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倪梁康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人格现象学的两种可能性
出版年: 2018-11
页数: 172
定价: 19.00
装帧: 平装
丛书: 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研究丛书
ISBN: 9787100164207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人格现象学的两种可能性
出版年: 2018-11
页数: 172
定价: 19.00
装帧: 平装
丛书: 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研究丛书
ISBN: 9787100164207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8年11、12月新书 (商务印书馆)
- 刷書記錄 (如是)
- 中文舍勒研究 (猫沽钓)
- 哲学研究(已用完) (干嘛呢干嘛呢)
- Philosophia × Holzwege (舒北Petrus)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2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胡塞尔与舍勒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一杯里尔克 2023-04-16 16:38:34 广东
与胡塞尔的争辩:为什么胡塞尔会认同这种想法:同感是对他者心灵的同感?(施泰因举的例子:一个人皱眉并不一定代表他真的生气。很有可能是装的。) 这里涉及到的不是对一种区分的判断行为么?即以反思的方式区分了假装和未假装。难道同感指的是对这种区分的明见? 毋宁说,同感恰恰意味着哪怕他的心灵状态和外在行为并不符合,哪怕他的表情不是真的,我也依然会被感发进某种身体的表达性统一体中。而这种身体的表达性统一体和胡... 与胡塞尔的争辩:为什么胡塞尔会认同这种想法:同感是对他者心灵的同感?(施泰因举的例子:一个人皱眉并不一定代表他真的生气。很有可能是装的。) 这里涉及到的不是对一种区分的判断行为么?即以反思的方式区分了假装和未假装。难道同感指的是对这种区分的明见? 毋宁说,同感恰恰意味着哪怕他的心灵状态和外在行为并不符合,哪怕他的表情不是真的,我也依然会被感发进某种身体的表达性统一体中。而这种身体的表达性统一体和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对符号做的区分是相悖的。不过他自己在后来的修订当中修正了表达和含义的关系,认为身体蕴含着源初的含义统一,指示并不是无含义的废料。那为什么还要将同感等同于我能明见到他者的所想和身体姿态的符合一致?同感现象根本上是延异的。之所以困难就在于,肉身现象在抵制胡塞尔绝然明见的现象学观念。 (展开)
2 有用 Whimsicat 2020-10-10 08:40:23
铁杆胡塞尔主义者狂黑舍勒233,当八卦看。
0 有用 莎佰 2023-10-29 12:12:53 四川
你不能奢望从这样一本现象学的二手小书中得到更多,虽然有些地方结束的比较突然。
0 有用 复峰 2021-06-03 23:25:14
【补标】
1 有用 舒北Petrus 2019-10-22 10:16:32
梁康还是扎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