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1987年,村上春树发表了小说《挪威的森林》;1989年,林少华翻译了《挪威的森林》。这部给作者、译者带给巨大声誉的小说,出版至今整整三十年,当年最小的读者也近三十了,作者和译者也已六十余岁。时光匆匆,一不小心就老了。
本书是著名文学翻译家林少华的散文随笔。不同于以往林少华的译文,这次收录的随笔都是林少华的人生慨叹,言尽他六十余岁的思想录。关于青春、关于孤独、关于村上、关于翻译、关于阶级……
在书中,他回忆了自己的年少心事和乡土故里,自己的求学之路和与村上的缘分,从广州到青岛,从日本到中国,从青葱少年到资深翻译界前辈。一生奔波半生忙碌。或许每代人都一样,都有着无法抗拒的时代压力,无法言说的焦虑。焦虑并不独独属于现在的年轻人。但回头审视,比之于过去的自己和外在的世界,当下的自己与内心的自己,已在时光中变得丰盈起来。原来,年龄只是一个数字,坦然接受时间,...
1987年,村上春树发表了小说《挪威的森林》;1989年,林少华翻译了《挪威的森林》。这部给作者、译者带给巨大声誉的小说,出版至今整整三十年,当年最小的读者也近三十了,作者和译者也已六十余岁。时光匆匆,一不小心就老了。
本书是著名文学翻译家林少华的散文随笔。不同于以往林少华的译文,这次收录的随笔都是林少华的人生慨叹,言尽他六十余岁的思想录。关于青春、关于孤独、关于村上、关于翻译、关于阶级……
在书中,他回忆了自己的年少心事和乡土故里,自己的求学之路和与村上的缘分,从广州到青岛,从日本到中国,从青葱少年到资深翻译界前辈。一生奔波半生忙碌。或许每代人都一样,都有着无法抗拒的时代压力,无法言说的焦虑。焦虑并不独独属于现在的年轻人。但回头审视,比之于过去的自己和外在的世界,当下的自己与内心的自己,已在时光中变得丰盈起来。原来,年龄只是一个数字,坦然接受时间,坚持自己的初心,也是一种智慧。时间会给你想要的一切,终会教给你如何与世界相处。
一不小心就老了的创作者
· · · · · ·
-
林少华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林少华,著名文学翻译家,学者,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兼任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青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著有《落花之美》《为了灵魂的自由》《乡愁与良知》《高墙与鸡蛋》《夜雨灯》《林少华看村上:村上文学35年》。
译有《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奇鸟行状录》等村上春树系列作品,以及《心》《罗生门》《雪国》《金阁寺》《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等日本名家作品凡七十余部,广为流布,影响深远。
目录 · · · · · ·
青春:修辞与异性之间
小站抒情
乡关何处
无法回游的“鲑鱼”
怀念母亲
父亲的手
人生从此孤独
那个格外冷的冬天
书的背影
开往火烧云的火车
山梁的那边
第二辑诗与远方:人到中年
那橘黄色的灯光
那一窗梧桐
青岛:我的城市
另一种怀念
母亲的视线
八十年代:贫穷与奢侈
中年是一部小说
我收藏的古董
我的书房
一不小心就老了
故乡中的“异乡人”
我仍是乡下人
乡愁,诗与远方
马也有乡愁
第三辑梦与夜雨:鬓已星星
感念流星
寂寥之美
无需成本的幸福
杏花与乡愁
四合院里石榴红
三十五年的梦
旅游:寻找失落的故乡
慢美学或美学意义上的慢
书房夜雨思铁生
演讲:抗拒衰老
夜半听雨
醉卧钱塘
候机大厅里的讲演
乐活读书的魅力
我的三十五年:功成、名遂?
第四辑我与村上:翻译人生
歪打正着:我的文学翻译之路
我见到的和没见到的村上春树
第二次见到的村上春树:
鲁迅也许最容易理解
我和村上:认同与影响之间
百分之百的村上是可能的吗?
