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的书评 (16)

pencil 2011-04-11 16:47:52

摸索中的理想主义

报告文学,写实摄影,好书推荐,大师轶事等等是《天南》亮点,文章粗糙冗长则是最大的硬伤。  (展开)
兔子等着瞧 2011-06-26 21:17:53

第二期评论:打破脚踏大地的幻觉

打破脚踏大地的幻觉 举凡被列为“专题”的内容,多是因其不常见、不正常甚至有时不可言说,或因数量稀少,或因题材偏激,或因存有某种缺陷忌讳,只能被列为一类,在规定的时间展示其规定的内容,也就是所谓的双规。 天南第一期回眸“亚洲故乡”的专题,走入田埂水乡,在泥土和稻香中反省我们的历史和现在,从海拔零点翘首望向亚洲的未来。而第二期的天南,洗干净脚抬腿两三步进了大都市,眼睛拔地而起,看向了没有尽头的星空。这两次双规之间的差距,当真是字句确凿的天差地别。 双规讲究的是个“规”字,范围确定,不可逾越,东拉西扯转移话题是...  (展开)
chara 2011-04-24 01:41:37

天空有鸟飞过

看完《天南》中梁鸿的这一篇《行走在大地》反映乡村建设的文章,我久久不能平静,看到最后梁鸿的话眼泪竟然飙下来了。她好像回应了我这段时间一直以来的纠结、焦虑、矛盾、犹豫、害怕,可是我跟她一样,面对这样一个“既沉重又快乐、既平常又崇高”的理想和责任,我觉得自己依旧很无力,也许我还不能像邱建生、何慧丽们拥有那样强大的内心力量和内心使命感。 借由梁鸿的眼睛我看到的是受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念感召、扎根在农村、以深度介入的改良方式从事乡村建设的实践者们,这些奔走在乡野之间的知识分子们以最质朴的理想信念希望通过“教育”来“启迪民...  (展开)
鳗鱼 2011-04-21 00:08:38

芬芳散尽

一本杂志想要诉说的太多,也许成了一本书。 这本杂志是我在微博上看到的,有一阵还对它在市面上的难以购买很反感——装什么紧俏商品啊真是。买回来在家里一直放着(因为工作忙。。。),直到昨天晚上在飞机上才抽时间看了内容里的两篇(其余时间则在看机上娱乐节目——威廉王子的婚礼前瞻。。。啊哈哈哈)。今天飞回北京的路上则一直坚持着,把这本书看完了。 这本杂志带给我的,不仅是知识的分享(作为四川人的我并不曾知道陈子庄、也不知道中华民国将全国划分为五个时区而“中原时间”是标准时区),也不仅是去研究几篇晦涩的“超现实”小说或者...  (展开)
tufeialong 2011-09-02 15:04:39

从星际到人间

天南第二期星际叙事是朋友借我看的,我想如果不是朋友给我,我可能永远清楚会有这么一本文学刊物做了一期科幻专题,采访了大刘、韩松,并且让我短时间里找回很多年前的感觉。我得说这是一个很偶然的事件,难免会用最没品的想法去考虑之所以借我这本杂志看,是因为我做过一次韩松的采访,稿子写的至今我都没有兴趣找来重新看一眼——也许我会有种幻觉:如果我不去看,就不会知道自己究竟可以把一篇人物访谈做的多么差劲——实际上在我寥寥数月的实习生涯中,比这个更差劲的人物访谈还有至少一篇。 我以前喜欢吹嘘自己那些小众的阅读喜好,后来渐...  (展开)
Yifu Lin 2012-01-01 20:45:08

新锐视野中寻求一柄量度现世戒尺

搭归地铁后走进书站,不免寻思着每本书每本杂志里面丰盛的饱满。一瞥《情色异象》,被震慑住于其争议的封面。 虽尚只阅读过《情色异象》一刊,限于高中学业里闲暇时间品味,茫然之际犹恍悟,自身视野狭隘,如井底之蛙。 仅凭疏浅学识发表些想法。 难能可贵的是现世纷呈斑斓的文化生活间有如此尖锐之匕首,新颖却不乏深度。文化杂志所定位的并不在于生活,在这本杂志上它有了更高的定位态度,它藉此杂志的媒体所传达出一种信念,我想用faith来表达这种东西。它不是宗教信仰,程度尚且没有信仰来的高,亦非世人倡导提议的一种精神概义,外乎上述两者,它更...  (展开)
天天のPooh 2011-10-05 02:14:29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近几日只是乘得短暂的假期得以回家,出行前购得杂志《天南》创刊号一期,随编者所引进入的“亚细亚故乡”专栏又重新让我低下头俯身去审视脚边的泥土了。说起泥土,又回想起北岛一文《纽约变奏》里的场景——“纽约人是不会想到地平线的,这事儿生来就和他们无关。如果我在加州的思维方式是横向的话,那么在这儿肯定是纵向的。”现在置身于繁华都市上层惴惴不安的一十二楼,走出阳台宛若漫步云端,却正如父母不经意提到家中再难寻桂花香了。 杂志打开了一个入口,让读者再一...  (展开)
燕惜漸離 2014-02-25 23:45:23

天南之后,再无天南?

