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所谓视界,指一个事件刚好能被观察到的那个时空界面。视界内的人可以看得到,世界外的人则不能窥其究竟。所以,视界之宽窄,决定了对事物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历史静立远处,今人可持千万种观点。作者所不同,就在于从长时间、远距离、宽视界的大历史观去重新考察历史事件。
本书是黄仁宇先生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陆续发表的一些论述,包括《从<三言>看晚明商人》、《我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近五百年历史为一元论》《中国历史与西洋文化的汇合》等文章。放宽了视界,那些当初看似不合理的“偶然”事件,也便有了其“必然”的缘由,种种原本毫无关联的点,遂珠连成串,有了其前因后果的合理性。
放宽历史的视界的创作者
· · · · · ·
-
黄仁宇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 其后赴美攻读历史,先后获学士(1954)、硕士(1957)、博士(1964)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1967)、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970)、纽约州立大学New Paltz分校副教授、教授(1967-1980)。曾至英国剑桥协助李约瑟搜集整理研究有关《中国科学与文明》的材料(1972-1973)。参与《明代名人传》的编写工作(1972-1973)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1979)。
目录 · · · · · ·
从《三言》看晚明商人 1
明《太宗实录》中的年终统计
——李约瑟博士所称中国官僚主义的一个例证 28
明代史和其他因素给我们的新认识 56
我对“资本主义”的认识 80
· · · · · · (更多)
从《三言》看晚明商人 1
明《太宗实录》中的年终统计
——李约瑟博士所称中国官僚主义的一个例证 28
明代史和其他因素给我们的新认识 56
我对“资本主义”的认识 80
中国历史与西洋文化的汇合
——五百年无此奇遇 120
中国近五百年历史为一元论 171
附录各专著提及20世纪中期以前中国土地占有的情形 189
里昂车站的会晤点 192
卷尾琐语 200
明《太宗实录》年终统计的再检讨(新增) 210
上海,Shanghai,シャンハィ(新增) 257
从唐宋帝国到明清帝国 270
倪元璐:新儒家官僚的“现实主义” 285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1917-1921年间的五四运动可以算为一个划时代的运动,乃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了本身的觉悟,他们觉得国事蜩螗,应当由他们自己负责,要改革也只能从他们自己着手。如果我们从这观点出发,并参照最新状况,就可以说国民党和蒋介石组织了一个新中国高层机构,共产党和毛泽东重新构造了一个低层机构,今日的X-Y-Z领袖集团(包括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也可以列入李先念,陈云,彭真,都从他们名字上的第一个字母),则是统筹在当中敷设法制与经济的联系。 p180 虽然情节复杂,左派右派的争执,极端的革命性和极端保守性的冲突,当时人只顾理想上的完美而不顾现实都是发动这些事件的重要因素。p219 对我们来讲,上海则是中国的文化城。人家也说北平是中国的文化城,但是那座古都除了三十多家大学与学院之外,很少与一般民众保持接触。上海则有各种报纸杂志期刊。我们所用中小学的教科书,出版社总是商务,中华,以后的生活新知也在上海露像。p204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0页 -
《三言》所提出商人生活及商业习惯,以今日眼光观察之,实在质量上墨守旧规。其症结又不在商业本身,而系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及社会风气所拘束。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放宽历史的视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建构出来的资本主义与封建社会,冰与火的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花了半个月时间看完了五卷冰与火之歌,突然想起了这本从前翻过一半的书,拿过了重新看了一遍. 看冰与火之歌的时候,是把它当成一个描绘中古欧洲封建社会的样本来看的,那个小说虽说是奇幻小说,但除了架空一块大陆,幻想的成分并不是很多,马丁是拿欧洲历史为蓝本的,他用了许多限定视... (展开)
