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纳森·哈尔(Jonathan Harr)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贝洛伊特市,现居马萨诸塞州的北安普顿。他曾任《新英格兰月刊》(New England Monthly)的特约撰稿人,现为《纽约时报杂志》(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和《纽约客》撰稿,同时在史密斯学院教授非虚构类作品的写作。他曾多次获得文学类和报道类奖项,包括美国调查记者编辑协会奖。
乔纳森·哈尔(Jonathan Harr)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贝洛伊特市,现居马萨诸塞州的北安普顿。他曾任《新英格兰月刊》(New England Monthly)的特约撰稿人,现为《纽约时报杂志》(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和《纽约客》撰稿,同时在史密斯学院教授非虚构类作品的写作。他曾多次获得文学类和报道类奖项,包括美国调查记者编辑协会奖。
哈尔历时8年调查写出的作品《漫长的诉讼》(A Civil Action)在1995年出版后被提名美国国家图书奖,并最终获得了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非虚构类)和美国律师协会最高奖银锤奖,该书还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五十多所知名大学的法学院列为必读图书。该书改编的同名电影由约翰·屈伏塔和罗伯特·杜瓦尔主演,于1998年上映并获得了两项奥斯卡奖提名。2005年,哈尔撰写了畅销书《消失的画》(The Lost Painting)。
"Little questions," continued Facher. " Little bricks build big walls. Too many of you are afraid to ask simple questions. The tools of the trade are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the rules of evidence. (查看原文)
Finished it in a hurry, never thought an epic story of this would end in such a strikingly cruel way. I almost found myself losing faith in the whole system in the face of so many lies and so called "injustice". One line impressed me most reads "(for bei...
(展开)
2 有用 yeqi 2020-03-07 10:12:35
电影:法网边缘
3 有用 河底的石头 2020-12-22 02:03:14
这个法官让你筋疲力尽。你无能为力,我们孤立无援
13 有用 Homade 2018-06-06 15:55:33
关注的一个在美国当律师的小姐姐给这本书的英文版打了5星,于是想看。刚一翻看,就立刻被书中内容吸引住了,开始的无辜民众家中幼儿频频得白血病,到施利希曼特律师生涯的过程,和他与法官和大企业委托的两大名律师之间的交锋,最后的结果非常让人心痛。整本书节奏紧、作者的语言把控力强和案件本身的复杂,让本书充满了力量和可思考的空间。当法官作恶时,谁来校正被侵害的权利,似乎无路可走。
10 有用 王小猫可爱多 2018-12-21 18:31:25
据说是美国法学院教材,读完会对美国司法制度有一定了解。 1. 从发现白血病患儿增多到美国环保署宣布地下水被污染执行清理计划,本案历时十年。数位原告家属,证人在案件审判中因癌症去世。原告律师团队花费高达250万美金请专家,学者,医生取证,调研,证据证词多达40多箱,但依然以败诉,原告律师破产告终。 2. 戏剧性冲突很强,有原告律师如唐吉坷德般孜孜不倦追求真相,有一种孤独而又壮烈的英雄主义。被告律师狡... 据说是美国法学院教材,读完会对美国司法制度有一定了解。 1. 从发现白血病患儿增多到美国环保署宣布地下水被污染执行清理计划,本案历时十年。数位原告家属,证人在案件审判中因癌症去世。原告律师团队花费高达250万美金请专家,学者,医生取证,调研,证据证词多达40多箱,但依然以败诉,原告律师破产告终。 2. 戏剧性冲突很强,有原告律师如唐吉坷德般孜孜不倦追求真相,有一种孤独而又壮烈的英雄主义。被告律师狡猾,较真、虽充溢功利心实则有着极高论辩技巧让原告吃尽苦头。而法官却在审判前就已经带有偏见预设,并且懒政,对于复杂案件堆成山的证据视而不见。对于涉及环保,化学如此专业问题,平庸的陪审团毫无作为。 3.司法公正,是人人渴望的,但是在强大的企业资本财团,臃肿而又官僚的司法体系,利益驱动的证人和簧口利舌的律 (展开)
1 有用 Moon 2018-07-01 16:37:42
在这部长篇法律庭审纪实作品中,读者的心始终被施利希特曼这样一位唐吉柯德式的律师的命运所牢牢牵挂着,为其殚精竭虑,而最终结果也不甚唏嘘。漫长的诉讼过程,是一种坚持也是一种煎熬,为了真相也好,为了金钱也罢,考验的是一个人对终极理念有多执着的追求。哪怕这次诉讼对施利希特曼个人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但就是他的这种执拗却给社会带来了改变,让所有人认识到企业不负责任排污行为会给当地居民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虽然... 在这部长篇法律庭审纪实作品中,读者的心始终被施利希特曼这样一位唐吉柯德式的律师的命运所牢牢牵挂着,为其殚精竭虑,而最终结果也不甚唏嘘。漫长的诉讼过程,是一种坚持也是一种煎熬,为了真相也好,为了金钱也罢,考验的是一个人对终极理念有多执着的追求。哪怕这次诉讼对施利希特曼个人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但就是他的这种执拗却给社会带来了改变,让所有人认识到企业不负责任排污行为会给当地居民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虽然法律最终没有给出明确的判决,似乎是在原地打转,但寻求正义的过程却不会因此止步。总的来说,这是一本精彩且引人入胜作品,有小说般跌宕起伏的情节,和对庭审过程巨细靡遗的描摹。这个故事会在很长时间留在你的记忆中,而你对其思考也会非常漫长。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