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祖先的书评 (68)

寒鸦 2009-02-10 20:24:33

异境小说浅谈

◆引入    小说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按篇幅可分为微、短、中、长篇小说,这里只讨论长篇小说;按题材可分为武侠、推理、历史、言情、探险、奇幻、玄幻、科幻、政治、恐怖、神怪、军事、色情小说等;按写作手法则可分为章回体、自传体、书信体、日记体小说等;按照视角可分为全...  (展开)
风柜人 2008-10-02 21:18:07

卡尔维诺的祖先们

“我写这本书时,时常搁笔,走到窗前。天上空荡荡的,我们这些翁布罗萨的老人在绿色的苍穹之下生活惯了,觉得看这样的天空很是刺眼。人们说在我哥哥离 去之后,树木悲伤不已,难以自持,纷纷倒落,又说因为人们玩弄斧子发了疯。后来,植被大为改观,不再有圣栎树、榆树、栎...  (展开)
汪见殊 2011-04-03 17:29:10

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坚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知道卡尔维诺是因为祝勇,他在他的游记里反复提到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后又知王小波亦格外钦慕其人,遂查了下他的作品并借阅。读的第一本就是《我们的祖先》。 书中一共有三个各不相同,但又有相似性且隐含内在联系的故事组成:《分成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  (展开)
靈泊春星 2010-01-17 14:25:39

群体环境下的个体诗性自由——论小说《树上的男爵》中蕴涵的生存命题

群体环境下的个体诗性自由 ——论小说《树上的男爵》中蕴涵的生存命题 文/顾一心 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始终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他拓展着小说艺术的无限可能,在现代文学的土壤上开辟出一片充满魔力的叙事国度。在那些使用第一人称的轻逸笔触中,深浸着一位...  (展开)
understrange 2009-03-14 23:14:07

人性分岔的丛林

“一个人,甘心情愿地给自己定一条严格的规矩,并且坚持到底,因为无论对他还是对别人,没有这条规矩他将不是自己。” 看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像是遭遇一场空袭。这位绝世天才,写出的作品总是无法定义而又让人迷恋不已。原来以为这本书如同《意大利童话》一般,是几出...  (展开)
Maddy-G 2008-11-30 15:25:33

我的视角在树上--《树上的男爵》

家庭积蓄已久的怨恨在姐姐蜗牛大餐的触动下被激发了,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十二岁的柯希莫推开那让人恶心蜗牛大餐,“我说过不要,我就是不要”,转身爬上了院落中的圣栎树,从此再也没有下来过。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在树上,他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依然同陆地上的人们一样...  (展开)
芝麻 2022-11-19 19:02:11

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祖先三部曲之杂谈

我在此卷《我们的祖先》中收集三篇写于1950一1960年代的故事,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事件是非真实的,发生在久远的时代和想象的国度中。由于这些共同的特点(尽管还有其他不相同的特点),人们认为,它们组成了,像通常所说的,一部“套曲”,甚至是一部“完整的套曲”(也就说写完了...  (展开)
skyshi 2009-04-23 07:34:21

树上的男爵

柯西莫 我听到, 你们听不到的; 我看到, 你们看不到的; 我笑, 因为你们笑; 我哭, 因为你们哭。 我悬在这半空中, 不知该上还是该下, 上面太冷,下面太闹, 上和下, 我哪个都不喜欢。 我要给自己造一间屋子, 在这半空中。 多么可悲的人啊, 不想离开你们, 又不敢...  (展开)
灵魂瓣 2012-06-04 20:36:54

阅读卡尔维诺:从《我们的祖先》开始

对于意大利文学,我不甚熟悉,最能想到的就是但丁的《神曲》了。或许可以这么说,我就不是一个文化人,所看的书和所见的世面并不多,所以也迟迟没有认识卡尔维诺。最近纯属偶然,看到了《我们的祖先》的介绍,意识到卡尔维诺也许就像阿根廷的博尔赫斯一样的有名。于是我读了《...  (展开)
棋它 2010-12-26 16:35:22

摘录

《分成两半的子爵》 如果能够将一切东西都一劈为二的话,那么人人都可以摆脱他那愚蠢的完整概念的束缚了。我原是完整的人。那时什么东西在我看来都是自然而混乱的,像空气一样简单。我以为什么都已看清,其实只是看到皮毛而已。 你虽然失去了你自己和世界的另一半,但是留下...  (展开)
有所思 2010-07-09 09:46:55

