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原文摘录

  • “时间性”是一个[言语]引得,仅仅是因着被体验到的张力,我们才将这个引得归派到人和世界。事物世界之内在性,以及内在世界之时间,都并非被原初地体验到,而是某个实在复构(complex of reality)的一些引得(indices);而且这个实在复构的本己结构(Eigenstruktur),也是在下述情形下变得清晰可见:哲学这一事件揭示出,它的位置(position)正是在时间与永恒间张力的时间极(time pole)上。只有当我们将这些引得客体化时,才会产生这样的疑难(aporia):去重新连接那被称作事件性存在和永恒存在的各个客体(objects)——然而它们不仅从未分离过,而且根本没有作为客体而实有(existed)过。若我们接受引得理论(the theory of indices),困难就消失了:存在体验一定不发生于这个世内时间(world time)中,毕竟,从世内时间这个视角来看,体验到永恒[这件事]殊难理解;毋宁说,它发生于它被体验到的地方,也就是所谓的“间际”(the “in-between”),以及柏拉图的metaxy[之间、间际],而且它既非时间,也非永恒。存在张力本身、其产生、其消化(Verarbeitung)、其诠释(Auslegung)、其秩序效力(Ordnungseffekte)、其瓦解等等,实际上是作为一种过程被体验到。但这个过程发生于metaxy[间际]。鉴于世内的时日(mundane dates)可能被关联到metaxy中的这个过程,它可能显得像是发生于世内时间中。……在对时间与永恒双极间各种张力的哲学体验中,不仅永恒存在不会成为时间之内的客体,而且时间性存在亦不会倒置进入永恒。我们处于所谓的“间际”(the “in-between”),在时间性的——却又永恒一直在场的——体验之流(flow of experience)中。这种流动不能被切... (查看原文)
    尼不可 4赞 2021-02-18 16:52:54
    —— 引自章节:十二、时间中的永恒存在
  • 支撑每个组织化社会的,是一个意识的社会场域(此意识场域在该社会的公民宗教中得到表达),然而这个支撑性场域并不是该社会中的唯一社会场域 (查看原文)
    Lowlibrarian 4回复 1赞 2018-01-09 15:34:02
    —— 引自第474页
  • (二)......它将较(低)级别真理当成过去而留在身后 (查看原文)
    Lowlibrarian 2回复 1赞 2018-01-09 15:47:02
    —— 引自第4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