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眠不醒的书评 (29)

Woodring 2009-07-10 04:03:06

还差一杯酒~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篇本是日记,写了一半丢在那,豆瓣却突然关了日记的功能。不上不下地看着心烦,于是干脆还是把它就这么语焉不详地丢在评论中。 在即将离家的最后三天,断断续续地看了三本钱德勒。那几日阴晴不定的,早上暴雨下午却又阳光普照,一派夏日炎炎的气象。 那几日夜深人静的时候,...  (展开)
wq2504 2012-03-17 21:04:01

你的豆瓣女友邻为何不爱读劳伦斯·布洛克

因为“推理小说”这一(日本)词的普及,“推理小说”基本替代了“探侦小说”一词。 尽管一般推理小说的主角仍要有个类似“侦探”的这么个人物... 但是,“硬派侦探小说”作为专有名词仍是存在的,至今未被软化。 当然这里不是想对于什么是硬派侦探小说,谈谈我的想法。 我感...  (展开)
像面条般地活着 2011-01-12 17:46:52

Kiss, Kiss, Bang, Bang,Bang

2005年有一部好莱坞电影《小贼、美女和妙探》,但它的英文名更棒Kiss, Kiss, Bang, Bang。算不得一流的悬疑片,可是这部片子对钱德勒的致敬让我印象深刻,最后一节的标题是The Simple Art Of Murder。忽然觉得Kiss, Kiss, Bang, Bang,Bang是个不错的标题,亲两口开两枪。 Kiss...  (展开)
Fean 2010-02-25 01:06:51

捆著裸女的繩結

長眠不醒,何其浪漫。錢德勒就是有這種本事為每部作品起一個滿有詩意的名字。 或許每個人心裡都曾經有過這樣的念頭 - 蓋上雙眼,但願從此長睡不醒。可惜每次都事與願違,說到底還是放不下。 世事百態,複雜如許,能看穿,能看破的又有幾人? 從前征戰沙場的猛將,如今垂垂老...  (展开)
镜之烁 2017-11-08 09:40:11

不会写金句的硬汉不是好作家

放大镜、烟斗、安乐椅,提及欧美的侦探小说,人们心中往往会浮现出这三件物品。作为古典推理派的经典装备,影响之大,以至于人们在今天的背景下对原著翻拍时,还会不自觉地把这些属于19世纪的元素添加进去。 然而,当福尔摩斯、波洛、布朗神父这一个个出身高贵的睿智头脑,在卷...  (展开)
蜉生梦 2019-07-09 08:56:04

从未把他的书当成侦探小说

读过raymond三本书,最有名的两本长篇(包含这本),一本短篇小说集。始终觉得不是在读侦探小说,情节和逻辑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他的刻画的人物实在丰满的吸引人,马洛无疑是最成功的存在,他向女人散发荷尔蒙,向男人也是。丰满的人物刻画,有趣的大量对白及场景描写,总让你感...  (展开)
子不语 2009-01-04 09:07:01

钱德勒是我的第一偶像啦!

我是不大看侦探书的,我怕看了会睡不着,就像不大看侦探电影。 所以在看和不看之间停停走走了一个月,想着《漫长的告别》到底是何等的好书,让我们的村上村树看了有15遍之多,终于在一个无书可看的夜晚,我打开了《漫长的告别》,继而被钱德勒深深吸引。 太好看了,不...  (展开)
微不足道 2008-05-22 20:53:47

菲利普.马洛与山姆.斯佩德的一组对照

将钱德勒的《大眠》与汉密特的《马耳他黑鹰》放在一起比较是很有趣的,凶手都差不多是最需柔弱最不可能杀人的人,偏偏又是将一大帮凶神恶煞玩弄于股掌的。那个时期很多作品的设计都是这样,女性不在是花瓶而成了最可怕的魔头。当然很难说这是不是推理小说文体先期摆脱性别歧视...  (展开)
吴玫 2016-10-02 11:06:47

《长眠不醒》:穿上侦探外衣的伤悲

读完雷蒙德•钱德勒的《长眠不醒》后,我大失所望。《漫长的告别》留给我的关于这位“大师的大师”的好印象,也削弱了不少。我开始疑惑:他何以能获得那么高的评价?都不如迈克尔•康纳利。 午饭时因为在饭桌上跟孩子讨论人生目标问题而产生了很大分歧。我觉得环境虽然恶劣...  (展开)
Jungyee 2013-05-18 01:45:38