十九世纪悲歌

本科毕业之后,对文学的兴趣就完全消退为一种习俗性的坚持,就像在初夏的道口买一朵白兰花那样的习俗。尤其是在头两年,也许是受黄仁宇的刺激,缺乏智慧的理智使我远离言说,甚至连入夏读金庸的习惯也放下了。 yy一直都在读小说,推荐了勒卡雷的侦探迷情剧,在图书馆,这一类...  (展开)
薄熊事务所 2009-05-21 11:18:24

最爱卡尔维诺·对老卡的各种评介

到2010年毕业的时候,我就已经在中文专业的圈子里混了七个年头,说来惭愧,文学作品我读得很少,就像吃饭没有食欲一样。另外,我也常常对某些文学保持着戒心,因为文学既充盈了心灵,又造成了心灵世界的单边坍塌。 但卡尔维诺不一样。遇见他也许不只是巧合,不过管他呢...  (展开)
kika 2009-01-09 11:50:11

小说的极限

基本是沿着作品出版的时间顺序在读卡尔维诺,于是得以体会到我的偶像从青涩逐渐成熟和老辣起来的轨迹,及至《我们的祖先》三部曲,达到了一个让人欣喜不已的高点——选择性的通读还没有全部完成,我不敢贸然断言这就是卡尔维诺大人的巅峰,但已经足以促使我在这儿稍稍停顿一下...  (展开)
蚱蜢 2008-08-19 22:29:21

存在的难题——《不存在的骑士》

卡尔维诺的《不存在的骑士》涉及到一个哲学的命题,在与不在的问题。我们从小接受着唯物主义的熏陶,这实际上意味着头脑中几乎都先入为主地认为事物的存在毋庸质疑,一个人睡眠、死亡都几乎无可撼动个体作为物质存在的金科玉律。人是一个什么样的物质存在?自从近代科学产...  (展开)
省登宇 2008-05-02 23:29:59

译林出版社太不厚道

评论只针对排版 书绝对是好书 但是对译林出版社的做法特不满意 新文集出版之前把老文集全部从书店收回也就算了 陆陆续续将那些撑不够一本书的文章把空格做大,版心缩小,字号调大各做成单行本也可以理解 但这本这么多字,完全没撑的必要 还用那么大字号,留那么大的空白,扩了...  (展开)
开门trortd 2016-01-24 11:20:13

重读阿季卢尔福——《不存在的骑士》结构概况

写作的结构概括 01 阅兵的场景 气氛 年代 战场 主角不存在的骑士阿季卢尔福登场 象征性的徽章 不存在的躯体 阅兵结束 人们表现出散漫 唯独阿季卢尔福表现不同 02 夜晚 具体的事务 阿季卢尔福 展现心理 地点变化 情绪突变 朗巴尔多登场 朗巴尔多联系小角色 提供对主角阿季卢尔福...  (展开)
彳亍 2012-08-18 10:48:30

完美,执着追求,理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完美,执着追求,理想我认为分别代表3个故事的3个主题。 每次看着一个作家的书时,就觉得他写的好不错!最近发现了好多喜欢的作家,比如米兰·昆德拉,王小波,伍尔芙等。看到王小波说中提到了卡尔维诺,评价不错,又去搜了他的书,立刻遇到了知音! 《分成两半的子爵》中子...  (展开)
潇湘客 2012-03-25 15:50:36

我谈《我们的祖先》

在王小波的《卡尔维诺与未来的一千年》中我第一次看到了卡尔维诺的名字,王小波是很喜欢卡尔维诺的,对他的作品大加称赞。于是,我就怀着好奇心去弄了一本《我们的祖先》读读。读过《分成两半的子爵》我还是略略有些失望的,觉得少了些感觉上的东西,当然这里肯定有翻译...  (展开)
优雅的阿尔贝多 2022-04-13 15:47:49

卡尔维诺的温柔与奇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追求自我整全性这一主题下,卡尔维诺表现出一种独特的优雅。想想奥尼尔们是怎么把生活弄得血淋淋的。他写的是童话、寓言故事和骑士小说。他以不露锋芒的方式展现了现代主义文学所渴求的主题,并且因为这种温柔,他的故事背后是更加游移不定的所指;也正是凭着这种温柔,他的...  (展开)
jcky 2022-01-13 11:18:22

卡尔维诺笔下的真相

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由相互独立但又有共同特点的三本小说构成,分别是《分成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骑士》。作者意在通过童话的形式,把人类所拥有的一切都剥掉,回归最原始的样子,去探讨生命的意义、人类的本质。 分裂才能完整 《分成两半的子爵》讲...  (展开)
<前页 1 2 3 4 后页> (共68条)

订阅我们的祖先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