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书评 (33)

宝木笑 2019-01-31 20:45:05

历史精神的教化:我们为什么需要还原真实的曹操

文/宝木笑 “人设”似乎成了最近几年非常火热的话题,围绕着“人设”衍生出无数爆款的潮流和新闻。比如,从《甄嬛传》到《延禧攻略》、《如懿传》,我们一般喜欢说“历史上某某的人设” 原来是这个样子的,继而时间不长又会有更多人说“其实历史上某某的人设”才不是这个样子的...  (展开)
叶婉茹 2019-05-16 13:25:39

从顽劣少年到一代枭雄,到底是什么成就了他的一番伟业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文 / 叶婉茹 历史上对于曹操的评价多称之他为“奸雄”,赋之以奸诈凶恶的形象。尤其是这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被认为最能体现曹操的性格特点。或许曹操曾为夺取政权而不择手段,为巩固自己的地位而铁面无情,但是不管怎么说,曹操最终能够在朝堂上执掌大权...  (展开)
念北姑娘 2020-02-04 00:40:26

少年不懂曹操志,读懂已近不惑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他是历史上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素有“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之名。古往今来,有的人对他唾弃不屑,有的人对他赞叹有佳。 不同的史料记载,都能证明他是一个能人,让人又爱又恨。说到这里,大家都能猜到这人便是魏晋时代的霸王曹操。 曾几何时,在电视里,电影中看到曹操...  (展开)
皮蛋爱吃鱼 2019-08-18 19:59:43

曹操:被时代和权力裹挟的一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01 曹操是个文武全才的英雌。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对内消灭了诸多割据势力,对外降服了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 曹操也以 “鞍马间为文”,“横槊赋诗”而天下闻名。曹操的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激昂,散文清峻整...  (展开)
辉城啊 2019-07-16 12:28:12

曹操究竟是“英雄”,还是“奸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绝大部分国人理解的曹操,是《三国演义》上的曹操,而非史书《三国志》上的曹操。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虚构小说,罗贯中创作之时,正值元末明初。在“天下苦元久矣”的情况之下,罗贯中以尊汉贬魏的方针来创作《三国演义》,自然有其深沉的苦心与诉求。他希冀汉人驱逐鞑虏...  (展开)
哲夫成城 2022-02-12 12:29:20

【转】郭硕:制造曹操——兼论历史人物研究范式的问题与取向

通过学术史的回溯可以看出,百年来的曹操研究有两类比较明显的取向。第一类是对历史人物及其行为的评价,具体表现为以善恶是非的道德观念对曹操进行评价,以历史进步观衡量曹操的作为两种模式。第二类是以历史人物为素材对其影响的时代进行分析,具体表现为将曹操纳入地域集团...  (展开)
雙魚尾 2018-12-06 11:17:19

序言(文 / 堀敏一)

中国三国时代的历史,一直作为与《三国演义》(亦称《三国志演义》)相关联的话题而被提及。因此,比起本书所写的曹操,诸葛孔明才是人气最高的人物。 《三国演义》(以下简称《演义》)虽说是根据正史《三国志》而作的,但是两者的巨大区别在于将魏、蜀、吴三国中的哪一国视作...  (展开)
暗夜大佬 2019-06-26 01:28:24

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的曹操

中国历史人物或是古典文学出口到外国,被外国人所喜爱,从而进行挖掘与解读,并写成论文或是书籍,再翻译引介回中国,呈现一种文化倒进口的现象,让国人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有的时候旁观者清,让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在别人眼中的中国历史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或许可以发...  (展开)
雙魚尾 2019-01-15 11:08:16

堀敏一:书写曹操,使我感到快乐

2000年,我得了肺炎,4月入院,一个月后出院,10月之前药石未断。所患的间质性肺炎,对于老年人来说相当危险,经验丰富的医生直言我能活着回来就很不错了。 大病一场后,除需要恢复身体外,没有其他事情可做。因无所事事,我就想着干些什么。对于完全陌生的东西,我嫌麻烦。所...  (展开)
卷起千吨雪 2021-02-08 21:41:44

曹操隐居了几年都做了什么?