一部深入浅出的硬汉推理小说

一个侦探,一个委托人,委托人的两个女儿,大女儿的老公,小女儿的爱慕者和敲诈犯,敲诈犯的同伙,同伙的相好,相好的相好,敲诈犯的基友,敲诈犯的房东,房东的打手和老婆,外加一群靠纳税人领工资的公务人员。。。如此繁杂的人物关系我居然能缕出个头绪出来,完全拜作者清晰...  (展开)
壁炉谷的雪 2022-09-26 19:15:41

是犯罪小说是冷硬侦探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雷蒙德•钱德勒第一部长篇小说,可以说是把达谢尔•哈米特开创的硬汉小说发扬光大的第一人。不折不扣的侦探小说,个人非常喜欢菲利普·马洛这一贯穿了钱德勒所有长篇的侦探形象,在罪犯无视法律的世界里,为无辜和无援的人们主持正义的游侠,其独来独往、桀骜不驯的性...  (展开)
Jets 2011-08-03 15:39:00

像看电影一样看书

如果你停止思考,你就输了----雷蒙德钱德勒 好像他是说过这么句话。 街道的样子,房子的样子,管家的样子,主人的样子,他的动作,他的心思,很容可以在脑海里形成一个画面(参照老的好莱坞电影和男女影星),卡门口中发出的嘶嘶声,那个男人嗡嗡的声音,好像就在耳边回荡。...  (展开)
姬流觞 2010-04-24 08:52:41

《长眠不醒》,令人困惑

除了大师,还是大师。我不明白,这些大师脑子里是不是进水了?如此郑重的推荐这样一本娱乐小说。 我看完之后想明白了:大师也是人,他们并不是每天都严肃的对这个世界摇头叹息。私底下,这些大师也要拉屎放屁找乐子打豆豆。钱德勒的书,被打了。 也许大师们还看过好多娱乐书刊...  (展开)
motololo 2010-03-30 12:38:04

就像邦德之于伯恩

关于评论推崇的“硬汉”一特点,我的眼前貌似没有什么形象。 马洛是个近乎完美的侦探。书中的一切都说明了。他的英俊潇洒,做事简单直接,从不需要对读者说明。不像其它的推理小说,书中没有马洛对事件的推理,只是单纯的叙述他的行为。写到了这儿,我仿佛认识到了什么是“...  (展开)
每天死去一点点 2022-08-11 01:36:24

马洛初登场,风格已大成

十年后重读。 钱德勒长篇处女作,马洛初登场,风格已大成。50岁的钱德勒毫无保留地倾泻自己的才华。多年的人生体悟、多年的短篇历练、笃信的侦探小说理解,都倾注在这部长篇里。 马洛一登场,就忙得不可开交,钱德勒似乎不忍心让他闲着,更不允许他走神。后续作品里的标志性的...  (展开)
情感瘤菌 2020-07-04 13:11:46

秘密的背后总有悲情

人们总有秘密,藏在温情下的往往是破烂不堪和令人作呕的勾当。 这部钱德勒的处女作更像是十年后他写的漫长的告别的雏形。 私家侦探在豪门黑帮警局还有各种女人之间的徘徊,一切都是为了真相。 而当你知道了真相,只能用一品脱爱尔兰威士忌🥃去掩埋。让它消失在热带城市潮湿炎...  (展开)
热腾De小笼包 2019-06-15 00:28:11

一个完全闭合的圆——原点就是终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因为是第二本钱德勒,难免会和《漫长的告别》做比较。就像是《漫长》的N倍速版;其中有两个角色性质一样,都是在整本书中处于缺席状态,但他们却无时无刻地影响这个故事。全程几乎都没有进入状态,因为线索太过凌乱,故事太过复杂,不过想到是处女作还是能接受。 想到会在最后...  (展开)
素食主义大白鲨 2017-10-27 17:49:02

爱马洛

意外再见到《长眠不醒》,有点开心。三十年的那本同名小说集封面已经被彻底揉烂,挤在书柜的角落里,一度以为谁拿去了,跟自己急了好几遍。 英雄有两种,一种拥有完美能力的神化人物,一种则有理想有性格也有软肋有缺憾。 福尔摩斯、波洛们就像一部超级电脑,不用云支持就能算...  (展开)
黔尘 2016-04-07 22:00:28

裸女情怀何必诗

我不喜欢钱德勒,啰嗦繁琐,不懂节制。每一个场景不管重不重要,与情节是否有大的关联,他都要不厌其烦不加选择地工笔描绘一番,天花板怎么样,地板怎么样,墙壁怎么样,桌上有什么,如此等等。语调中满是得瑟口气。这本最后那一段对死亡的悠长喟叹,生硬地拔高了主题尤...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9条)

订阅长眠不醒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