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张爱玲至今仍是大众关注的热点之一,其传记层出不穷,《张爱玲传》以“不做传奇”的立场,严谨地以文献为依据,对张爱玲生平及其作品做了全面深入的叙论。全书按张爱玲的生活轨迹分为上(1920-1943)、中(1943-1945)、下(1945-1995)三编。特点是以深刻细致的分析和评论见长,能够将张爱玲的作品与其经历、思想、情感等结合打通,处处传达出由文见人的洞见,寻觅出了张爱玲及其作品之间的深切关联。文笔清雅,不枝不蔓,既无学究气也避开了多愁善感的矫情气,甚至被读者认为是张爱玲式的文字。
1993年初版后,成为众多张爱玲传记中的经典之一。此次再版,作者重新删订,并配以精美插图,使这部经典传记更臻完善。
张爱玲传的创作者
· · · · · ·
-
余斌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余斌,1960年生于南京。1978—1989年就读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教于南京大学文学院。著有《张爱玲传》、《当年文事》、《周作人》、《提前怀旧》等书。文思细腻敏感,文笔清雅睿智,既无学究气也避开了多愁善感的矫情。
目录 · · · · · ·
引言
上编(1920—1943)
从前
家庭生活场景
“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
读书岁月
港战中的印象
少作
卖洋文,谈中国人
中编(1943—1945)
成名
清水浑水
《传奇》世界(上)
《传奇》世界(下)
《流言》
奇装炫人
三人行
“撒手”
欲仙欲死
一语成谶?
下编(1945—1995)
结束铅华
乍暖还寒《十八春》
悄然出走
赤地之恋
哀乐中年
伤心之旅
十年一觉《红楼梦》
国语本《海上花》
旧作新魂
归于平淡
附录
现代文学史上的张爱玲
年表
参考书(篇)目
后记一
后记二
《张爱玲传》新版附记
人文版附记
· · · · · · (收起)
上编(1920—1943)
从前
家庭生活场景
“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
读书岁月
港战中的印象
少作
卖洋文,谈中国人
中编(1943—1945)
成名
清水浑水
《传奇》世界(上)
《传奇》世界(下)
《流言》
奇装炫人
三人行
“撒手”
欲仙欲死
一语成谶?
下编(1945—1995)
结束铅华
乍暖还寒《十八春》
悄然出走
赤地之恋
哀乐中年
伤心之旅
十年一觉《红楼梦》
国语本《海上花》
旧作新魂
归于平淡
附录
现代文学史上的张爱玲
年表
参考书(篇)目
后记一
后记二
《张爱玲传》新版附记
人文版附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傅雷在他洋洋洒洒的论文中这样描述张爱玲的小说:“遗老遗少和小资产阶级,全部为男女问题这噩梦所苦,噩梦中是淫雨连绵的秋天,潮腻腻、灰暗、肮脏、窒息与腐烂的气味,像是病人临终的房间。烦恼、焦急、挣扎,全无结果。噩梦没有边际,也就无从逃脱。零星的折磨,生死的苦难,在此只是无名的浪费。青春、幻想、热情、希望,都没有生存的地方。川嫦的卧房,姚先生的家,封锁期间的电车车厢,扩大起来便是整个的社会,一切之上还有一只瞧不及的巨手张开着,不知从哪儿重重地压下来,要压瘪每个人的心房。这样一幅图案印在劣质的报纸上,纸条和对照模糊一点,就该和张女士的短篇差不多。”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4页 -
普通人没有脱俗的理想,没有过人的理性,没有超人的毅力,没有超凡的美德,他们只不过按照世俗的要求,按照自己的常识处世行事,好与坏都被性格的平庸限制着,干不出惊人的事件,只配领略平淡无奇的生活,唯其普通,体现在这些人身上的人的人性在张爱玲看来才更带有普遍的意味。至于把普通人与传奇联系在一起,则是她希望在普通人身上咀嚼出浓稠的人生况味,而又将奇归于不奇,滤去人们一厢情愿掺和在巧合事件中的浪漫成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4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张爱玲传"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张爱玲传"的人也喜欢 · · · · · ·
张爱玲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0 条 )



