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磨铁·文治图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磨铁·文治图书
原作名: Miss lonelyhearts
译者: 李宜屏
出版年: 2017-5
页数: 296
定价: 36.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0299900
内容简介 · · · · · ·
★“迷惘的一代”谢幕天才,纳撒尼尔•韦斯特黑色幽默代表作
★世界差点错过的文学大师,与海明威、菲茨杰拉德比肩的美国作家,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权威推荐
★新译本,新修订,经典重现
===================
这个扣问灵魂的故事写于84年前,却像写于今天上午。
他是“寂寞芳心小姐”情感专栏的执笔者。众多读者把他当成救命稻草,寻求生存之道。但他连自己的困境都无法解决:被报社老板嘲讽揶揄,与女友若即若离,与老板夫人搞暧昧,与女读者幽会。生活浑浑噩噩,经常在酒吧无聊度日。
当他终于决定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却没想到会走上不归路……
===================
★韦斯特是美国1930年代最杰出的作者,《寂寞芳心小姐》则是美国二十世纪前半叶三部最佳作品之一(与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和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齐名)。——美国文学评论家...
★“迷惘的一代”谢幕天才,纳撒尼尔•韦斯特黑色幽默代表作
★世界差点错过的文学大师,与海明威、菲茨杰拉德比肩的美国作家,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权威推荐
★新译本,新修订,经典重现
===================
这个扣问灵魂的故事写于84年前,却像写于今天上午。
他是“寂寞芳心小姐”情感专栏的执笔者。众多读者把他当成救命稻草,寻求生存之道。但他连自己的困境都无法解决:被报社老板嘲讽揶揄,与女友若即若离,与老板夫人搞暧昧,与女读者幽会。生活浑浑噩噩,经常在酒吧无聊度日。
当他终于决定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却没想到会走上不归路……
===================
★韦斯特是美国1930年代最杰出的作者,《寂寞芳心小姐》则是美国二十世纪前半叶三部最佳作品之一(与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和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齐名)。——美国文学评论家斯坦利•埃德加•海曼(Stanley Edgar Hyman)
★从当今的有利位置回顾过去,我们可以看见韦斯特是该时代最受忽视的一大奇才。——美国文学评论家莱斯利•艾伦•菲尔德(Stanley Aaron Fiedler)
★韦斯特是菲利普•罗斯之前最重要的犹太裔美国作家,更是自马克•吐温以来最伟大的嘲讽家。——文学评论巨擘、《西方正典》作者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
★在他生前,伴随着出书而来的名利微薄得可怜,简直具有希腊悲剧的本质……但也因为未能功成名就,这才使他写出了最伟大的作品。——百老汇出版集团(Doubleday Broadway)出版人杰拉尔德•霍华德(Gerald Howard)
作者简介 · · · · · ·
纳撒尼尔•韦斯特(Nathanael West)1903 年生于纽约,父母为来自当时俄属立陶宛的犹太移民。生长于美国的韦斯特乃家中独子,背负着父母对这块新大陆怀抱的美国梦。
1940 年与新婚妻子因车祸丧生,恰好就在文友菲茨杰拉德骤逝的次日。
一生共出版四部小说。大学时着手撰写实验性长篇《贝尔索•史奈尔的梦幻人生》(The Dream Life of Balso Snell ),历时六年才完成出版,但考虑到题材与文风,出版商只印行了五百册,到韦斯特辞世为止还没能售完。
第二部小说《寂寞芳心小姐》(Miss Lonelyhearts),1933 年问世后深受名家好评,被认为是美国作家写美国的一大佳作,更被拿来与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 )相提并论,但迫于出版商破产只售出不到八百本。然而,本书不只为韦斯特奠定了一流...
纳撒尼尔•韦斯特(Nathanael West)1903 年生于纽约,父母为来自当时俄属立陶宛的犹太移民。生长于美国的韦斯特乃家中独子,背负着父母对这块新大陆怀抱的美国梦。
1940 年与新婚妻子因车祸丧生,恰好就在文友菲茨杰拉德骤逝的次日。
一生共出版四部小说。大学时着手撰写实验性长篇《贝尔索•史奈尔的梦幻人生》(The Dream Life of Balso Snell ),历时六年才完成出版,但考虑到题材与文风,出版商只印行了五百册,到韦斯特辞世为止还没能售完。
第二部小说《寂寞芳心小姐》(Miss Lonelyhearts),1933 年问世后深受名家好评,被认为是美国作家写美国的一大佳作,更被拿来与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 )相提并论,但迫于出版商破产只售出不到八百本。然而,本书不只为韦斯特奠定了一流小说家的地位,也成为他日后最受欢迎的作品。
1934 年出版长篇小说《百万富翁》(A Cool Million ),借天真而耿直的主人翁揶揄美国政治、美国神话与美国价值。韦斯特随后前往好莱坞从事剧本写作,当中包括改编《寂寞芳心小姐》。韦斯特的编剧收入远高于写作收入,但他一心以小说创作为最高理想。
1939 年出版生前最厚也是最后一部小说《蝗虫之日》(The Day of the Locust ),直陈好莱坞成名梦背后并不光鲜亮丽的真相,刻画美国群众梦想的集体幻灭,被誉为好莱坞小说中的最佳杰作(the best Hollywood novel)。但当时同样叫好不叫座,售出不到一千五百本。
韦斯特在世时从未享有盛名,只获得少数评论家的注意。1957 年,美国出版商出版《韦斯特全集》(The CompleteWorks of Nathanael West ),方使韦斯特渐为人知,《寂寞芳心小姐》与《蝗虫之日》更双双列入美国现代文学经典,进而译成十数种语言,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目录 · · · · · ·
寂寞芳心小姐与冷面笑匠
寂寞芳心小姐与羔羊
寂寞芳心小姐拙口笨舌
寂寞芳心小姐与干净的老屁股
寂寞芳心小姐与史莱克夫人
寂寞芳心小姐外出采访
寂寞芳心小姐陷入低潮
寂寞芳心小姐下乡
寂寞芳心小姐重返都市
寂寞芳心小姐和瘸子
寂寞芳心小姐登门拜访
寂寞芳心小姐参加派对
寂寞芳心小姐与派对礼服
寂寞芳心小姐经历神迹
后记
作者年表
附:《寂寞芳心小姐》英文原文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让我们从头讲起。有个人被雇佣来向一家报纸的读者提供忠告。这工作是增加销路的噱头,报馆的全体人员都把它当做玩笑对待。他本人也把这工作看做是个玩笑,可是干了几个月之后,玩笑就开不下去了。他发现,绝大部分来信都是非常谦恭的恳求,想听取道德上和精神上的忠告;这些信虽然词不达意,却是真正痛苦的反映。他还发现,跟他通信的人都认真对待他的意见。他这辈子破题儿第一遭被迫对自己借以生活的价值作了检查。这一检查向他表明,他不是开玩笑的人,而是玩笑的牺牲品。……”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9页 -
人类的本性里对秩序是有偏好的。钥匙放这个口袋,零钱放另一个口袋。曼陀林有G、D、A和E四中调。物质世界中的失序似乎也有定律。人与大自然的对抗······千古不变的争论。钥匙渴望和零钱厮混,曼陀林渴望演出走调,每个秩序的核心都有毁灭的因子。秩序是注定的,但抗争还是值得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寂寞芳心小姐"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寂寞芳心小姐"的人也喜欢 · · · · · ·
寂寞芳心小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6 条 )

