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原作名: Drei Kameraden
译者: 朱雯
出版年: 2019-3
页数: 468
定价: 69.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雷马克在文景
ISBN: 9787208156012
内容简介 · · · · · ·
☆20世纪顶尖小说家,拥有读者最多的德语作家之一。
☆茨威格、君特•格拉斯推崇的大师,林语堂、巴金鼎力推荐,影响鲍勃迪伦、王朔的经典名家。
☆雷马克笔下的东线战场故事,世纪经典,名家译本,绝版60年重新面世。
☆“他们即使躲过了炮弹,也还是被战争毁灭了。”“一战三部曲”的深情收尾之作。西线归来的少年,终要拥抱他们爱与痛交织的青年时代。
-------------
1928年,在德国一个大城市的郊区,罗伯特、奥托和伦茨三个年轻人靠经营汽车修理厂的微薄收入艰难为生。他们在“一战”期间曾是战友,在战后的混乱与穷困中他们相互扶助,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是逃离困顿现实的避难所。开篇,主人公罗伯特回忆了自己自18岁(1916年)参军以来,每一年所遭遇的变故,沉重的回忆使他难以喘息。一次偶然的机会,罗伯特结识了帕特,她外表纤弱却充满活力,二人坠入爱河,美丽开朗的帕特也...
☆20世纪顶尖小说家,拥有读者最多的德语作家之一。
☆茨威格、君特•格拉斯推崇的大师,林语堂、巴金鼎力推荐,影响鲍勃迪伦、王朔的经典名家。
☆雷马克笔下的东线战场故事,世纪经典,名家译本,绝版60年重新面世。
☆“他们即使躲过了炮弹,也还是被战争毁灭了。”“一战三部曲”的深情收尾之作。西线归来的少年,终要拥抱他们爱与痛交织的青年时代。
-------------
1928年,在德国一个大城市的郊区,罗伯特、奥托和伦茨三个年轻人靠经营汽车修理厂的微薄收入艰难为生。他们在“一战”期间曾是战友,在战后的混乱与穷困中他们相互扶助,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是逃离困顿现实的避难所。开篇,主人公罗伯特回忆了自己自18岁(1916年)参军以来,每一年所遭遇的变故,沉重的回忆使他难以喘息。一次偶然的机会,罗伯特结识了帕特,她外表纤弱却充满活力,二人坠入爱河,美丽开朗的帕特也很快成为了他们圈子中的一员,他们在一起度过了十分愉快的短暂时光。在一次短途旅行中,帕特突然病危,由此罗伯特才知道由于战时的营养不良,帕特早已身患肺结核,为了治疗她不得不离开罗伯特前往瑞士的医院。在帕特离开后,德国国内的情势也急转直下,纳粹势力逐步上升,伦茨被激进分子杀害,奥托冒着生命危险帮他报了仇。动荡的局势中他们的生计也被切断了。此时,瑞士传来消息,帕特奄奄一息。罗伯特和奥托二人急忙奔赴瑞士,为了筹措资金奥托卖掉对他们意义重大的改装车“卡尔”,而最终帕特还是在爱人的怀中去世了。
伙伴进行曲的创作者
· · · · · ·
-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1898—1970)。德裔美籍小说家。出生于德国一个工人家庭,18岁时志愿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前线负伤,战后做过教师、记者、编辑等多种工作。1929年,小说《西线无战事》出版,引起轰动,迅速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使他成为蜚声世界的作家。因为他的反战立场,纳粹上台后,将他与托马斯•曼等人的作品公开焚毁。1938年,他被剥夺德国国籍,后流亡美国。1947年,他加入美国国籍,次年返回欧洲并定居瑞士。1970年9月25日,雷马克在瑞士逝世。1991年,雷马克的家乡奥斯纳布吕克设立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和平奖。
雷马克的著作大多带有自传色彩,用词精练,抒情的书写中却透出客观、冷峻的气质,被比作德国的海明威。他一生共著有十五部小说、三部剧本和两部文集,其中,《西线无战事》《凯旋门》《三个伙伴》《...
