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面对困难,我永不妥协,因为我有一颗敢于冒险的心!
年轻的鲁滨逊,不安于舒适的生活,向往冒险与挑战,一心出海闯荡。航船遭遇风暴,只有他活了下来,漂流到一座无人荒岛,陷入进退无路的绝境。这个孤独的冒险者,独处时内心却愈加强大,遭遇食人部落,敢于搏斗,还出手解救遇难野人……
在这座荒岛,他如何度过漫长的28年?又如何凭借一己之力,将荒岛变成自己的独立王国?
鲁滨逊漂流记的创作者
· · · · · ·
-
丹尼尔·笛福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 1660-1731),英国小说之父,英国文学中极具开创性的传奇大师。
生于伦敦富商家庭。兄弟姐妹三人,他排行第三。五六岁时就亲历了伦敦的三大灾难:瘟疫、大火及荷英战争。十岁左右,母亲逝世。求学期间,即大量阅读,学习写作。
成年后从事商业活动,数次破产;关注时局,创作大量政治讽刺诗和政论文章,曾因文获罪,一度入狱。后创办《评论》,成为英国报刊业的先驱。
59岁时,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小说首次以令人震惊的真实感和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形象——具有冒险精神、永不妥协、爱好旅行、对大海深情、对信仰虔诚、对经商和实际事务极其精明的“鲁滨逊”。
此后12年,笛福陆续发表多部小说、诗歌、传记等作品,奠定文学大师地位,备受读者欢迎。最终却因躲避债务,逝于寄宿的旅社。
译者简...
作者简介:
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 1660-1731),英国小说之父,英国文学中极具开创性的传奇大师。
生于伦敦富商家庭。兄弟姐妹三人,他排行第三。五六岁时就亲历了伦敦的三大灾难:瘟疫、大火及荷英战争。十岁左右,母亲逝世。求学期间,即大量阅读,学习写作。
成年后从事商业活动,数次破产;关注时局,创作大量政治讽刺诗和政论文章,曾因文获罪,一度入狱。后创办《评论》,成为英国报刊业的先驱。
59岁时,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小说首次以令人震惊的真实感和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形象——具有冒险精神、永不妥协、爱好旅行、对大海深情、对信仰虔诚、对经商和实际事务极其精明的“鲁滨逊”。
此后12年,笛福陆续发表多部小说、诗歌、传记等作品,奠定文学大师地位,备受读者欢迎。最终却因躲避债务,逝于寄宿的旅社。
译者简介:
周伟驰,知名诗人,学者。中国社科院宗教所研究员。
代表译著《沃伦诗选》、《梅利尔诗选》、《英美十人诗选》、《第二空间》;评论集《旅人的良夜》、《小回答》;诗集《避雷针让闪电从身上经过》。
2016年签约作家榜,翻译了完整版《鲁滨逊漂流记》,获好评无数。
目录 · · · · · ·
第一章 生活的开始
第二章 被俘逃跑
第三章 荒岛失事
第四章 在岛上的头几个星期
第五章 日记——盖房子
第六章 生病及良心受到打击
第七章 农业经验
第八章 勘查位置
第九章 一只船
第十章 驯养山羊
第十一章 在沙滩上看到人的脚印
第十二章 退回山洞
第十三章 一条西班牙沉船
第十四章 梦想实现了
第十五章 星期五的教育
第十六章 从食人番那里救出俘虏
第十七章 探访叛乱分子
第十八章 船夺回了
第十九章 回到英国
第二十章 人熊大战
译者后序 笛福与中国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他对我说,一般出洋冒险的人,不是穷得身无分文,就是妄想暴富;他们野心勃勃,想以非凡的事业扬名于世。但对我来说,这样做既不值得,也无必要。 他对我说,一般出洋冒险的人,不是穷得身无分文,就是妄想暴富;他们野心勃勃,想以非凡的事业扬名于世。但对我来说,这样做既不值得,也无必要。就我的社会地位而言,正好介于两者之间,即一般所说的中间地位。从他长期的经验判断,这是世界上最好的阶层,这种中间地位也最能使人幸福。他们既不必像下层大众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而生活依旧无着;也不会像那些上层人物因骄奢淫逸、野心勃勃和相互倾轧而弄得心力交瘁。他说,我自己可以从下面的事实中认识到,中间地位的生活确实幸福无比;这就是,人人羡慕这种地位,许多帝王都感叹其高贵的出身给他们带来的不幸后果,恨不得自己出生于贫贱与高贵之间的中间阶层。明智的人也证明,中间阶层的人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圣经》中的智者也曾祈祷:"使我既不贫穷,也不富裕。"他提醒我,只要用心观察,就会发现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人都多灾多难,唯中间阶层灾祸最少。中间阶层的生活,不会像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人那样盛衰荣辱,瞬息万变。而且,中间地位不会像阔佬那样因挥霍无度、腐化堕落而弄得身心俱病;也不会像穷人那样因终日操劳、缺吃少穿而搞得憔悴不堪。唯有中间地位的人可享尽人间的幸福和安乐。中等人常年过着安定富足的生活。适可而止,中庸克己,健康安宁,交友娱乐,以及生活中的种种乐趣,都是中等人的福份。这种生活方式,使人平静安乐,怡然自得地过完一辈子,不受劳心劳力之苦。他们既不必为每日生计劳作,或为窘境所迫,以至伤身烦神;也不会因妒火攻心,或利欲薰心而狂躁不安。中间阶层的人可以平静地度过一生,尽情地体味人生的甜美,没有任何艰难困苦;他们感到幸福,并随着时日的过去,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这种幸福。 这件事使我以后时常想起,一般人之心情多么荒诞可笑,而又那样莫名其妙;尤其...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全书抄摘 -