但汉松评南大社2019新版《寂寞芳心小姐》︱让骷髅开出花朵

坠落的灵魂,谁来挽救?

一次宗教的救赎,一场现世的笑话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最精妙的地方在于,作者把寂寞芳心小姐的成长与对基督的皈依结合起来,把他的死与基督的受难结合起来,使这本书拥有了双重意味。 他的三次病倒,便是他三次的精神转变。 最初,寂寞芳心小姐被读者的来信搅得心烦意乱,正如托尔斯泰之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 (展开)> 更多书评 5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9 )
-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7.8分 1238人读过
-
lulu.com (2008)7.9分 34人读过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1)7.8分 808人读过
-
万卷出版公司 (2010)7.4分 23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文治书目(2012-2019) (文治图书)
- 文治书目 (文治wenzhi图书)
- 购书单【1】 (波豆豆)
- book2do (wishUhere)
- [入手待读 VII] (书鬼)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寂寞芳心小姐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AUsppp 2021-06-01 23:38:13
“过了一段时间,寂寞芳心小姐求他们回去帮那只羊做个了断。他们不愿意。于是他自己回去,并在一片树丛下找到它。他用石头敲碎它的脑袋,将尸体留给祭坛布满鲜血的花朵上的那群苍蝇。”寂寞芳心小姐梦中的羊即是一种隐喻——他读信里苦难的人和他自己。他是一个堕落的美国亚当,一个潜在的惠特曼,宣布宇宙之爱但骨子里冰冷。 他空洞符号般的耶稣基督是一种消耗——被宗教的歇斯底里所消耗,被一种由对上帝的乡愁,一种对基督的渴... “过了一段时间,寂寞芳心小姐求他们回去帮那只羊做个了断。他们不愿意。于是他自己回去,并在一片树丛下找到它。他用石头敲碎它的脑袋,将尸体留给祭坛布满鲜血的花朵上的那群苍蝇。”寂寞芳心小姐梦中的羊即是一种隐喻——他读信里苦难的人和他自己。他是一个堕落的美国亚当,一个潜在的惠特曼,宣布宇宙之爱但骨子里冰冷。 他空洞符号般的耶稣基督是一种消耗——被宗教的歇斯底里所消耗,被一种由对上帝的乡愁,一种对基督的渴望散发出来的绝望所消耗——我感受不到一种怜悯和仁慈,更多是通过他者苦难彰显出自己的虔诚和自恋化的崇拜。 这种崇拜即是他所谓稳定的磐石,——暗喜的坚稳或是神迹的降临——然而事实上,他自己只剩下一颗了——他的胆结石。 (展开)
13 有用 陈斯文 2017-07-12 12:44:13
现在出版商是越来越不要脸了,字不大行稀,英文原文占大半本,好你说不是装逼,附了咱就看吧:第二页,“less than a quarter of an hour”——“不到二十五分钟”???没错,小问题,但一上来就犯迷糊那我凭什么相信你这个拿来的台版翻译,编辑又在吃什么屎。
1 有用 momo 2019-01-22 16:29:37
没有宣传的那么牛逼,轻丧小说,幸好没买纸质本。
4 有用 心里的小雨 2019-02-17 14:36:10
“他并不是故意撒谎,只是在说她想听的话”。上一部电影里的感想在下一本书里读到,感觉真是奇怪… 适合在半睡半醒,挣扎,以及喝得半醉时阅读。
0 有用 马人 2020-09-28 00:18:29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