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1898—1970)。德裔美籍小说家。出生于德国一个工人家庭,18岁时志愿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前线负伤,战后做过教师、记者、编辑等多种工作。1929年,小说《西线无战事》出版,引起轰动,迅速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使他成为蜚声世界的作家。因为他的反战立场,纳粹上台后,将他与托马斯•曼等人的作品公开焚毁。1938年,他被剥夺德国国籍,后流亡美国。1947年,他加入美国国籍,次年返回欧洲并定居瑞士。1970年9月25日,雷马克在瑞士逝世。1991年,雷马克的家乡奥斯纳布吕克设立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和平奖。
雷马克的著作大多带有自传色彩,用词精练,抒情的书写中却透出客观、冷峻的气质,被比作德国的海明威。他一生共著有十五部小说、三部剧本和两部文集,其中,《西线无战事》《凯旋门》《三个伙伴》《爱与死的年代》等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她在冷下去。我把她放在自己的床上,用毛毯盖住。我坐在她的身旁。我看见帕特的脸庞是怎样变化的。我却毫无办法。只能这样空虚茫然地坐着,望着她。后来,清晨降临,她已经不在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60页 -
我倚在墙上,直瞪瞪地呆望着马路。我莫名其妙,我为什么要干下这一切,我糊涂了,不明白是什么东西把我撕成几块,使我丧失理智,使我成了一个不公正的人,使我昏昏沉沉,把我好不容易理顺的东西,砸了个粉碎。我站在墙根,感到自己十分软弱无能,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回家是不想去的——那里我的心情会更坏。最后我想起来了,阿尔封斯那里还在营业。我打算在那里留到清晨。我动身到他那儿去。 当我跨进门的时候,阿尔封斯一言不发。他飞快地瞅了我一眼,继续看报。我坐到桌旁,昏昏欲睡。咖啡馆里别无他人。我想着帕特,追忆细节。我简直是疯了。我呆然地望着桌子,脑子里嗡嗡响,茫然若失的感觉笼罩住我的心头。 我感到自己发狂了,感到是自作自受。我,是我一个人毁了一切。 蓦然响起玻璃的撞击声。那是我狠狠地敲了一下酒杯,把它敲碎了。 “这也是一种乐趣,”阿尔封斯说着,站起身来。 他从我手上拨出一块玻璃碴儿。 “请你原谅我,”我说, “我不明白自己在干些什么。” 他拿来了药棉和胶布。 “你去睡一觉,”他说, “这样会好一些。” “好吧,”我回答说,“已经过去了。只不过是发了一阵狂。” “疯狂要用欢乐来驱赶,而不是怒气,”阿尔封斯宣布说。 “说得对,”我说, “但是要会做到这一点。” “问题在于锻炼。你们都想用脑袋击穿一堵墙。没什么,随着年龄增长,会渐渐过去的。” 他打开留声机,放了一张歌剧《行吟诗人》中的《米泽雷列曲》。晨降临了。 我回家去。临走前,阿尔封斯给我斟了一大杯“费尔涅特·布朗卡”酒。我感到仿佛一阵小斧头轻轻劈向额角。路变得坑坑洼洼,肩膀铅似的沉重。总之,我灌足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3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伙伴进行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伙伴进行曲"的人也喜欢 · · · · · ·
伙伴进行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2)9.4分 120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5)8.5分 63人读过
-
Random House Trade Paperbacks (1998)暂无评分 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2019年出版上架的外国文学 (鲸岛)
- 这几本有点意思 (Endler)
- ▓攒▓书▓如▓山▓倒▓ (不流ᝰ)
- 图书收藏阅读计划 (shuliguo2008)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9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伙伴进行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杜威击败杜鲁门 2022-01-02 16:44:32
时代断裂前的温柔与微光。帕特最终在罗比的怀里去世了,那时候我满脑子都是“Take my hand,take my whole life too.For i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
0 有用 lisa 2020-11-02 20:21:10
爱酒如命的雷马克还是那么对我胃口
1 有用 谭倓 2022-10-05 19:42:28 云南
从《凯旋门》开始读雷马克,娓娓道来的故事,平淡得让我几乎放弃,但最后,平淡成为了我喜欢他的理由。如今不喜欢煽情,不喜欢太剧烈的戏剧冲突,反而觉得平淡才是返璞归真,生活中所有的问题其实都孕育自平淡,平淡本身就是最戏剧化的生活模式,因为我们已经入戏到分不清现实和梦境,几时梦醒,几时睡去,伴随的仅仅是声声叹息和规律的脉搏……
0 有用 春日蚌宝 2023-09-18 17:18:01 四川
还没有看了五章的时候,我就随时等待着一个戛然而止,或者帕特离世的结局,但是看到16帕特咯血,我还是有一种“真俗套”的心情,因为让一个人得到幸福再破碎它,让他变得麻木,变成行尸走肉,是一个惯用的设计,这是我一直拖着不看《永别吧,武器》的理由。但那心情偏偏相同,世上有千万个健康的人,为何偏偏不是这个。“就为了那种对于圣父的信仰,人世间流过的血委实太多了”,奇怪的是,我不再……感到愤慨了,我把它当做... 还没有看了五章的时候,我就随时等待着一个戛然而止,或者帕特离世的结局,但是看到16帕特咯血,我还是有一种“真俗套”的心情,因为让一个人得到幸福再破碎它,让他变得麻木,变成行尸走肉,是一个惯用的设计,这是我一直拖着不看《永别吧,武器》的理由。但那心情偏偏相同,世上有千万个健康的人,为何偏偏不是这个。“就为了那种对于圣父的信仰,人世间流过的血委实太多了”,奇怪的是,我不再……感到愤慨了,我把它当做特定的时代贫瘠惶恐的心灵慰藉。 每个角色都是罗伯特心理的延伸,毕竟底色就是战后的深深阴影,大家笼罩在同一片灰暗中。 我算是喜欢雷马克了吧,但是某一瞬间还是会看腻,好像芝士吃多了一样。实际上我已经算很喜欢他这种琐琐碎碎的感觉了。 (展开)
2 有用 黑沢鸟 2023-03-14 12:59:29 吉林
翻译一言难尽…但是!我喜欢雷马克,他的书总像日记一样,有很多没有目的的情节和背景设定,只是在向你叙述“我”看到的,但是并没有想表达什么意义,并且在到处寻找雷马克的背景资料时,发现这可能真的是他看到的或发生的事情,就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