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果麦文化
译者: 杨蔚
出版年: 2018-3
定价: 4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210101383
内容简介 · · · · · ·
20世纪初,为了保育鹿群,美国生物调查局展开全面猎狼行动。猎人利奥波德走入山林,举起猎枪……然而,当野狼数量锐减,繁衍过剩的鹿群势必啃尽山中的灌木与草皮,从而引发沙尘暴与泥石流等连锁反应。
利奥波德买下荒废的“沙乡”农场,以全新的土地伦理视角观察生物间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土壤、水、植物和动物都是平等的成员,当一件事情倾向于保持生态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好时,它就是正确的。若是走向别的方向,便是错了。
《沙乡年鉴》是利奥波德在美国各州进行生态保育工作的智慧结晶,充满了对大自然迷人景物和荒野生活的向往与反思,语言优美凝练,内容严肃深邃,从哲学、伦理学、美学等角度生动阐释了人与土地的共同体关系,成为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是值得读者反复品味的传世经典,也是培养生态环保意识的科普读物,被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评为“20世纪自然写作领域十大好书”,与《瓦尔登湖》《...
20世纪初,为了保育鹿群,美国生物调查局展开全面猎狼行动。猎人利奥波德走入山林,举起猎枪……然而,当野狼数量锐减,繁衍过剩的鹿群势必啃尽山中的灌木与草皮,从而引发沙尘暴与泥石流等连锁反应。
利奥波德买下荒废的“沙乡”农场,以全新的土地伦理视角观察生物间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土壤、水、植物和动物都是平等的成员,当一件事情倾向于保持生态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好时,它就是正确的。若是走向别的方向,便是错了。
《沙乡年鉴》是利奥波德在美国各州进行生态保育工作的智慧结晶,充满了对大自然迷人景物和荒野生活的向往与反思,语言优美凝练,内容严肃深邃,从哲学、伦理学、美学等角度生动阐释了人与土地的共同体关系,成为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是值得读者反复品味的传世经典,也是培养生态环保意识的科普读物,被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评为“20世纪自然写作领域十大好书”,与《瓦尔登湖》《寂静的春天》并誉为自然文学三部曲。
沙乡年鉴的创作者
· · · · · ·
-
利奥波德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奥尔多 · 利奥波德 Aldo Leopold
1887.1.11—1948.4.21
美国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
1887年,出生于德裔移民家庭,自小热爱野外生活
1909年,耶鲁大学林学院硕士毕业,开始野生生物研究与自然写作
1935年,买下荒废的“沙乡”农场,率先以土地伦理视角观察生态共同体,成为美国新环境理论创始者
1948年,在赶赴邻居农场救火途中,心脏病猝发逝世
1949年,《沙乡年鉴》出版,被公认为“美国资源保护运动的圣书”
目录 · · · · · ·
前言
卷一:沙乡年鉴
一月
一月解冻
二月
好栎树
三月
鸿雁归来
四月
春水涌起 葶苈 大果栎 天空之舞
五月
阿根廷归来
六月
桤木汊——飞钓之歌
七月
率土之富 草原生日会
八月
芳草鲜美
九月
灌木和鸣
十月
如烟之金 太早 红灯笼
十一月
如果我是风 执斧在手 坚实的堡垒
十二月
家园之境 雪地上的松 65290
卷二:漫行随笔
威斯康星州
沼泽挽歌 沙乡 奥德修纪 鸽子纪念碑 弗兰博河
伊利诺伊州和爱荷华州
伊利诺伊的巴士之旅 红腿踢蹬
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云霄 像山一样思考 埃斯库迪拉
奇瓦瓦州和索诺拉州
瓜卡玛雅 绿色的潟湖 加维兰之歌
俄勒冈州和犹他州
雀麦兴起
马尼托巴省
克兰德博伊
卷三:总结
环境保护美学
美国文化下的野生动植物
荒野
残迹 游憩的荒野 科学的荒野
野生动植物的荒野 荒野守护者
土地伦理
伦理演进 共同体概念 生态良知 伪土地伦理
土地金字塔 土地健康和A—B阵营分歧 展望
注释
