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 杰夫·戴尔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副标题: 关于电影的终极之旅 原作名: Zona: A Book About a Film About a Journey to a Room 译者:
王睿
/
袁松 出版年: 2017-6 页数: 187 定价: 35.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杰夫·戴尔作品 ISBN: 9787533947514
Especially when he sees—and it is revealed—that the person doing the talking, having the overheard thoughts, is another man, with a woman in a cute little fur cape. Uh-oh! The talker is still going on about how insufferably boring everything is. She asks him about the Bermuda Triangle. He goes on some more about how boring everything is, reckons that maybe even the Zone is boring, that it might have been more interesting to have lived in the Middle Ages. What does he mean by this? Is he saying, effectively, that he’d rather have been in Andrei Rublev than Stalker? Which wouldn’t make sense, because he’s Tarkovsky’s favourite actor, Anatoli Solonitsyn—and thirteen years earlier he was Andrei Rublev in Andrei Rublev! She, on the other hand, looks like a refugee from the Antonioni set. Not on... (查看原文)
5 有用 木卫二 2019-05-16 17:26:37
一次肆意尽兴,《潜行者》三人组走到哪、扯到哪的拉片浮想,吐槽了许多看不上的导演。许多内容并非一手材料(尤其时隔了三十年),但对萨金塞夫的弑父又凭吊等闲笔,却看得出他真的挺爱老塔。如果你到达了某个阅片观影的程度(进入了那个区),读这本书是有快感的。
2 有用 马里布PUNK 2017-09-06 00:08:25
伟大的电影都是投射
1 有用 Duan 2017-09-21 11:56:42
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2 有用 苦脸骑士 2018-01-07 12:17:11
还好,没有什么过度阐释,整本书都是个人体验式的解读。作家很细致地描写影片呈现的场景、色彩、时间、风物、角色的细节,其中穿插着与别的影片的比较,还有个人生活经验对这部电影的接受。一本体裁奇特的书,纯粹作为一个影迷为喜爱的影片的致敬之作。看完老塔的电影,总让人有交流和分享的强烈欲望,作家把这种情绪发挥成一本书,也很厉害了。其实,我倒不太认同塔可夫斯基对观众尝试发掘他的影片里的象征和隐喻的排斥,因为在这... 还好,没有什么过度阐释,整本书都是个人体验式的解读。作家很细致地描写影片呈现的场景、色彩、时间、风物、角色的细节,其中穿插着与别的影片的比较,还有个人生活经验对这部电影的接受。一本体裁奇特的书,纯粹作为一个影迷为喜爱的影片的致敬之作。看完老塔的电影,总让人有交流和分享的强烈欲望,作家把这种情绪发挥成一本书,也很厉害了。其实,我倒不太认同塔可夫斯基对观众尝试发掘他的影片里的象征和隐喻的排斥,因为在这部非凡的电影里,许多镜头不能不让人浮想联翩啊。 (展开)
2 有用 胡文塔多 2019-04-11 10:29:48
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这部电影的终极之旅,也是关于作者自身的终极之旅。正如书中所说“区”即电影,对于作者,“区”即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他不得不逐渐深入内心,直面和剖析自我。他不得不写下自己被触及的记忆、联想和思考。这不是对电影的刻意解读,事实上,正是塔乐意看到的:他的电影作为镜子,供观众在其中进行自我投射和反思。从这个意义上讲,“区”是观众看过电影后,以全新方式去看待的生活。何况作者也数次承认去刻意... 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这部电影的终极之旅,也是关于作者自身的终极之旅。正如书中所说“区”即电影,对于作者,“区”即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他不得不逐渐深入内心,直面和剖析自我。他不得不写下自己被触及的记忆、联想和思考。这不是对电影的刻意解读,事实上,正是塔乐意看到的:他的电影作为镜子,供观众在其中进行自我投射和反思。从这个意义上讲,“区”是观众看过电影后,以全新方式去看待的生活。何况作者也数次承认去刻意解读每一个可能的象征是无意义的,他也没有表明有要做出这种努力的意图。这是一本可爱的小书,轻快却不乏沉思。翻译也很流畅。此外封面过于好看,给设计加鸡腿。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