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史学泰斗、“汉学诺贝尔奖”儒莲奖得主 知人论世力作
★皇帝 名臣 财阀 儒家 文人 画家 盗贼……
★以司马迁之磅礴笔力,重现历史叙述的摄人心魄
★读懂中国史,从读懂这些人开始
------------------------------------------------------------------------------------------------
以深厚的史学功底为基础,以独特的视角、生动的文风,对中国古代史上“最有料”的人物之魅力、功罪和时代进行描绘,抽丝剥茧般的分析与想象力飞扬的叙事融合无间,重现了司马迁以降摄人心魄的历史叙述。
宫崎市定毕生致力于中国史的研究与教学,治学方法与中国“知人论世”的史学传统如符若契,又对司马迁顶礼膜拜,晚年曾计划将“人物论”的代表作品《史记·列传》全译为日文。
本书正是宫崎本人的“人物论”,也...
★史学泰斗、“汉学诺贝尔奖”儒莲奖得主 知人论世力作
★皇帝 名臣 财阀 儒家 文人 画家 盗贼……
★以司马迁之磅礴笔力,重现历史叙述的摄人心魄
★读懂中国史,从读懂这些人开始
------------------------------------------------------------------------------------------------
以深厚的史学功底为基础,以独特的视角、生动的文风,对中国古代史上“最有料”的人物之魅力、功罪和时代进行描绘,抽丝剥茧般的分析与想象力飞扬的叙事融合无间,重现了司马迁以降摄人心魄的历史叙述。
宫崎市定毕生致力于中国史的研究与教学,治学方法与中国“知人论世”的史学传统如符若契,又对司马迁顶礼膜拜,晚年曾计划将“人物论”的代表作品《史记·列传》全译为日文。
本书正是宫崎本人的“人物论”,也是他的著作中最为通俗好读的一部,收录了他在漫长的研究生涯中重点关注过的人物,包括“大帝与名君”(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康熙、雍正),“乱世宰相”(李斯、冯道、贾似道),“资本家与地方官”(晋阳李氏、宋江、蓝鼎元),“儒家与文人”(孔子、朱子、张溥、石涛),涵盖各个时代和阶层,极具代表性。
------------------------------------------------------------------------------------------------
宫崎市定先生是东洋史学界的巨擘。他对中国史书有广阔博通的视野,研究对象涉及中国史的全部时代,以及政治、经济、文化、东西交流史等所有领域。通过个别的实证研究,先生对中国史重新系统地加以认识,并将之置于世界史的发展中……能将精密的个案实证研究与阔达雄浑的通史叙述紧密结合,堪称稀有。
——岩波书店
宫崎市定以及京都学派的中国史观确实应当重新认识,作为杰出的亚洲史学者,宫崎市定的视野常常超越中国,而涵盖了整个“东洋”即亚洲。
——复旦大学 葛兆光
宫崎市定先生是国外学界中为数不多的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具有通识的学者,而且其通识是以实证为根基,以亚洲和西洋为参照的。
——北京大学 刘俊文
宫崎市定人物论的创作者
· · · · · ·
-
宫崎市定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宫崎市定
日本历史学家、汉学家,京都学派史学集大成者,生于1901年,卒于1995年。1922年进入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史学科学习,师从内藤湖南、桑原骘藏等人专攻东洋史,1936年赴法留学。1944年任京大教授,先后任巴黎大学、哈佛大学、汉堡大学等客座教授。曾荣获有“汉学诺贝尔奖”之称的儒莲奖、日本学士院奖和文化功劳者奖章。在日本和国际汉学界,他的著述被广为阅读和引用,司马辽太郎、松本清张等都是他的书迷。代表作有《宫崎市定中国史》《科举》《九品官人法研究》《亚洲史概说》等。
砺波护
日本历史学家,宫崎市定的弟子,京都大学名誉教授。
林千早
1989年生于上海。于同济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获学士学位,现于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攻读古典文献学博士学位。
目录 · · · · · ·
秦始皇:从统一到幻灭 003
汉武帝:威震四方 017
隋炀帝:乱始乱终 023
康熙帝:养儿不教 031
雍正帝:政改与转折 037
第二编 乱世宰相
李斯:人生如戏剧 047
冯道:谜之忠于国 055
贾似道:南宋末年的宰相 061
第三编 资本家与地方官
晋阳李氏:五代史上的军阀资本家 103
宋江:历史与小说中的罗生门 129
蓝鼎元:循吏代表人 147
第四编 儒家与文人
孔子:教育家才是本色 165
朱子:其人其书 179
张溥:遥控朝政的乡绅 189
石涛:卖画的先驱 247
原始出处 267
解说 271
“我对普通人类没有兴趣”——《宫崎市定人物论》译后记 277
· · · · · · (收起)
"宫崎市定人物论"试读 · · · · · ·
今天的雍正帝,从一早开始便有些焦躁不安。 广东省潮州府所属的潮阳县年谷不登已有数岁,人民本已深陷饥馑,再加上地震,无疑会使人民更为绝望,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而他也正是因此才不安了起来。此前,朝廷曾数度根据该地的报告,从若干能力出色的青年官僚中拔擢最富有政治手腕之人,派往该地以充知县,本希望他们会尽心尽力地收拾局面,然而这些人最终竟无一不以失败告终,甚至连在...
