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林海音祖籍台湾,童年、少年、青年时代却是在北京度过的,《城南旧事》即是以她七到十三岁的北京城南生活为背景写作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全书主体部分五个故事,既独立又具连贯性,通过小主人公英子的观察、叙述,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她温暖的小世界后面,错综复杂悲惨的大世界,表现了平民的坎坷命运,展示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风貌。
作者简介 · · · · · ·
林海音(1918-2001),现代女作家。她原籍台湾苗栗,生于日本,长于北京。1960年以小说《城南旧事》成名。林海音不仅创作了许多小说和散文作品,她在出版业上亦有许多成绩。从1951年开始,她主编《联合报》副刊10年,树立了编辑的典范,提升了文艺副刊的水准和地位;1961年创办“纯文学出版社”,发掘鼓励许许多多的年轻作家。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是再也不会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的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页 -
好人,坏人,这是我最没有办法分清楚的事,怎么他也来问我呢?我摇摇头。“不是好人?”他瞪起眼,指着自己的鼻子。我还是摇摇头。“不是坏人?”他笑了,眼泪从眼屎后面流出来。“我不懂什么好人,坏人,人太多了,很难分。”我抬头看看天,忽然想起来了,“你分得清海跟天吗?我们有一课书,我念给你听。”我就背起“我们看海去”那课书,我一句一句慢慢地念,他斜着头仔细地听。我念一句,他点头“恩”一声,念完了我说:“金红的太阳是从蓝色的大海上升起来的吗?可是它也是从蓝色的天空上升起来的呀?我分不出海跟天,我分不出好人跟坏人。”“对,”他点点头很赞成我,“小妹妹,你的头脑好,将来总有一天你分得清这些。将来,等我那兄弟要坐大轮船去外国念书的时候,咱们给他送行去,就可以看见大海了,看它跟天有什么不一样。”“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我高兴得又念起来。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漫说旧时光(共7册),
这套丛书还有
《正红旗下》《南行记》《笠山农场》《呼兰河传》《长夜》
等
。
喜欢读"城南旧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城南旧事"的人也喜欢 · · · · · ·
城南旧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27 条 )

上海是张爱玲的,北京是她的
1931年6月24日,农历五月初九,台湾人林焕文在北平东单三条的日华同仁医院逝世,享年四十四岁。 几天后,林焕文火化。他的妻子黄爱珍眼目低垂,看着六个孩子。六岁的长子燕生捧着骨灰盒居中,长女含英神情严肃,一脸哀伤,而两岁的燕璋似乎不明所以,还在挖着鼻子。 林含英当时...
(展开)




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按:读库版《城南旧事》,由水彩画家关维兴先生绘制插图。他以优雅诗意的风格和穿透人心的独到技巧,全然融入故事的情节。画中举凡服饰、器物和建筑,考据翔实,无丝毫随便或暧昧。人物细致的表情、光线和空气的韵动、圆熟丰美的调子,使文图呈现无懈可击的呼应。这篇文章,讲... (展开)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7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9.1分 34771人读过
-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3)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9.1分 335114人读过
-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6)9.2分 490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城南旧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豆友cc姐 2023-01-30 12:49:54 江苏
缅怀童年的故事,书本身没问题,但再给现在的儿童看总觉得怪怪的,一是他们正处于童年之中,没有回望体味过去的那层附加感受,二来书中的故事与现在的现实生活有着时间和心境上的巨大距离。
0 有用 是盈袖啊 2022-12-09 23:05:58 河北
重读。有时候觉得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只是因为缺少了一个孩童的心灵。依然很喜欢《惠安馆》这一篇,第一次读就印象很深刻。《我们看海去》和《驴打滚儿》这两篇同样很精彩。上小学时对《爸爸的花儿落了》毫无感觉,后来有过无数个“一瞬间长大的经历”的我终于懂了。最令我意外的是《兰姨娘》,大学时第一次读到这篇只觉得爸爸很渣,现在突然懂得那个年代女性的悲哀了,也能平静地看待爸爸的做法了,我也终于长大了。
0 有用 小豆瓣 2023-01-11 16:11:53 黑龙江
用孩子的口吻讲述了她童年时的各种趣事,风格类似呼兰河传又比它更轻松些,但是也是可以从中获得很多深刻的东西。对于了解那时的北京很有帮助。看到最后一章写她的父亲,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也是个会给我种出一个花园的爸爸,这是一种美好的宠爱,用花来给自己心爱的女儿筑起一个花园,像小公主一样的宠着。
0 有用 酷露露和冰糖 2022-10-03 17:23:58 河北
我们看海去
1 有用 Plateau Shaman 2022-04-25 11:49:19
小时候的记忆总是那么可贵,能用轻柔的叙述将其表现出来,而且是这么让人觉得意味深长的表述,太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