附录:动植物名称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认为世间最大的错误莫过于有多种兴趣爱好的人对没有任何兴趣爱好的人谈论嗜好。因为这意味着给别人强加业余爱好,结果恰恰抹杀了拥有兴趣爱好的益处。嗜好是随性的,而不是勉强选择的。向他人推荐兴趣爱好就和推荐老婆一样危险,获得愉快结局的可能性也同样微乎其微。 所以我们要明白,谈论嗜好是那些已经沉迷其中的人在彼此交流心得体会。已经形成的兴趣爱好,无论好坏,都会使我们去做些另类的事情。别人如果愿意听,可以听听,若有可能,他们也能从我们的行为中得到启迪。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8页 -
我们的祖父辈不像我们住得这般舒适,不像我们吃得这么饱,也不像我们穿得这么好。他们为改善生活所做的努力,就是使我们失去鸽子的凶手。或许我们现在之所以悲伤,是因为在内心深处,我们不确定这项交换究竟带来了什么好处。较之鸽子,工业的各种小玩意带给我们更多的舒适,但是它们可否如各自那般,为春天增添如许的光彩? ...... 我们应该明白这些事情,然而许多人恐怕仍不明白。 一个物种为另一个物种之死哀悼,这是太阳底下的一件新鲜事。杀掉最后一只长毛象的克罗马侬人只想到烤肉;射死最后一只旅鸽的猎人只想到他的好本事;拿棍子打最后一只海雀的水手,则什么也没有想。但是,我们这些失去旅鸽的人,却为我们的损失哀悼。倘使这是我们的葬礼,鸽子想必不会为我们哀悼。从这个事实,而不是杜邦先生的尼龙袜,或布希先生的炸弹,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优于动物的客观证据。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沙乡年鉴"的人也喜欢 · · · · · ·
沙乡年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1 条 )

野地里蕴含着这个世界的救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每逢周末或是节假日,大家都喜欢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户外走走,或是沾花惹草,或是征服一座山峰,无论哪一种都是惬意的。 不得不说,户外活动成了时下流行的减压方式。仔细想来,它的流行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远离高楼林立的城市,去往自然的山水之间,这对于每日坐在水泥混凝土格... (展开)

掠夺、利用还是共存?这是个问题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3 )
-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8.7分 905人读过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1968)9.2分 52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8.9分 566人读过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4)8.3分 36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果麦书架 (果麦文化)
- 果麦文化2018年的书 (果麦文化)
- 2018 豆瓣新书 (梦游的松鼠)
- 单向历2020推荐书目 (鲸鱼君)
- 自然之友读书会推荐书单 (自然之友)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4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沙乡年鉴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土豆咖喱 2022-06-26 22:23:56
3.5 太多版本了,还是译林版深得我心
0 有用 韭菲特皮 2020-01-18 10:16:28
蛮诗意地记录四季更迭环境变化。后半段是学者对失去荒野的忧虑。
0 有用 Paco 2019-03-06 21:05:16
93分 可说是利奥波德写给大自然的一首情诗。是的,几乎是情诗。这首诗既浑然一体,又可单独成篇。那是作者对鸟类,对植物,对兽,甚至对水,对风,对山石,对一切自然风物的深情,饱含欢笑与热泪。沉迷自然的人是多么美好啊!我以每页两三分钟的龟速细细品尝了这本书。
0 有用 blindme 2018-04-08 09:02:47
20世纪初,为了保育鹿群,美国生物调查局展开全面猎狼行动。猎人利奥波德走入山林,举起猎枪……然而,当野狼数量锐减,繁衍过剩的鹿群势必啃尽山中的灌木与草皮,从而引发沙尘暴与泥石流等连锁反应。
0 有用 大猫 2018-04-06 20:10:00
利奥波德用他的思考解析人与自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