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站在虚构这边》是诗人欧阳江河的诗学艺术评论集,整本书构建起欧阳江河的诗学知识体系。在本书中我们会看到诗人对写作的性质,诗人的存在,诗学的历史可能性的思考。“站在虚构这边”更是表明诗人对写作的敏识,并非僭妄的而是谦逊的。诗人不是效忠于已成的形而上学体系甚至诗歌经典,更不是被动认同写作与“生活”的表面上的对等,而是捍卫住生存以问题的形式存在,“沉溺于对未知事物的迷恋”,享受写作带来的活力、热情和欢愉。欧阳江河用自己的概念重新梳理对诗歌的看法,对于诗学研究来说有着莫大的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 · · · · ·
欧阳江河,1956 年生于四川省泸州市。著名诗人,诗学、音乐及文化批评家,书法家,《今天》文学社社长。在国内出版诗集《透过词语的玻璃》《谁去谁留》《事物的眼泪》《黄山谷的豹》《如此博学的饥饿》《凤凰》《大是大非》《欧阳江河长诗集》,以及文论及随笔集《站在虚构这边》。其诗作及文论被译成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意大利语等十多种语言。在德国和奥地利出版德语诗集《玻璃工厂》《快餐馆》《凤凰》,在美国纽约出版英语诗集《重影》《凤凰》,在法国巴黎出版法语诗集《傍晚穿过广场》。自1993年起,多次应邀赴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捷克,匈牙利,奥地利,希腊,日本,印度等国家,在全球五十多所大学及文学中心讲学、朗诵。欧阳江河的写作实践深具当代特征,在同时代人中产生了广泛的、持续的影响,被视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最重要的代表性诗人。曾获华语文学...
欧阳江河,1956 年生于四川省泸州市。著名诗人,诗学、音乐及文化批评家,书法家,《今天》文学社社长。在国内出版诗集《透过词语的玻璃》《谁去谁留》《事物的眼泪》《黄山谷的豹》《如此博学的饥饿》《凤凰》《大是大非》《欧阳江河长诗集》,以及文论及随笔集《站在虚构这边》。其诗作及文论被译成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意大利语等十多种语言。在德国和奥地利出版德语诗集《玻璃工厂》《快餐馆》《凤凰》,在美国纽约出版英语诗集《重影》《凤凰》,在法国巴黎出版法语诗集《傍晚穿过广场》。自1993年起,多次应邀赴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捷克,匈牙利,奥地利,希腊,日本,印度等国家,在全球五十多所大学及文学中心讲学、朗诵。欧阳江河的写作实践深具当代特征,在同时代人中产生了广泛的、持续的影响,被视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最重要的代表性诗人。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0年度诗人奖以及2016 年度杰出作家大奖,以及英国剑桥大学2016 年度诗歌银叶奖。
目录 · · · · · ·
1989年后国内诗歌写作:本土气质、中年特征与知识分子身份 /024
另一种阅读 /061
站在虚构这边 /080
词的现身:翟永明的土拨鼠 /100
命名的分裂:商禽的散文诗《鸡》 /118
· · · · · · (更多)
1989年后国内诗歌写作:本土气质、中年特征与知识分子身份 /024
另一种阅读 /061
站在虚构这边 /080
词的现身:翟永明的土拨鼠 /100
命名的分裂:商禽的散文诗《鸡》 /118
北岛诗的三种读法 /130
读北岛《旧地》 /148
柏桦诗歌中的道德承诺 /160
倾听保尔·霍夫曼 /165
蝴蝶 钢琴 书写 时间 /174
深度时间:通过倒置的望远镜 /180
共识语境与词的用法 /190
20世纪90年代的诗歌写作:认同什么? /193
《谁去谁留》自序 /197
有感于《今天》创刊15周年 /203
成都的雨,到了威尼斯还在下 /210
“他是个中国人,他有点慢” /218
幸福:可口可乐的那种甜? /223
我听米凯兰杰利 /227
格伦·古尔德:最低限度的巴赫 /235
曾来德的书法与“元书写”立场 /244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先锋艺术 /255
技法即思想 /269
纸手铐:一部没有拍摄的影片和它的43个变奏 /275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序 这是我的第一本文集。收在这本集子里的文章,和我的诗歌写作一样,具有某种异质混成的性质。就文章体裁和样式而言,它们当中既有较为正式的理论性文章,也有信笔写来的短论和随笔。从篇幅上看,有的文章长达上万字,有的文章则简短到仅两千字而已。至于行文节奏和语速,我认为与每篇文章所花费的写作时间不无关系,比如《蝴蝶钢琴书写时间》及《倾听保尔•霍夫曼》这两篇随笔,我就坐在那儿用和写信差不多的自由速度写它们,也就两小时吧,边写边听格伦•古尔德的巴赫(不是《平均律》就是《戈德堡变奏曲》),文章写完后读上去有一种私人信件般的语速和气氛。而像《当代诗的升华及其限度》这样的文章则持续写了十天左右,原文有三万字之长,由于是为一个特定的诗学研讨会所写的发言稿,我又被事先告知仅有40分钟的发言时间,所以压缩成现在这个样子。长度从三万字挤压到不足万字之后,文字的内在节拍是否带有减法的特征呢? 这本集子里的文章除少数几篇涉及了音乐和绘画外,大都是关于诗歌的。写诗算是我的本行,但在写诗学文章时,我刻意选择了“读”的角度,而非“写”的角度。因为读可以把写像灯一样打开。问题是,写是怎么被打开的,还会怎么被关掉。真的,读是开关。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读,就是和写一起消失。 词真能像灯一样打开,像器皿一样擦亮,真能照耀我们身边的物吗?当代诗人们致力于处理词与物的关系,以此界定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形象,并对现实生活的品质、价值和意义作出描述。我想强调指出的是,这种描述带有虚构性质,不大可能由现存事物简单地、直接地加以证明,因为诗的描述不仅是关于“物”的,也是关于描述自身的。从虚构这边看,诗引领我们朝着未知的领域飞翔,不是为了脱离现实,而是为了拓展现实。在我看来,现实如果只是物的状况的汇集,没有心灵和诗意的参与,那么,一切将变得难以忍受。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我的某些文章(比如这本集子里的几篇细读文章)意在表明,在对现实的诗...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喜欢读"站在虚构这边"的人也喜欢 · · · · · ·
站在虚构这边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一个秘密,那是虚构的

