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扬布里柯、波爱修著的《哲学规劝录哲学的慰藉》包含两部作品,是晚期新柏拉图派哲学代表人物柏罗丁的两个弟子波爱修和杨布里柯的作品。作品中,作为生活方式和人生信仰的哲学和循循善诱的文学表达方式水乳交融,展现了新柏拉图派的哲学对人的灵魂的特别关注,突显了两希文明时期哲学关注现实人生的信仰价值。
扬布里柯(约公元245—325年),新柏拉图主义思想家。他出生于叙利亚的卡尔基斯,曾经在罗马听过波菲利(Porphyry)和阿那托留(Anatolius)的讲课,后来约于公元304年回到叙利亚,在安条克(Antioch)附近的阿帕米亚创办学校,充当一位教师和宗教改革家,开创了新柏拉图主义的叙利亚学派。后人对扬布里柯评价不一:有人认为他是古典希腊哲学之最终堕落的代表,也有人视他为柏拉图主义观念过渡到中世纪的重要环节。其著作有《毕达哥拉斯的生平》《哲学规劝录》和《尼各马库<数论入门>评注》等。波爱修(约公元480一约525年),古罗马元老,著有《哲学的慰藉》《神学论集》等。作为古典时代与中世纪的思想桥梁,波爱修是继普罗提诺之后新柏拉图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对于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著作的翻译与评论,也构成了中世纪哲学的一个重要来源。
> 全部原文摘录
最近看了点欧洲古代晚期和中世纪早期的“劝学/转向”篇 和各种对哲学的“引导/入门” 因为亚氏劝学篇已失传但据说扬布里柯版劝学保留了不少亚氏精髓 遂找来一看 略失望 不过有学者在借此做原文重构并且认为亚氏原文为三人对话录(非常详细的重构工作:http://www.protrepticus.info/index.html)波爱修的部分要么太宗教劝诫要么太斯多亚 先承认德福不一致才可能认真探讨“配享... 最近看了点欧洲古代晚期和中世纪早期的“劝学/转向”篇 和各种对哲学的“引导/入门” 因为亚氏劝学篇已失传但据说扬布里柯版劝学保留了不少亚氏精髓 遂找来一看 略失望 不过有学者在借此做原文重构并且认为亚氏原文为三人对话录(非常详细的重构工作:http://www.protrepticus.info/index.html)波爱修的部分要么太宗教劝诫要么太斯多亚 先承认德福不一致才可能认真探讨“配享”(Glückwürdigkeit)问题 尽管斯多亚未必不适合苦命的普通人(←我真心这么觉得) 但在哲学上显然很难去为其辩护 两位老师译笔都挺好 不过看到他们说普罗提诺整合了柏亚有点不理解 难道不是波菲利?让导师挂一作是吧( (展开)
有些无聊
> 更多书评 1篇
> 6人在读
> 10人读过
> 65人想读
订阅关于哲学规劝录 哲学的慰藉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Walt 2025-04-11 22:08:17 德国
最近看了点欧洲古代晚期和中世纪早期的“劝学/转向”篇 和各种对哲学的“引导/入门” 因为亚氏劝学篇已失传但据说扬布里柯版劝学保留了不少亚氏精髓 遂找来一看 略失望 不过有学者在借此做原文重构并且认为亚氏原文为三人对话录(非常详细的重构工作:http://www.protrepticus.info/index.html)波爱修的部分要么太宗教劝诫要么太斯多亚 先承认德福不一致才可能认真探讨“配享... 最近看了点欧洲古代晚期和中世纪早期的“劝学/转向”篇 和各种对哲学的“引导/入门” 因为亚氏劝学篇已失传但据说扬布里柯版劝学保留了不少亚氏精髓 遂找来一看 略失望 不过有学者在借此做原文重构并且认为亚氏原文为三人对话录(非常详细的重构工作:http://www.protrepticus.info/index.html)波爱修的部分要么太宗教劝诫要么太斯多亚 先承认德福不一致才可能认真探讨“配享”(Glückwürdigkeit)问题 尽管斯多亚未必不适合苦命的普通人(←我真心这么觉得) 但在哲学上显然很难去为其辩护 两位老师译笔都挺好 不过看到他们说普罗提诺整合了柏亚有点不理解 难道不是波菲利?让导师挂一作是吧( (展开)
0 有用 安仁 2023-12-30 21:56:16 云南
有些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