喜欢读"宫崎市定人物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宫崎市定人物论"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东洋的古代:从都市国家到秦汉帝国 8.1
-
- 雍正帝 7.6
-
- 毕竟战功谁第一(精装) 7.2
-
- 大唐帝国 7.6
-
- 东洋的近世:中国的文艺复兴 8.5
-
- 近代日本政军关系研究 7.3
-
- 鼠疫与近代中国 7.6
-
- 秦汉豪族社会研究 6.4
宫崎市定人物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整体水平参差不齐,但是部分文章仍然非常出色

如果没有人就没有历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面看了老爷子的《中国史》,然后看了这本书。 没有人就没有历史,历史是人创造出来的,但是环境决定了这个人对历史的把握,环境包括成长环境和时代环境。 本书分为4个主要部分,从高到低,对历史的影响不尽相同。 历史是后人写的历史,是带有后人对这个人物的评价,但从长远... (展开)
贾似道简单几招让凶暴的临安府太学生变温顺:4星|《宫崎市定人物论》

用解谜的方式描绘历史人物
> 更多书评 7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中央公論新社 (2011)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2020)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2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宫崎市定人物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20 有用 俯仰千年 2018-02-25 13:34:11
“我对普通人类没有兴趣”凉宫市定www
6 有用 罔两 2018-09-20 15:01:32
借着宫崎市定的名声,毫不负责任地杂收了各种出处的文章,目的就是为了圈钱。看附录的原始出处就知道此书的文章为什么良莠不齐,书里觉得略微带过且如百度百科状的文章全是出于《世界传记大事典》,觉得内容充分条理清晰的出于各个学术杂志。此书完全是为了编书而编书系列,出版社的良心大大地坏了。
2 有用 bookbug 2019-07-20 20:00:50
看上去是宫崎市定关于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传集,实际上体例和水准明显参差不齐,可读性也差距蛮大。前六篇五帝王一李斯和中间一篇孔子都是作者七十年代为《世界传记大事典》撰写的长篇条目,因此作为专章来看似乎过于浅显,无甚高论,只是因为全集欠收,资料意义更大;其余八篇全部来自日本学术刊物发表,看点多出不少。冯道篇原名《冯道与汪兆铭》,本来是最大看点,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内引进时删掉了所有关于汪的论述,甚憾!... 看上去是宫崎市定关于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传集,实际上体例和水准明显参差不齐,可读性也差距蛮大。前六篇五帝王一李斯和中间一篇孔子都是作者七十年代为《世界传记大事典》撰写的长篇条目,因此作为专章来看似乎过于浅显,无甚高论,只是因为全集欠收,资料意义更大;其余八篇全部来自日本学术刊物发表,看点多出不少。冯道篇原名《冯道与汪兆铭》,本来是最大看点,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内引进时删掉了所有关于汪的论述,甚憾!之后贾似道篇开始渐入佳境,两个宋江、张溥、石涛诸篇见解独到,颇为精彩。 (展开)
3 有用 nothing传叔 2018-09-21 23:32:21
看似简单的小册子,其实不那么简单,,,当时还没有后来那种写着写着就加入游记私小说的毛病。。。
2 有用 陆钓雪de飘飘 2020-03-17 22:50:18
作者此处的“古代社会”,指的是按其对中国历史四分法所定义的“古代”。参见《宫崎市定中国史》总论第二节“时代区分论”中“我的四分法”:“我的方法在总体上采用四分法,其内容是古代=太古至汉代,中世=三国至唐末五代,近世=宋至清朝灭亡,最近世=中华民国以后。”同时期的商业也呈现出繁荣景象。中国古代都邑专门设立了所谓的“市”作为商业区域,就如同古希腊的“agorã”和古罗马的“forum”一样,商业的兴隆... 作者此处的“古代社会”,指的是按其对中国历史四分法所定义的“古代”。参见《宫崎市定中国史》总论第二节“时代区分论”中“我的四分法”:“我的方法在总体上采用四分法,其内容是古代=太古至汉代,中世=三国至唐末五代,近世=宋至清朝灭亡,最近世=中华民国以后。”同时期的商业也呈现出繁荣景象。中国古代都邑专门设立了所谓的“市”作为商业区域,就如同古希腊的“agorã”和古罗马的“forum”一样,商业的兴隆繁荣了市,也令活跃于市的商人的财富不断增加;始皇帝所信奉的法家学说,建立在人性本恶的观点之上……这导致了重刑主义、恐怖政治和秘密政治的产生。法律的源泉既然是皇帝的意志,便没有任何手段可以抑制皇帝那超越法律的绝对权威。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存在着一个绝大的制度漏洞。这种可以预见的隐忧,随始皇帝死而成为现实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