看堀敏一的《曹操》,想到了这个问题。 自中平元年(184)曹操为骑都尉,后迁济南相,之后 “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豪强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从此,曹操隐居了几年,直到成为西园新军的指挥者。 这段时间史料记载曹操的活动不多,仅有的事...  (展开)
安之腾 2020-04-05 20:56:44

想要了解曹操,只看《三国演义》,你会不懂真正的曹操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 曹操之“年少轻狂” 曹操的一生,波澜壮阔。东汉末年,战乱频仍,年轻时候的曹操,也曾想过要做一个单纯的好人。然而,他的出身,已经决定了,在这乱世中,他终究要走一条非同寻常的变革之路。 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轮番专权,曹操的父亲曹嵩,是老宦官领袖曹腾的养子。所以...  (展开)
大琳子呀 2019-01-28 09:14:48

他一生征战无数,却未能成就霸业,抱憾而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说起曹操,在很多人心里,或许是个反派人物吧。 生性多疑、奸诈狡猾、残暴无情,这些都是用来形容他的词语。甚至那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千古名句,据说也是从他口中说出。 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应该是《三国演义》的知名度和认知度,都比《三国志》来得广。尤其前者是四...  (展开)
于木鱼 2020-07-20 17:06:55

我们都在选择性的看见、选择性的相信,而这些到底是真是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直以来,我都特别欣赏唐太宗在魏征去世的时候送给他的那句话:“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知得失。”虽然唐太宗说这句话时的意境在于对魏征逝去的感叹和惋惜。但同样,不能忽略掉历史对于当代人的作用。 我有时候会固执的认为,很多人都想看清当...  (展开)
柚子君说 2020-12-15 19:55:52

曹操的名声在中国那么坏,日本学者却称曹操功勋卓越,这是为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01 说到曹操,在老百姓的心中,他已经成为了奸臣的代言人,在京剧脸谱中曹操属于白脸,意思是他奸诈狡猾、诡计多端,由此就可以看出,曹操不得大众喜欢。 为何老百姓们这么厌恶曹操呢? 汉末名士许劭评价曹操为: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三国志.武帝纪》 )这个评价一直...  (展开)
鹿依牧 2020-05-29 05:38:18

曹操,你到底坏在哪里?-读堀敏一《曹操》有感

历史上曹操的形象一贯是恶人、奸人。特别在舞台上、戏曲里,曹操着黑衣、唱白脸,无论如何地扮着坏人。这归功于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在我国民间流传广泛,你可以不读书、不识字,但你不会不知道刘备、曹操、诸葛亮。 《三国演义》是通俗小说,而小说要有...  (展开)
圈圈圆圆 2019-11-12 13:44:17

《一本颠覆曹操“人设“的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美人最好不要喜欢上曹操这样的人。 据说,曹操担心自己睡觉时会有人加害他,于是他谎称,自己睡着了会无意识的用刀砍死靠近自己的人,但他觉得仅仅这样说,并不能起到威慑作用。 于是曹操有次假装睡着了,等宠爱的美人为他盖被子时,曹操起身,闭着眼睛,将美人杀死了,从此再...  (展开)
樱汐读书 2019-06-12 08:17:49

摘掉脸谱后的曹操,是一枚不折不扣的实用主义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曹操,是一个经常被脸谱化了的角色:枭雄、阴谋家、狡诈卑劣之徒。虽然有“英雄”之谓,但仍以负面形象居多。这一刻板印象很大程度上和《三国演义》在民众中的高普及程度有关,诸如《曹瞒传》《世说新语》等文学作品中,也流传着许多关于曹操的轶事传闻。 这些标签对于评价某一...  (展开)
顔白 2019-05-09 09:23:03

曹操,三国志の真の主人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是日本学者 堀(Kū)敏一的著作 为何选一本日本人写的曹操,大体上有三点 第一,堀敏一确实是公认的东亚史学大家,尤其隋唐史研究极深 第二,前段时间看《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里面提到日本人写笔记世界无出其右者,300年前旅馆的日常记事簿都可精确查到每日记事。 第三...  (展开)
沂溪风 2019-04-09 07:59:15

五千人马起兵,最后却战胜了拥兵数百万的袁绍,曹操是怎样做到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三国演义》的横空出世,给曹操打上了“奸臣”的烙印。 从此以后,“曹操”就带着这个印迹,活跃在戏剧舞台上、文人墨客笔下,深受人们憎恶。 事实上,在东汉末年群雄混战,乱世骤现的的局面下,曹操能统一北方,为魏王朝的建立创下稳固的大后方,并非一个“奸”字可以概括,...  (展开)
纳兰初四 2021-07-06 07:42:08

操,历史欠你公正的评价

[曹操] 历史的绘笔握在胜利者手中,往往是对获胜方的刻意粉饰和对失利方的有意诋毁。但历史终将交给时间与后人评述,当权力、战争、浮华历经尘世烟消云散后,后世终究会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许劭对曹操的评价成为这位历史名人最富盛名的标签。《...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33条)

订阅曹操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