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后浪2018书目」 (后浪)
- 这几本有点意思 (Endler)
- 鎮長的日记 (鎮長)
- 购物车 (cruyff)
- 中西方大历史 (皇甫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朱元璋的政权及统治哲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维舟 2018-12-10 09:41:18
一本很特殊的著作,可称之为“历史政治哲学”,以朱元璋的统治史为例来展开政治哲学的讨论。国内一般会称作“中国政治思想史”,但本书的阐述带有相当法国的意味,源头上应接续孟德斯鸠的《罗马盛衰原因论》与科耶夫的政治哲学,也可视为对启蒙哲人“开明专制”说的批判,旨在说明“如何既专制又获得合法性”。还是非常值得一读的,可让国人意识到内在于中国文化本身的专制性。不过,作者显然偏重儒法而忽略了道家,也不太提到中国... 一本很特殊的著作,可称之为“历史政治哲学”,以朱元璋的统治史为例来展开政治哲学的讨论。国内一般会称作“中国政治思想史”,但本书的阐述带有相当法国的意味,源头上应接续孟德斯鸠的《罗马盛衰原因论》与科耶夫的政治哲学,也可视为对启蒙哲人“开明专制”说的批判,旨在说明“如何既专制又获得合法性”。还是非常值得一读的,可让国人意识到内在于中国文化本身的专制性。不过,作者显然偏重儒法而忽略了道家,也不太提到中国政治构造中天命、道统的制衡作用,这也是一种西方政治学视角,即重视通过法律或执行权来进行统治,这不免有点“隔”。 (展开)
0 有用 沈耕 2022-12-17 13:48:37 山东
所谓“法家”,与其说是商鞅、慎到、韩非这些人的思想,不如说是秦始皇、汉武帝、明太祖这些人的观念。“治术”始终是其脱离不开的魅影。值得探讨的是,这样一个残暴的君王是如何能够保障自己的王朝可以长久延续的。充满个人色彩、尤其是处处渗透着猜忌与愤怒之个人情绪的政权,究竟是怎样如书中结论所写的那样,“是拥有合法性的”。这本书通篇似乎都在解释这一问题,但又似乎通篇都没给出解释而反倒是提出了更多的史实细节与问题... 所谓“法家”,与其说是商鞅、慎到、韩非这些人的思想,不如说是秦始皇、汉武帝、明太祖这些人的观念。“治术”始终是其脱离不开的魅影。值得探讨的是,这样一个残暴的君王是如何能够保障自己的王朝可以长久延续的。充满个人色彩、尤其是处处渗透着猜忌与愤怒之个人情绪的政权,究竟是怎样如书中结论所写的那样,“是拥有合法性的”。这本书通篇似乎都在解释这一问题,但又似乎通篇都没给出解释而反倒是提出了更多的史实细节与问题,某些结构性的要素,揭露不足,这本来是一个深刻的问题领域,但作者总是探讨到一定程度就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全书都蒙着一层模糊”的感觉。偶尔用到的心理学分析更是有蜻蜓点水甚至画蛇添足之感。当然,作者能作为法国人而对中国的道德与制度理解到这个深度,对史料和相关研究如此重视,已经令人非常佩服了。 (展开)
0 有用 168 Hours 2020-09-07 23:48:15
"政治哲学的历史研究应用",前两章用儒法概念去解释现代西方(不少是法国)创立的政治哲学概念,作者的意图应该是阐明朱元璋的政治统治策略对于中国统治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同时探求对后世和今日中国政治文化的历史遗产(与Gm时代对比),并且检验对法国启蒙运动产生很大影响的中国“开明君主”的论述是否名副其实。总体而言,作者认为朱的社会经济领悟是儒家那套,政治思想偏法家。但释道两家为何没有成为(主要)的统治哲学... "政治哲学的历史研究应用",前两章用儒法概念去解释现代西方(不少是法国)创立的政治哲学概念,作者的意图应该是阐明朱元璋的政治统治策略对于中国统治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同时探求对后世和今日中国政治文化的历史遗产(与Gm时代对比),并且检验对法国启蒙运动产生很大影响的中国“开明君主”的论述是否名副其实。总体而言,作者认为朱的社会经济领悟是儒家那套,政治思想偏法家。但释道两家为何没有成为(主要)的统治哲学,朱的这套统治术在先前中国史上并无充分实践,起源和稳定性源自何处,作者并未提及,本书更像是给外国不熟悉中国政治史的读者看的。 (展开)
1 有用 愚公∞ 2018-11-12 19:23:47
马骊,法国汉学家、历史学家。这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中国政治思想的流变,第二部分介绍朱元璋完成革命和帝国构建,第三部分探讨明初的制度及其统治,第四部分则是分析朱元璋本人的性格特点及其暴力统治。因此,如果关心朱元璋的政治思想,可以直接看第四部分,而第一部分中国政治思想流变,其实还是简化为儒家和法家,以及宋明理学的政治观念,大体上认为这些思想服务于中国专制政府,这种观点似乎没有脱离启蒙时代对于... 马骊,法国汉学家、历史学家。这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中国政治思想的流变,第二部分介绍朱元璋完成革命和帝国构建,第三部分探讨明初的制度及其统治,第四部分则是分析朱元璋本人的性格特点及其暴力统治。因此,如果关心朱元璋的政治思想,可以直接看第四部分,而第一部分中国政治思想流变,其实还是简化为儒家和法家,以及宋明理学的政治观念,大体上认为这些思想服务于中国专制政府,这种观点似乎没有脱离启蒙时代对于东方专制主义的批判,而作者将其运用在明代初期,其实我觉得还是很奇怪。至于朱元璋完成革命、北伐和构建帝国,这部分也是借助二手资料完成的叙述。第四部分中对于朱元璋的统治思想,与其说研究不如说是对于专制主义的批判。所以,总觉得这部书有一种以现代政治来批评古代政治的味道,至于说朱元璋的政治思想反而很少提及。 (展开)
18 有用 虾米 2018-08-19 10:49:21
专制政权是否具备合法性?作者说,可以具备,只要符合此一前提:该政权以追求社会共同利益为最高目的,即使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永续政权。作者从儒家和法家两条线索探讨朱元璋政权的合法性问题,而其最让人瞩目的一点就是作者分析揭示儒家法家价值观在政权合法性问题上所扮演的双重角色:儒家的全民道德改造和法家的国家制度建设,在凝聚社会共同体以巩固政权合法性上既具有积极进取的一面,又具有走向极权进而危害合法性的消极面,尤... 专制政权是否具备合法性?作者说,可以具备,只要符合此一前提:该政权以追求社会共同利益为最高目的,即使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永续政权。作者从儒家和法家两条线索探讨朱元璋政权的合法性问题,而其最让人瞩目的一点就是作者分析揭示儒家法家价值观在政权合法性问题上所扮演的双重角色:儒家的全民道德改造和法家的国家制度建设,在凝聚社会共同体以巩固政权合法性上既具有积极进取的一面,又具有走向极权进而危害合法性的消极面,尤其是朱元璋统治后期令人闻风丧胆的屡兴大狱和特务政治。另外,限于题目作者没有讲到的一点就是,“社会共同利益”究竟如何定义?如果说结束战争重建社会秩序确属明初“社会共同利益”,那么永固“蜂巢蚁穴”式等级森严僵化停滞的四民社会,是否仍可归于后续政权所需要的合法性来源?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