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揮麈錄》包括《前錄》四卷、《後錄》十一卷、《第三錄》三卷、《余話》二卷,宋王明清撰。王明清,字仲言,潁州汝陰(今安徽阜陽)人,生於高宗建炎元年(1127) ,卒年不詳。家傳史學,三世治史。南渡初,明清劄考朝野舊聞,以見聞博洽為時所重。然畢生浮沈州縣,遂致湮沒無聞,事跡不顯。《揮麈錄》是記錄宋代掌故舊聞的筆記,《前錄》多記朝章國故,《後錄》《第三錄》多記紹興以前士夫軼事,間及典制,多足補宋史闕略。《揮麈錄》在存錄宋朝史實方面有突出的貢獻,保存了大量文獻資料,既有征引的官私史述,也有詩賦碑銘類文獻,是宋代史料筆記的上乘之作。四庫館臣稱其“援據賅洽,有資考證”。
1961年上海中華書局整理排印本《揮麈錄》(收入“宋代史料筆記叢刊”),以《四部叢刊續編》影印明末毛氏汲古閣影抄宋龍山書堂本為底本,並參考宋刻本及其他諸本進行校勘,是現有整理本中較早且標校質量較...
(展开全部)
1961年上海中華書局整理排印本《揮麈錄》(收入“宋代史料筆記叢刊”),以《四部叢刊續編》影印明末毛氏汲古閣影抄宋龍山書堂本為底本,並參考宋刻本及其他諸本進行校勘,是現有整理本中較早且標校質量較高的本子。2001年上海書店曾據以重排,修正了中華本部分校點誤例,但未出校勘記,並且大部分校點誤例仍未能糾正。
此次整理,以現存最早的全本——宋龍山書堂刻本作底本(具體選用2003年北京圖書館《中華再造善本》影印國家圖書館藏本),以宋刻本、毛抄本、津逮本、百川本參校,並新增了四庫本、學海本、兵制本作校本,修正了中華本等整理本的一些校點錯誤,以饗讀者。
王明清(一一二七~?),字仲言,汝阴(今安徽阜阳)人。铚子(《挥麈前录》程迥跋)。孝宗即位,得补官(《玉照新志》卷五)。乾道初,奉祠居山阴。淳熙十二年(一一八五),以朝请大夫主管台州崇道观(《挥麈前录跋》)。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为杂买务杂买场提辖官(《中兴行在杂买务杂卖场官僚题名》)。四年,为宁国府军节度判官(《挥麈馀话》卷二、《玉照新志》卷四)。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添差泰州通判(《剑南诗稿》卷三○《送王仲言倅泰州》)。嘉泰初,为浙西参议官(《攻愧集》卷一○六《参议方君墓志铭》)。有《挥麈录》、《玉照新志》、《投辖录》等。
> 全部原文摘录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
> 更多书评 3篇
> 2人读过
> 10人想读
订阅关于揮麈錄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