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Ken Kitagawa,北川研,日本富裕家庭的次子,有西方血统的漂亮面孔,自毁倾向的内心。
受到双语作家多和田叶子的影响,研念了早稻田大学俄文系,毕业后赴美留学G大,在那里邂逅了学院环境中形形色色的师生。
话痨的比较文学博士艾萨克,在冰淇淋店打工的小太妹范妮,艾萨克的中国室友复,红发、不修边幅的C教授,艾萨克的导师"霸王龙"K教授,"女厕所头牌"古典学教授M教授。
学院并非象牙塔,既有争夺金字塔位置的刀光剑影,也有情感与肉身的多角关系。在研的第一人称叙述中,青春也不是明媚的坦途,充斥着自我分析、自我厌弃和自我欺骗,在异乡的徘徊中,研与C教授之间,逐渐生出如蛛丝般不可靠的牵系。
作者简介 · · · · · ·
倪湛舸,青年作家、诗人、学者。芝加哥大学神学院宗教与文学博士(2009), 哈佛神学院"宗教中的女性研究"客座研究员(2010-11),现为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宗教与文化系副教授。出版有散文集《黑暗中相逢》《人间深河》,小说《异旅人》,诗集《真空家乡》《白刃的海》,学术专著The Pagan Writes Back: When World Religion Meets World Literature。
目录 · · · · · ·
第一季 蛰伏
第一话 阁楼上的马桶
第二话 小鹿斑比
第三话 圣母显灵
第四话 有文化也要还手!
第五话 情人节玫瑰事件
第六话 狗食大餐
第七话 探监行动
第八话 不可穿越的墙
第二季 诱拐
第九话 镜花水月蝶中蝶
第十话 旧金山来的先生
第十一话 哥斯拉横行
第十二话 狗娘养的脑子长蛆
第十三话 图腾与禁忌
第十四话 要了也白要
第十五话 同床异梦
第十六话 妖怪
第十七话 对不起,我不懂
第三季 离散
第十八话 疯癫与文明
第十九话 再捅几刀
第二十话 无法抵达
第二十一话 故乡异客
第二十二话 东京飘然
第二十三话 长满牙的地毯
第二十四话 打给父亲的电话
后记 研的主题--"语言、文本与阅读"
附录 C的主题
· · · · · · (收起)
第一话 阁楼上的马桶
第二话 小鹿斑比
第三话 圣母显灵
第四话 有文化也要还手!
第五话 情人节玫瑰事件
第六话 狗食大餐
第七话 探监行动
第八话 不可穿越的墙
第二季 诱拐
第九话 镜花水月蝶中蝶
第十话 旧金山来的先生
第十一话 哥斯拉横行
第十二话 狗娘养的脑子长蛆
第十三话 图腾与禁忌
第十四话 要了也白要
第十五话 同床异梦
第十六话 妖怪
第十七话 对不起,我不懂
第三季 离散
第十八话 疯癫与文明
第十九话 再捅几刀
第二十话 无法抵达
第二十一话 故乡异客
第二十二话 东京飘然
第二十三话 长满牙的地毯
第二十四话 打给父亲的电话
后记 研的主题--"语言、文本与阅读"
附录 C的主题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这样没什么意思如果他是有责任的人不会给你什么机会如果他主动跟你搞那就更没什么可说的他就是狗娘养的外加脑子彻底长蛆……小心别被人骗了我不是说有人要存心骗你只是有时候有些事谁都说不清其实最可怕的不是恶人而是普通人大家都自保的结果就是互相践踏。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6页 -
时间里的自己是一些彼此隔绝的影子,他们之间的距离,并不比天上的星与星更近。最不可能的事,其实是自己与自己相遇吧。生命是一片星空,微弱的光芒之间,横亘着巨大的空洞。 不觉得读书就像是租别人的房子住吗?借来的也好,自己的也好,又有什么区别呢?都是借住在别人的世界里,还自以为有了家。这些书,这些房子,其实不属于任何人吧,所谓的作者被埋葬在自己的墓碑下,所谓的读者进来了,看不见别人的痕迹,过着自己的生活,最后离开。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倪湛舸文集(共2册),
这套丛书还有
《夏与西伯利亚》
。
喜欢读"异旅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异旅人"的人也喜欢 · · · · · ·
异旅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0 条 )



非學院派人士向非學院派人士推薦的學院派小說
如果這個題目沒有嘔到你請繼續聽我往下吐槽(這個詞也出現在這個“學院派”小說裏噢) “好小說是把錘子,砸爛我們用以自我保護的硬殼,叫我們赤裸裸地面對這個世界的虛無和這些人的虛妄,這些,我們愛著,依賴著,傷害著,想要遺忘卻恨得放不下的人。”這是城市畫報書評裏引...
(展开)


文本与爱人一样,都成为了异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就体裁上来说,它被作者盖章为虚构的“私小说”,一切都是主人公在故事主线全部结束之后的私人记录。无论是对精耕细作又百无聊赖的学术生活的叙述,还是随处可见的引述摘录,或是对梦境与景观不厌其烦的细致描写,多少呈现出一种矫饰的效果,而且无形中抬高了阅读门槛。 但正是... (展开)> 更多书评 3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8年8月)8.2分 55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同志文学藏书 (鹿鸣之什)
- 37°暖书单(二) (37°暖)
- 国内出版的华语同志文学作品 (kafka)
- 这几本有点意思 (Endler)
- 山川制本 (Elfin)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02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异旅人的评论:
feed: rss 2.0
28 有用 Angele 2020-06-06 15:22:56
图书馆重开就随手搜了一下想读列表,捞到这本。 我都觉得有点恍惚,还没有AO3的年代,我们看的就都是这样的同人。就算换了姓名,也能一眼勾勒出他们的样貌,对那些圈外人摸不着头脑的人设抿嘴一笑,他们理应是这样的人。而故事,不用看完也能从些小细节估到走向和结局。 确实是个圈,只是拥有共同热爱纸片人,就能通过只言片语互相理解和沉浸。 十几年过去了,还能摸到这样一本上文艺再版的书。 这辈子能做圣迷可真好啊。
6 有用 Auguster 2019-09-05 00:57:41
研,你可真他妈年轻
0 有用 [已注销] 2018-08-27 20:52:52
17 有用 静志~ 2020-03-03 15:37:27
读路内的序直接笑死:“我嘱她勤写小说,少写诗。嘱得有点多,后来她微博取关了我”……哈哈哈~~~
4 有用 一去 2019-06-19 17:01:14
七年多前在大学图书馆读了初版,修订版依然令人沉浸。偏爱这样学院式的“私小说”,浅薄于情节,深刻于姿态,介于流俗和学院之间去嘲弄人生的虚无,这是独属于无龄感人群的老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