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现的自我 短评

热门 最新
  • 33 missloveable 2019-07-29 22:25:43

    只有我觉得翻译有点问题吗

  • 24 刺尾河豚🌈 2019-12-19 06:08:50

    现代人脆弱的自我,烛火一般微弱的直觉,被社会与资本异化的个体,都岌岌可危的在灵魂世界里挣扎。焦虑、不安、迷茫、束缚、恐惧、渺小、失望、痛苦、孤独、疲倦、没有意义……幸福在哪里?突然理解为什么当代艺术是这个鬼样子了,毕竟当代生活不就是这个鬼样子吗!?

  • 16 das Rätsel 2020-06-04 13:30:34

    人与人的关系或迟或早都要达到这样一个顶点:在这里,总有一方会感到他正在被迫牺牲自己的个性以迎合对方,但双方都认定必须保有自己全部的个性,迎合的结果只能使理解告吹。合适的看法应当是,理解只能达到理解与知识相平衡的程度,不惜一切寻求理解反而对理解双方有害无益。

  • 8 kiwii 2020-06-06 16:29:46

    翻译扣一星……

  • 10 kacozi 2020-09-24 15:00:00

    世界难看书籍排名,休谟第一,荣格第二。虽然同样是精神分析和梦的解析,弗洛伊德就好看很多,即使看起来明明是荣格更有道理。 荣格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家的建立,被直接(科技)和间接(国家领袖的统治策略)的改变,压制并伤害了心灵深处从远古祖先那里传承来的集体潜意识,放弃了宗教信仰这种本能需要,这就是现代人心理疾病多发的原因——丢失了真实的自我。 世界慢慢站在了神的对立面,人类失去了从各种繁琐诡异的宗教仪式中获得安全感的途径。不再像原始人那样对世界充满敬畏的同时,进行心灵认同和灵魂参与,而是与世界有了清晰的界限,这种丢失掉的本能和安全感正是做出正确决定时所必须的。这种缺失令人类更容易被金钱、权利、酒精所诱惑。 虽然上帝再也不像原来一样跟人类对话,但天使和魔鬼却一直存在,只是换了名字。

  • 5 德 令 穷 哈 2020-04-21 10:11:52

    荣格有一种让人上瘾的魔力

  • 3 希夷读书地 2019-11-15 10:30:34

    启发性还是很大的,关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 1 丢丢 2020-06-25 21:36:38

    大概是我水平不够,看不懂。

  • 1 狡兔屋 2020-08-17 17:15:12

    我们对潜意识的知识显示其为一种自然现象,并如同自然本身,它至少是中性的。它包含了人类本性的全部方面——明亮的与黑暗的、美丽的与丑陋的、美好的与邪恶的、深刻的与愚蠢的。研究个体的和集体的象征是一项严峻的任务,并还未被人们掌握。但至少已经起步。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成果是令人鼓舞的,并且看上去,它们对许多困扰现代人的问题给出了答案。

  • 1 紺し狩り車 2020-12-12 11:33:46

    畅销书吧……语言太差了……

  • 1 林山河 2020-06-18 15:19:40

    不断学习心理学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会更加谦虚的过程。 你仍然无知,仍然一无所知。

  • 3 顾骁顾 2020-06-30 20:27:02

    这本书告诉人们,不要以为你真的了解自己,如果你能停一停,向内探索心灵的象征世界和潜意识的自我,会发现进入幽暗迷雾缭绕的森林,看上去随意出现的曲径、沼泽、荆棘、苔藓、湖泊、妖精、夜莺、萤火虫,全都暗含深意,但是你身处其中,很难真正【看见】什么。

  • 1 DDDDC 2020-04-01 21:41:39

    延续着关于现代人精神层面的问题,一方面技术不断使得做事情做恶更加容易,一方面不断远去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原型故事不被理解,这两个方面加剧了我们对自我认知的困难——不想担负自己该有的责任同时察觉反省能力也在下降,这让政治权力更加容易乘虚而入,人也在权力下更有理由找替罪羊,彼此形成一种共生关系,就像弗洛姆提到的逃避自由,福山所说的大断裂的现况。这种加剧是精神层面的,也禀赋了当代心理分析者多了一层责任,去把各种问题和看法表达出来。 PS.荣格的谦虚包容在这个文章依旧是如此,我不觉得他在刻意说“性本恶”,而是“善恶”一直包含一生,只有清楚自己的暴力危险才能形成自我认知,意识到不完善是建立人与人关系的基本。

  • 1 早上好 2020-03-19 18:44:37

    一直都不喜欢精神分析,梦的解析可以见到十年后或者更长的时间才有作用,并且精神分析如果停下来的话很容易复发。没有像他自传那么神棍了。ps:对于很少做梦的我来说可能读起来很难有感觉,唯一做的梦可能是小时候的梦,还有说其实不做梦的人,看了精神分析后就会做梦,我也是。

  • 1 春天不是读书天 2021-01-14 16:22:08

    精装版,价格略贵。其它缺点如下:1严重不同意译者将内容顺序倒置,作为读过弗洛伊德主要著作的读者,无法将二者学术分歧在开头就理清,而是开头就被荣格的宗教政治观念一头雾水的灌输。2在书中和网络上都没有找到此书的写作时间,根据荣格对核武器的评论,分析为二战后作品。3不论是荣格写作的思路问题,还是翻译的问题,阅读感不流畅。希望荣格的其它作品不会让我这么失望吧。

  • 1 百里春生 2021-08-28 20:28:46

    这本书不好评价,前四章内容刚好可以解读最近的互联网wg以及政治性抑郁。从第五章开始……看的时候脑中不停闪现《阿凡达》里阿凡达星人围着世界树祈祷的场景,以及kfk预言。

  • 1 没有魔笛 2021-04-19 08:56:15

    翻译极其别扭,非常影响阅读。感觉荣格这部早期作品只是单纯在说明潜意识和集体原型的重要性,并没有深入探讨

  • 1 ¥#@*(&%¥ 2020-02-22 20:42:00

    必读,在当下的时间点读到它,一切还不算太晚

  • 1 Hashhush 2020-01-07 00:08:05

    人与社会,人与自身。重申个人与世界的本来关系。

  • 1 闭关中 2020-06-03 18:03:09

    荣格的伟大经受得起时间的考验,希望他的思想不会被庸俗化、工具化、功利化。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