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土耳其的一部近代史,从1789年直到21世纪。书中从奥斯曼帝国的末期开始,叙述了坦自马特的改革,第一个君主立宪王朝,一战和青年土耳其人的兴起,凯末尔革命和土耳其共和国的成立,直到20世纪后半期的政治变革。作者认为,土耳其的历史和社会科学过于依赖于西方学术,从而在很多方面的研究显得不足和表面化。这对于土耳其历史,特别是20世纪的土耳其史,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
作者简介 · · · · · ·
悉纳·阿克辛,长期任教于安卡拉大学。
吴奇俊,毕业于上海大学世界史专业,2014-2015学年土耳其海峡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
刘春燕,毕业于上海大学世界史专业,2014-2015学年土耳其海峡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 导言:背景
第一章 前奥斯曼时期的土耳其人/003
第二章 古典奥斯曼时期/009
第三章 古典奥斯曼体系的变迁/016
第四章 奥斯曼土耳其文化生活中的问题/021
· · · · · · (更多)
第一章 前奥斯曼时期的土耳其人/003
第二章 古典奥斯曼时期/009
第三章 古典奥斯曼体系的变迁/016
第四章 奥斯曼土耳其文化生活中的问题/021
· · · · · · (更多)
第一部分 导言:背景
第一章 前奥斯曼时期的土耳其人/003
第二章 古典奥斯曼时期/009
第三章 古典奥斯曼体系的变迁/016
第四章 奥斯曼土耳其文化生活中的问题/021
第二部分 困境中的帝国
第五章 通往坦兹马特之路/025
第六章 改革法令和青年奥斯曼党/037
第七章 第一个君主立宪制政府和大危机/043
第八章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统治时期/049
第九章 统一进步协会的组织特征和“3·31”事变/060
第十章 统一进步协会监督政府——从“3·31”事变到1913年/076
第十一章 立宪时期的主要思潮/092
第十二章 统一进步协会的统治和卷入一战/100
第十三章 独立战争/109
第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114
第三部分 阿塔图克时期
第十五章 战争的结束和停战协定(到1919年5月19日)/127
第十六章 从萨姆松到达马德·费里特政府的倒台/143
第十七章 第三立宪政府时期/159
第十八章 土耳其大国民议会的成立、内战及《色佛尔条约》/169
第十九章 正规军走向胜利之路/178
第二十章 大胜利和苏丹制的废除/188
第二十一章 《洛桑条约》: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201
第二十二章 废除哈里发,走向世俗主义/210
第二十三章 革命和反革命/217
第二十四章 文化革命走向前台/225
第二十五章 经济和政治发展/237
第二十六章 对阿塔图克及其革命的评价/246
第四部分 伊斯梅特·伊诺努和他的多党制
第二十七章 战前和战争年代;伊诺努时代/255
第二十八章 伊诺努建立多党制/264
第二十九章 民主党时代/276
第五部分 军事干预及其影响
第三十章 20世纪60~70年代/295
第三十一章 20世纪80年代/307
第三十二章 20世纪90年代/322
第三十三章 新千禧年/344
结 语/354
文献介绍/357
译名对照表/363
译后记/371
· · · · · · (收起)
第一章 前奥斯曼时期的土耳其人/003
第二章 古典奥斯曼时期/009
第三章 古典奥斯曼体系的变迁/016
第四章 奥斯曼土耳其文化生活中的问题/021
第二部分 困境中的帝国
第五章 通往坦兹马特之路/025
第六章 改革法令和青年奥斯曼党/037
第七章 第一个君主立宪制政府和大危机/043
第八章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统治时期/049
第九章 统一进步协会的组织特征和“3·31”事变/060
第十章 统一进步协会监督政府——从“3·31”事变到1913年/076
第十一章 立宪时期的主要思潮/092
第十二章 统一进步协会的统治和卷入一战/100
第十三章 独立战争/109
第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114
第三部分 阿塔图克时期
第十五章 战争的结束和停战协定(到1919年5月19日)/127
第十六章 从萨姆松到达马德·费里特政府的倒台/143
第十七章 第三立宪政府时期/159
第十八章 土耳其大国民议会的成立、内战及《色佛尔条约》/169
第十九章 正规军走向胜利之路/178
第二十章 大胜利和苏丹制的废除/188
第二十一章 《洛桑条约》: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201
第二十二章 废除哈里发,走向世俗主义/210
第二十三章 革命和反革命/217
第二十四章 文化革命走向前台/225
第二十五章 经济和政治发展/237
第二十六章 对阿塔图克及其革命的评价/246
第四部分 伊斯梅特·伊诺努和他的多党制
第二十七章 战前和战争年代;伊诺努时代/255
第二十八章 伊诺努建立多党制/264
第二十九章 民主党时代/276
第五部分 军事干预及其影响
第三十章 20世纪60~70年代/295
第三十一章 20世纪80年代/307
第三十二章 20世纪90年代/322