TR的阅读体验之放宽历史的视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终于在寒假来临前看完了这本书,也算是寒假读书计划的开端吧。 这是一本历史论文集,作者黄仁宇,长沙市一中的校友,当今国际汉学研究和中国明朝史研究领域的专家。 对于历史类的读物我一向都是相当感兴趣的,尤其是已经读过其另一本《中国大历史》,看起这本书来自然不会太难... (展开)
黄先生书中最枯燥的一本
> 更多书评 1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7.9分 2150人读过
-
M E Sharpe Inc (1999)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8.1分 99人读过
-
允晨文化 (2001年05月20日)7.5分 1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放宽历史的视界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笑望江湖 2021-07-01 13:13:30
黄仁宇的历史杂文集,80年代发表于各类报刊,水平参差不齐,有些车轱辘话来回说(例如不停炫耀跟李约瑟的短暂交往),学术观点(例如每页必提的“数目字管理”)也没有超出其代表作“中国大历史”的高度,但其中有几篇文章仍然让人读了获益匪浅:中国历史与西洋文化的汇合、中国近五百年历史为一元论。黄老先生最大学术魅力就在于他的冷静和理性,他一生历经坎坷阅尽沧桑,对大历史深层次运行规律的探究之深邃,在海外汉学界罕有... 黄仁宇的历史杂文集,80年代发表于各类报刊,水平参差不齐,有些车轱辘话来回说(例如不停炫耀跟李约瑟的短暂交往),学术观点(例如每页必提的“数目字管理”)也没有超出其代表作“中国大历史”的高度,但其中有几篇文章仍然让人读了获益匪浅:中国历史与西洋文化的汇合、中国近五百年历史为一元论。黄老先生最大学术魅力就在于他的冷静和理性,他一生历经坎坷阅尽沧桑,对大历史深层次运行规律的探究之深邃,在海外汉学界罕有其匹,有大量金句和箴言都值得细品,更重要的是他始终对中国大陆的复杂发展进程报以乐观理解的善意态度,今天是“七一”百年华诞,读到这本书中描述的旧中国一穷二白以及80年代落后面貌(北京只有5000家餐饮单位),对比今朝的繁华与强盛,不由得感慨万千,喜极而泣! (展开)
0 有用 mikedsw 2022-03-12 09:53:04
不够实力阅读~
0 有用 阿小西 2022-02-08 14:49:05
怀着对黄仁宇的敬意打开此书,可是于本人而言实在拗口难懂,专业度较高,只能放弃。不过,非常非常喜欢那篇《上海》(大概也是此书最易懂的一篇)
0 有用 杲朹 2022-11-18 08:26:04 福建
更了解了明朝
0 有用 愚公∞ 2022-08-24 17:11:59 贵州
黄仁宇,纽约州立大学New Paltz分校教授。这本是黄仁宇的文集,虽然题目各异,但是中心仍旧是中国的现代化问题,无论探讨三言二拍中的商人问题,还是明实录中的税收问题,亦或是对于资本主义概念的分析和理解,其实围绕着的就是中国与资本主义,或者说中国如何进入到资本主义。这些问题,其实在我们今天已经不再是问题,或者说黄仁宇找错了方向,认为中国近代就应该模仿西方,但是我们知道历史并不存在假设,而且模仿并不... 黄仁宇,纽约州立大学New Paltz分校教授。这本是黄仁宇的文集,虽然题目各异,但是中心仍旧是中国的现代化问题,无论探讨三言二拍中的商人问题,还是明实录中的税收问题,亦或是对于资本主义概念的分析和理解,其实围绕着的就是中国与资本主义,或者说中国如何进入到资本主义。这些问题,其实在我们今天已经不再是问题,或者说黄仁宇找错了方向,认为中国近代就应该模仿西方,但是我们知道历史并不存在假设,而且模仿并不一定能够成功,事实上黄仁宇的很多论断今日看起来已经不在能够站得住,比如中国并没有彻底走向西方设定的道路,依旧在顽强地选择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而这对于融入西方世界的华裔知识分子其实是难以想象的。至于对于历史的投射,就是分析明代财政和税收问题,其实依旧是现代性的批判,而不是探讨一个帝国的财政。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