尤其是年轻人,照例在这种时刻,应听从理智的指导。然而,他们不以犯罪为耻,反倒以悔罪为耻;他们不以干傻事为耻,反倒以改过为耻。而事实上他们若能觉悟,别人才会把他们看做聪明人呢。 一个人如果真的世事通明,就一定会意识到,真正的幸福不是被上帝从患难中拯救出来,而是从罪恶的深渊中拯救出来。 在人类的情感里,往往有一种神秘的原动力,这种原动力一旦被某种目标所吸引,就会以一种狂热和冲动促使我们的灵魂向那目标扑去,不管是看得见的目标,还是自己头脑想象中的看不见的目标;不达到目标,我们就会痛苦不已。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鲁滨逊漂流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鲁滨逊漂流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格列佛游记(作家榜经典文库) 9.0
-
- 简·爱 8.9
-
- 官场现形记(全两册) 9.1
-
- 名利场(上、下) 9.0
-
- 随园食单 7.8
-
- 呼啸山庄 7.6
-
- 你一定爱读的国学常识 8.6
-
- 骆驼祥子 9.4
-
- 爱丽丝漫游奇境 8.0
鲁滨逊漂流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04 条 )




Robinson Crusoe with an invisible being

李猛 | 鲁滨逊困境:从自然社会到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55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8.2分 215888人读过
-
Lb May & Assoc Inc (1997)8.1分 493人读过
-
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2)8.2分 245516人读过
-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8.6分 802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子泉的2019年阅读书单 (子泉)
- 2021买的~不可 (藤井没有树)
- 传记 (imnotarapper)
- 我最爱的图书
- 我最爱的图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4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鲁滨逊漂流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荼 2022-03-29 12:27:15
初代种田文,偶尔再重新拿出来看看也挺有意思的
0 有用 aubrey 2021-10-24 23:12:24
经典世界名著,虽然对故事内容耳熟能详,但真正是近期才开始看这本书。几个很感兴趣的点:1、种田文鼻祖,荒岛求生题材鼻祖,写的是生动有趣;2、不光关注生存,也关注心理问题,这种时候只能求助于宗教;3、有意思的是,那些他通过宗教想忏悔的品质,恰恰是使其能在这种绝境中生存下来的品质——关注当下、务实勇敢、目标导向;4、17世纪英国人对黑人、对土著人的态度——老实说,对我们这样曾沦落为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来说,... 经典世界名著,虽然对故事内容耳熟能详,但真正是近期才开始看这本书。几个很感兴趣的点:1、种田文鼻祖,荒岛求生题材鼻祖,写的是生动有趣;2、不光关注生存,也关注心理问题,这种时候只能求助于宗教;3、有意思的是,那些他通过宗教想忏悔的品质,恰恰是使其能在这种绝境中生存下来的品质——关注当下、务实勇敢、目标导向;4、17世纪英国人对黑人、对土著人的态度——老实说,对我们这样曾沦落为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来说,很刺眼。5、感叹欧洲老牌帝国在17世纪就如此完善的商业信誉系统,远离人世28年后,还是能凭借几封信追回自己的千万财产。 (展开)
0 有用 如斯如是 2021-11-12 01:20:28
五颗星:小时候最喜欢的小说就是鲁滨逊漂流记,经典之所谓为经典,就是其中散发着触动人性内心的悸动。
0 有用 而功力不唐捐 2022-02-03 19:53:55
2021-12-30: 2021读过的唯一的文学类书,也是部分听部分读。
10 有用 废人王亮 2020-05-28 00:12:58
时隔二十余年重读,如今读来,它更像一则寓言:一个中年人如何与幽闭,孤独,平凡又危机四伏的生存状态抗争,并不断为之寻求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