让“房间”远游与远游的房间
我和《挪威的森林》
村上为什么没获诺贝尔文学奖
就诺贝尔文学奖写信给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笔下的中国人
村上的“小确幸”和我的“中确幸”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张爱玲大家都知道的。有一次张爱玲的朋友问张爱玲如何翻译I love you,并告诉她有人翻译成“我爱你”。张说文人怎么可能这样讲话呢?“原来你也在这里,就足够了。”还有,刘心武有一次问他的学生如何翻译I love you,有学生脱口而出“我爱你”。刘说研究红学的人怎么可能讲这样的话?“这个妹妹我见过的,就足够了。”还有,日本大作家夏目漱石有一次让他的学生翻译I love you,学生同样译成“我爱你”(君のことを愛するよ)。漱石说日本人不可能这么说话,“今宵月色很好,(今夜のお月はとても明るい),足矣足矣!”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百分之百的村上是可能的吗? -
怎么样,一个人一个样吧?去哪里找百分之百等于I love you的翻译呢? 这方面,林语堂有个多少带点色情意味的比喻:“翻译好像给女人的大腿穿上丝袜。译者给原作穿上黄袜子红袜子,那袜子的厚薄颜色就是译者的文体、译文的风格。”其实村上本人也不认为翻译会百分之百传达原作。他在《终究悲哀的外国语》最后一章表示:“翻译这东西原本就是将一种语言‘姑且’置换成另一种语言,即使再认真再巧妙,也不可能原封不动。翻译当必须舍弃什么方能留取什么。所谓‘取舍选择’是翻译工作的根本概念。” 也就是说,翻译必然多少流失原作固有的东西,同时也会为原著增添某种新的东西。翻译总是在流失与增添或舍弃与留取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不断向百分之百逼近——永远是逼近,精准抵达是不可能的。亦即,翻译是在追求最大近似值。不过这种译出语与译入语之间的多少错位或游离之处,正是文学翻译的妙趣和价值所在,原作因之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百分之百的村上是可能的吗?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一不小心就老了"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一不小心就老了"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书鱼繁昌录 6.1
-
- 自给自足生活简明指南 8.6
-
- 豆汁记 8.9
-
- 刀尖上的舞蹈 7.8
-
- 异乡人 6.3
-
- 大地上的事情 8.0
-
- 三更半夜居然要吃香蕉! 8.2
-
- 汤姆斯河 8.3
-
- 例外 7.1
-
- 再见,平成时代 6.5
一不小心就老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疫情时期的书单 (法妹儿)
- Yuan读:随笔游记散文 (一杯水)
- Yuan读:书单2018 (一杯水)
- 激增的阅读量 (混涅洁)
- 2018读书记录 (Cat D)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一不小心就老了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MaY°玫 2017-12-30 08:10:23
"林家铺子掌柜”,对作者本人经历挺感兴趣的,比如怎么就走上翻译村上之路了~这本里面回忆了很多故乡,故人,也不乏妙笔生花,言语幽默的小段落,哈哈,忍不住一边看一边跟人分享,文人气质很浓郁哎~~不愧是教日本文学的
0 有用 Tomi.Lai 2020-01-10 07:18:08
人到中年回顾过往时淡淡的哀伤,有对生命的存疑,有对自然的向往,有回归的渴望,像是对村上春树式孤独的另一种变形。“无论置身何处,我们的某一部分都是异乡人。”
0 有用 蛋蛋 2020-06-23 23:12:38
有几篇小学生作文的感觉。。
0 有用 清平乐 2017-07-14 10:18:37
好看
0 有用 绿苔癣 2020-05-08 12:53:59
从气吞山河如虎的风流倜傥之龄,到鬓已星星矣的听雨阶前之年。 少华的文笔和译村上时的完全不同。空灵,孤寂的美。朴实,不带矫揉造作的叙述。 1.父母去世的后知后觉的思念。 2.沉迷读书时对孤寂美的感受。 3.我的文学翻译写作之路。 4.和村上的羁绊。 5.讨论村上是否获文学奖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