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网络批判 (HuMan)
- 2018年历史学新书 (史学研究)
- 社交媒体研究 (闻夕felicity)
- 学生阅读书目 (HuMan)
- 新媒体传播研究生阅读书目 (乐读者)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6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互联文化:社交媒体批判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村头的Randall 2020-10-31 09:03:07
卧槽 看卞冬磊老师文章发现 这本书也有中译本了😂 人大社可能会出个新译本。整本书很清晰,但也不是很简单。
1 有用 clark 2021-10-30 17:59:07
联通和互联的区分,很好地分析了以脸书、推特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特性,因为拉胯的翻译,减掉一颗星。
0 有用 退堂不打鼓 2021-03-15 17:47:14
内容给8分,翻译扣三分。这本书还是能看出作者的理论野心的,致力于为平台分析建立一种新的分析框架。虽然怀疑对ANT的理解和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毕竟我也没有弄得很明白),但大系统和微系统的分析方式也基本令人信服。但是有一说一,这个翻译太拉胯,基本上就是谷歌翻译的水平,有的地方可能还没有谷歌翻的好。不过尽管如此,这本书还是没有给我太多耳目一新的感觉,理论源流的纷杂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并不是特别顺当。而且由... 内容给8分,翻译扣三分。这本书还是能看出作者的理论野心的,致力于为平台分析建立一种新的分析框架。虽然怀疑对ANT的理解和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毕竟我也没有弄得很明白),但大系统和微系统的分析方式也基本令人信服。但是有一说一,这个翻译太拉胯,基本上就是谷歌翻译的水平,有的地方可能还没有谷歌翻的好。不过尽管如此,这本书还是没有给我太多耳目一新的感觉,理论源流的纷杂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并不是特别顺当。而且由于缺少对这些平台的直观经验,导致一些具体的技术特征理解起来有些许的困难。 (展开)
1 有用 闭嘴有利健康 2019-06-24 11:28:45
打一星是因为没有负分 谷歌翻译的都比这个好
1 有用 考拉 2019-11-17 21:45:44
主要从所有权、用户管理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五大平台,这种写作逻辑值得借鉴,但没怎么看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