擅写“人性”的张爱玲,应不应该写“社会”?
余斌的《张爱玲传》自1993年初版以来,数度再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于2013年,是距今最近的一版。据书末每一版的作者后记说明,每一次再版时,因为各种原因,主体内容几乎未经多少修改、增删。在此情况下,这本《张爱玲传》经过了近30年的岁月,依然被奉为经典,成为了解张爱...
(展开)

感张——“在没有人与人交结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
从家族背景、家庭影响对其作品与性格的塑造入手,以张生命历程与创作时间并行不悖的两条线索,详尽细致的梳理了她一生的文学抱负与情感归宿。于严谨处见涣漫,是为我所喜的传记写法。 传记分为三部分,《上编》对她幼少年阶段所置身的离异家庭冷漠的氛围对心灵所造成的窒息进行...
(展开)

前半生是正文,后半生是注解
今年(2020)是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我特意找了本张爱玲的传记来读。张爱玲是个传奇人物,自然有不少人为她作传,网上随便一搜就发现一大堆。其中绝大多数单看标题就令人吃不消,什么「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什么「也孤独,也灿烂」,还有「你因灵魂被爱」。标题就这样矫揉造...
(展开)
> 更多书评 50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7.8分 1464人读过
-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8.4分 1277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8.7分 395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8.7分 7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旧书新版 (名字写在水上)
- ~collection~ (羽扇纶巾小诸葛)
- 好读书不求甚解 (洗心易)
- Eileen (小米=qdmimi)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36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张爱玲传的评论:
feed: rss 2.0
16 有用 看不见的城市 2020-10-23 22:34:37
“评”的部分大于“传”的部分,作者本身论文写的就是张爱玲,所以做传以作品分析为主也不奇怪了。文本分析时结合传主本身思想的变化、境遇投射,同时又不脱离时代与文化背景,实属难得。引用他人批评正者加以拓展补充,误者能够有条理的驳斥,甚佳。推荐~
0 有用 不止一场花火 2021-04-10 08:11:07
有很多张胡作品里提到的际遇的paraphrase
0 有用 小眼睛 2021-04-09 21:04:09
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一生,一早因才成名,在红极一时以后却为生计所迫,后半生过的相当不易,其命运是悲苦多于喜乐,到老年平淡而平静的生活,也算是满足了乱世之人最后的心愿
0 有用 程灵胡 2020-10-10 00:38:16
D。在短篇集里读到张改编剧本的前言,兴起就开始读这本传记。书中基本保持时间顺序,将张爱玲1920年到1995年的时间里,围绕作品进行张爱玲分析,虽然有时在背景上有时间错乱之感,在涉及人际互动上又难免为张的情绪抒发,总有偏颇,但对张爱玲的分析确实足够细致,对于张爱玲的作品地位也有比较中肯的定论,特别是她兼得西方小说与古典小说的特色分析得尤为透彻,虽然有时候难免为题议论的嫌疑,但论述有其合理,例如其早... D。在短篇集里读到张改编剧本的前言,兴起就开始读这本传记。书中基本保持时间顺序,将张爱玲1920年到1995年的时间里,围绕作品进行张爱玲分析,虽然有时在背景上有时间错乱之感,在涉及人际互动上又难免为张的情绪抒发,总有偏颇,但对张爱玲的分析确实足够细致,对于张爱玲的作品地位也有比较中肯的定论,特别是她兼得西方小说与古典小说的特色分析得尤为透彻,虽然有时候难免为题议论的嫌疑,但论述有其合理,例如其早期小说的传奇特色,言情中对于人性幽微的把握,叙事上的电影视角,氛围营造和炼词炼句的功力,都细读到位。张爱玲的中立性格,尤为喜欢。其实看本书也想看两处,一是张与胡,二是张爱玲的美国生活,最后两岸冷热的反差,苍凉唏嘘,又觉其难得。 (展开)
0 有用 相见欢 2022-03-08 19:29:34
好像旧版是我读过的最早一本国内的张爱玲传记。新版太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