《天南》停刊了,可叹可惜,可歌可泣。 作为为数不多的纯文学杂志,《天南》像是一个另类的存在,这本存活了三年零十个月的杂志硕果结满总计的十六期。而今因为营销的不成功,现代传播资讯有限公司敲下了停刊的法锤。 每两三个月一期,每期特定主题,整本杂志透出一股厚实,即便除去中间的彩页和刊中刊,淡黄的纸叶装订在一起也有约200P。外侧卡纸材质封面设计简洁,少数的文字表明它的名字、期刊号和本期主题,更多的是一条条黑色粗线之间的作者姓名。再加上冲击力强烈的封面图片,有其独特风格的《天南》甚是惹人怜爱。 从创刊之初,杂志主编欧...  (展开)
昊蓝 2012-12-22 16:22:12

文学杂志的诗意化生存

初识天南,还是在《wallpaper》杂志的内页一角。当时只是有这么一则消息,告诉读者有一本文学类的杂志正在筹划出刊。封面就是印度恒河边上行走的人。 《天南》杂志出刊之后,获得大众好评。作为一本文学杂志,在当今读图盛行的潮流下,成为一本颇具诗意化的文学志,每期的主题设置与探究历史的边缘、文学之外的社会文化相关,在文学和非文学的边界里寻求一份难能可贵的文化情怀。其英文名称Chutzpah,翻译过来是指“肆无忌惮的勇气”,“挑战成规的精神”。 其出刊后的主题,诸如:星际叙事、情色异象、离散之味,都呈现出一种挑战规则的意味,在既有...  (展开)
Lasia 2011-09-11 09:34:18

鞭炮齐鸣

“老实说,做父母的像你们这样其实挺愚昧的。你们自己没有活得顺心自在,一辈子都把心思放在儿女身上,何必呢?难道你们就不是人吗?也可以说,我娶不娶老婆生不生儿子,既不关村里单位里那些三姑六婆的事,也不关你二老的屁事。但你们不操心这个还能叫中国人的父母吗?说难听点,你们总是操心各种各样的不关你们屁事的屁事。这就是你们的命,很贱的命,不怪你们。” ——《天南》01 《鞭炮齐鸣》曹寇  (展开)
南菜园 2011-04-16 14:45:46

专题很不错

《天南》创刊号这期的特别策划做得相当不错,亚细亚故乡,视野很广阔。确实,这一块长期都有人关注,但大部分人都是忽略了的。读了之后会使人停下来思考乡村与城市的关系。第一篇文章虽然作者是1999年写出来的,但通过此文反观我国的水利大跃进,仍然受益匪浅。  (展开)
玄蠊子 2011-05-10 17:38:52

枯燥的天南

现代传播对《天南》的营销策略还是很成功的,有点苹果“饥饿营销”的意思了,上市没几天北京就断货了,越不给货读者越稀罕并纷纷重金求外援,难以免俗地,我也是其中之一。 这期创刊号密度还算大,题材也是我灰常感兴趣的现代性与农村经济/农耕文明的问题,但略读一遍后却还是有“盛名之下……”的小怨念。 其一,刊名是Agrarian Asia,内容是”东亚,南亚,东南亚”,哪里就能代表“亚细亚”;不过中文刊名很有趣,“亚细亚故乡”听着就比“农业亚洲”洋气也兼有腔有调。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主编欧宁曾经有过诗人的生涯。 其二,版面实在枯燥,视觉冲...  (展开)
童言无忌 2011-04-14 12:31:15

又是一个创刊号

今年小书店里一下子多了好多杂志。 没看过的《最小说》;有看的《鲤》系列、《独唱团》、《大方》。及。最近的《天南》。 发觉自己是一个装帧视觉控,摩挲粗糙的纸张更欢喜。 《独唱团》貌似被禁了。没有下期了。 《鲤》还在继续“来不及”。 《大方》属季刊,等夏天了。貌似安妮主笔杂志还是有些不习惯。 《天南》的文字不错,但全本看下来很累。视觉上的累。呵呵。  (展开)
怕嗯特人 2011-06-27 10:32:39

和《独唱团》相比,稿件明显缺乏锐气。

创刊号稿件水平不高,很多文字让人看了昏昏欲睡。费了好大周折在机场买到,但很难看下去。。。  (展开)

订阅天南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