身的时代背景出发,回顾了这些经验对家庭结构、个人人格和命运的影响。
他说,这本书的写作是他个人治疗的一部分。
我们和他一起,把这本书推荐给你,无论你曾经是这样的父母,还是曾经有过这样的父母。诚如鲁迅所言,“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就让我们把作者的故事当做一面镜子,照一照自己的生活,看一看自己走过的路,用余生做更好的成人,甚或更好的父母。
内容介绍:
《我的父亲是Loser》是中国内地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心理传记”,作者以一个心理学专业人员的视角,呈现了一个具有中国文化和时代烙印的普通家庭故事。在这一非常个人化的叙事中,作者讲述了自己成长所经历的创伤。因为父亲的缺位,他长大后深受同一性问题困扰,多次想过自杀……,接受 了多年的心理治疗,之后又接受专业训练,成为了一名心理咨询师,开始反思并探索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和解之路。本书的叙事从个体的成长回溯到父母的成长背景和家族命运,为读者勾画出在当代社会背景下有代表性的中国家庭的心灵群像。
我的父亲是Loser的创作者
· · · · · ·
-
乔淼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乔淼,80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心理咨询师 / GRE & GMAT 教师 / 互联网教育公司产品研发 / 新手作家。再干点什么事待定。主要的业余爱好是格斗术和桌面游戏。非常喜欢猫。现暂居北京。微博:@乔淼Roy。微信公众号:the2ndfoundation(第二基地)。
目录 · · · · · ·
总编序/王珲
见过黑暗,依然渴望光/徐凯文
我们看到 /朱建军
自序三十而立
第一部 我的父亲是 Loser
第二部 对母亲说“再见”和“你好”
第三部 余波与回响
后记 给未来的记忆
写与读/吴和鸣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不存在,父母会不会过得更好一些?这个世界会不会更好一些?”后来我又冒出了另外一种观念,那就是自己为什么需要被父母关注、需要得到父母的爱?我想,如果我没有这样的需要,像一块石头般冰冷坚硬,是不是又会好一些?于是我像关在牢里的犯人一样,开始用钢笔在床头的墙上写字。我是这样写的: “心狠手辣,五毒俱全。” 这句话是我从某本书里读到的。对我来说,这代表了一种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抽离的幻想。现实中的我得不到爱和关注,现实中的我是弱小的,现实中的我是无能为力的。与之形成补偿,幻想中的我是强大的,幻想中的我是无所不能的,幻想中的我是不需要依赖任何客体、可以自给自足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5页 -
我潜意识里想着,既然母亲的情绪状态不可预测,那还不如我想办法让它变得可预测。如果她迟早要露出“白脸”,还不如我早点让她变成“白脸”,这比时刻提心吊胆让我更觉得安心。借用母亲的说法,“你这孩子总是给人添堵”“专门把人的心情弄得糟糟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2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我的父亲是Loser"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我的父亲是Loser"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我在美国做学校心理学家 8.6
-
- 社会中的心智 8.0
-
- 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 8.4
-
- 心理治疗大辩论 9.2
-
- 在爱情中我们寻找什么 8.5
-
- 自恋 7.9
-
- 像我们一样疯狂 8.8
-
- 梦的真相 8.5
-
- 两百万岁的自性 8.5
-
- 强迫的爱 8.3
我的父亲是Loser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不再是绝对强者的父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会读到这本书其实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出于自身的家庭成长环境,对自己以外拥有“不是强者的父亲”的孩子的心理体验有着好奇,或者说是想寻找共鸣。 第二是作为热爱工作的女性,我很想试着去验证这样一个命题:在我们仍然处于父权社会的过渡初期时,家庭中父母角色的对调,或者... (展开)
作者眼中的自己,阅读此书的我
> 更多书评 11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有兴趣读的书(2017年出版) (乡愁)
- 父职 (A吴群芳-培训导)
- 那些与精力管理有关的书 (乔淼🇮🇱)
- 杂书 (郑伯克段于鄢)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6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我的父亲是Loser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喜乐 2018-03-10 22:22:43
打破幻想,接受现实。
3 有用 退休司机 2017-12-25 01:52:53
所谓loser 是与时代互相抛弃吗 中国哪个家庭不是一部血泪史
2 有用 Hawellkey 2017-08-07 19:32:53
“我并非生性凉薄,我只是很难把人情和家联系起来,那个名义上叫做家的地方很少给我家的感觉。”敢于剖析自己的伤口给人看的人,无疑是勇敢的,毕竟释放愤怒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是生活,不是苟活。
3 有用 。 2017-01-21 11:22:50
鼓着勇气把这本书读完。怎么说呢,想起有一天看《锵锵三人行》,谈到的是一个人饱受家暴的女性带着子女一起跳楼的时间,窦文涛说当时强调说:“每一个个体都是具体的,不同的。”这番话刚好与我最近的思考相吻合,那就是当我们用任何一个概念,任何一个理论去描述一个人,一个现场或者一段故事时,
9 有用 创业路上的程总 2018-03-26 10:36:14
推荐给所有觉得父亲在自己生命里缺席的人。他说的有些细节窝心到让我分分钟哭出来。一开始被这个名字吸引,后来被内容吸引,就去当当下单了。对于父亲,我不会去埋怨,可也无法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