他在虚构这边说 我们在现实这边听

虚构这边|说是晦涩 说是有趣 说是感知

虚构这边 | 说是晦涩,说是有趣,说是感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算是一部比较晦涩的诗学文集,作者论述了写作的性质以及诗人的存在,超时间、超历史的“绝对本质”的可疑性,还有对诗学历史与现实的一系列思考。 与此书的相逢缘于在pageone被封面所吸引,以至于迟迟挪不开脚,一面捧着这本被塑料薄膜封着的《站在虚构这边》,一面心中好奇着... (展开)>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推荐中的推荐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2018年购书目录 (思郁)
- 2018购书统计 (晓林子悦)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18 (普照)
- 诗论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6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站在虚构这边的评论:
feed: rss 2.0
7 有用 punkpork 2019-02-21 16:27:22
欧阳江河直接讨论的都是诗歌、文学、音乐、电影的基本元素,那个单位1,然后,在那个单位1后面一定再走一步,再度返回他的诗人人格里那个疯狂的、激情的虚空之地。就好像思维的线头穿过了最小的针别,又重新链接了那个自由光芒的大世界。我觉得,这基本成了一个欧阳江河文论的一个基本思维模式。总之我文学水平不高,读文论集大多是受教的。
0 有用 怀疑的一代 2020-01-16 12:29:06
我是永远读不懂现代诗了,也读不懂欧阳江河到底在写啥
0 有用 一目 2018-11-16 23:15:28
反词理论令人耳目一新,颇有启发,但是后面就比较水了,此外我感觉欧阳江河在词的漩涡里陷得有点过深了
1 有用 晓林子悦 2018-06-07 16:50:56
前面2/3,深刻且诗性,五星好评;后面1/3,刷拉掉档次了,加进去干嘛啊?!
0 有用 滑铲大师 2020-03-19 19:06:44
有别于套话俗话,欧阳江河这种硬核解读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0 有用 汪良峰 2023-06-03 22:03:21 浙江
欧阳江河所有的诗歌和评论似乎都在朝着建立一个经典化的目标努力。这样的努力在一般读者看来,却须要大量的智识和话语权的支撑,而欧阳江河一直乐此不疲。作为知识份子写作的倡导者之一,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一代诗人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尽管你可以批评他或不认同他的理论,但是你无法否认他的存在。欧阳江河在90年代提出的“反词”和“升华”等概念,现在看来依然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0 有用 拉基 2023-03-24 23:53:15 北京
横流的江河之水,将诗性与博学以汪洋恣肆的姿态表达出来,却不幸成为了我混沌头脑的最佳睡前读物。
0 有用 Aura 2023-03-07 16:59:37 北京
互文性,在诗歌中操练着德里达与巴尔特。欧阳江河在身体上种下很多影子,很多幽灵,之后又擦去,成为痕迹。他甚至无法辨识保尔·霍夫曼和他自己的词汇,他需要面临的诘难是:“反词”是谁发明的? 缠绕在理论的饶舌之中,欧阳江河的词汇表是清晰的:中年写作、在地性、现实感、元诗。怀着词汇的子民的立场,批判自己的批判,悖论与流亡。 青春期写作似乎如现实一样不堪,浪漫与滥情,还有不堪回首的粉刺。在中年写作的上升之中,... 互文性,在诗歌中操练着德里达与巴尔特。欧阳江河在身体上种下很多影子,很多幽灵,之后又擦去,成为痕迹。他甚至无法辨识保尔·霍夫曼和他自己的词汇,他需要面临的诘难是:“反词”是谁发明的? 缠绕在理论的饶舌之中,欧阳江河的词汇表是清晰的:中年写作、在地性、现实感、元诗。怀着词汇的子民的立场,批判自己的批判,悖论与流亡。 青春期写作似乎如现实一样不堪,浪漫与滥情,还有不堪回首的粉刺。在中年写作的上升之中,欧阳江河也不过通过构建出走的对立获得一种诗学。而这种诗学依据一种世俗的线性时间观,处处充斥着智识与经验的优越感。(2022.7) ———————————————————— 【重读】谁去谁留(2023.3) (展开)
0 有用 来时陌上初熏 2022-10-29 15:07:02 北京
不一定是解读他诗的钥匙……但是确乎是解决我pre的钥匙……鞠躬🙇🏻♀️
0 有用 百无禁忌 2022-08-18 23:49:45
前4%的内容十分精彩。前面几篇对当年中国诗歌中有关 词与物/ 反词/ 能指所指 等话题逐一理清,同理可类比到当下的大陆摄影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