第三十三章 新千禧年/344
结 语/354
文献介绍/357
译名对照表/363
译后记/371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文化革命最重要的措施是使用土耳其-罗马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项大胆而令人震惊的举措。 公元730年后不久,当土耳其人正创造一种书写文字并开始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时,他们接受了伊斯兰教。在改变信仰的过程中,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字母,开始使用阿拉伯字母。在1000多年后放弃阿拉伯字母看似奇怪,但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是理性而符合逻辑的进步。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25页 -
帽子改革——取消费兹帽 11月25日,《帽子法》颁布,规定废除费兹帽,而且所有的公务员都必须戴礼帽。从那时起,费兹帽便消失了;城里人戴礼帽,乡下人戴便帽。 对于那些没有意识到其历史意义的人来说,帽子改革不那么容易理解。帽子的象征性源于奥斯曼帝国的传统,根据一个人所戴的帽子来确定他的身份:宗教信仰、职业和社会地位。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2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甲骨文丛书(共333册),
这套丛书还有
《抱残守缺》《战略》《征服希腊》《红星照耀太平洋》《巴比伦》
等
。
喜欢读"土耳其的崛起"的人也喜欢 · · · · · ·
土耳其的崛起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土耳其的诞生,奥斯曼“母鸡”下的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与其说写的是土耳其的崛起,不如说是土耳其的诞生。再仔细看原版标题,或许翻译成“兴起”更合适。中文编辑玩儿个字眼,却可能弄巧成拙。因为,现代土耳其国家最精彩的部分恰恰就是它的诞生过程。 从整本书的内容结构来说,在前半部分的奥斯曼时期(第一至第二部分),严格意义... (展开)
可能是我读过的甲骨文系列里评分最低的一本了吧。
首先这个是一本讲义,能出在甲骨文系列中,应该水平是够的。不过我读起来确实很少有趣味性,读了《阿拉伯的劳伦斯》《瓜分沙洲》以后的激情被磨灭了,或许太学术了。第二就是翻译有点问题,73页末尾和74页上面在同一个篇幅里的同一个人的名字竟然出现了不同的汉译,这个有点丢...
(展开)

(剧透自看)土耳其的崛起内容简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书真是流水账。。。 介绍土耳其的形成到现代 匈奴到突厥~向西迁移来到了里海东部建立黑汗王国、伽色尼公国和塞尔柱王国~ 塞尔柱王国对拜占庭的胜利促使土耳其人在安纳托利亚和鲁米利亚地区建立了塞尔柱苏丹国~ 古典奥斯曼时期国民由军队、神学人事和民众构成~ 比较有意思的是... (展开)
满清如奥斯曼,可土耳其不是民国
作为伊斯兰世界中,唯一在世俗化道路上走向现代文明国家的土耳其,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特别考虑其现代化道路的起点,与满清政权垮台的时间点相近,两个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典型帝国在文明轨道上的异同值得比较。全书回顾了土耳其的世俗化思想及运动在历史大背景之下的发展,尤其...
(展开)
> 更多书评 10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NYU Press (2007)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NYU Press (2007)暂无评分
-
C. Hurst & Co (2007)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甲骨文丛书[ORACODE](已出书目) (Yursler_林)
- 鎮長的日记 (鎮長)
- 豆瓣读书非虚构首页推荐自选 (天雨流芳)
- 2016年出版的部分历史书籍 (納蘭逸蕭)
- 中东 历史与现在 (战斗时代)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土耳其的崛起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Tradition 2017-08-29 21:11:06
翻了翻,流水账
6 有用 温柔的鲸鱼 2017-01-17 22:07:48
土耳其的历史太像中国的了!这本书干货满满,按时间线梳理得异常清晰,但,也就是异常清晰,故事情节是不要指望的。读一个小时歇歇方可继续。
0 有用 贝加尔海 2018-02-25 11:50:37
中规中矩,线索理得还算清楚.。但因为面向大众的书,几乎没有文献……
1 有用 冷战老手 2017-01-25 21:53:25
提纲而已
2 有用 凉月1985 2017-06-07 17:29:39
现代土耳其的“崛起”只是建立在奥斯曼帝国的废墟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