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丛书“世界三大兵书”之《五轮书》。
《五轮书》作者宫本武藏,日本历代公认的高超剑手,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剑术家。《五轮书》是他临终前写下的对其一生剑术和兵法的总结。
《五轮书》分为土、水、火、风、空五卷。详细介绍了宫本武藏的剑术必杀技以及独特的兵法诡道。该书融合了日本剑道、禅道、武士道等文化基因,既是一本日本剑术及谋略大全,又是一部日本文化百科,还是探寻日本人精神本源的首选读本。《五轮书》是世界兵法史上的杰作,其战略战术对于企业管理与个人成长都具备极大的指导意义。
五轮书的创作者
· · · · · ·
-
宫本武藏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宫本武藏(1584年-1645年),日本历代公认的高超剑手,剑术家、艺术家,生活于日本战国末期至江户时代初期。
武藏从小便随父亲学习兵法,十三岁出道,二十来岁时便开创了“圆明一流”派,后又完成二刀兵法,号称“二天一流”。武藏行走江湖几十载,挑战高手无数,未尝败绩,晚年出仕于细川家,开始系统教授、总结其一生的剑术和兵法。1643年,他隐居于九州灵岩洞,将毕生感悟撰成《五轮书》,于1645年去世,享年六十二岁。宫本武藏的其他著作还有《兵道镜》《五方之太刀道序》《兵法三十五固条》等。
目录 · · · · · ·
目录
【目 录】
地之卷
第一节 地之卷序
第二节 何谓兵法之道
第三节 以工匠之道喻兵法之道
第四节 兵法之道
第五节 地、水、火、风、空五卷概略
第六节 一流二刀派命名的缘由
第七节 须知“兵法”二字的好处
第八节 须知兵法中武器的作用
第九节 关于兵法的节奏
水之卷
第一节 学习兵法的心态
第二节 学习兵法的体态
第三节 学习兵法的视线
第四节 太刀的握法
第五节 站立的姿势
第六节 五种姿势
第七节 太刀之道
第八节 五种基本姿势之一
第九节 五种基本姿势之二
第十节 五种基本姿势之三
第十一节 五种基本姿势之四
第十二节 五种基本姿势之五
第十三节 似有似无的套路
第十四节 一击制敌
第十五节 趁胜追击(两重奏)
第十六节 无念无相击
第十七节 流水击
第十八节 机缘击
第十九节 雷火击
第二十节 红叶击
第二一节 化身为刀
第二二节 “攻击”与“触击”的区别
第二三节 秋猴身法
第二四节 漆胶身法
第二五节 比高法
第二六节 黏刀术
第二七节 冲撞术
第二八节 挡剑三招
第二九节 刺面术
第三十节 刺心术
第三一节 “喝咄”术
第三二节 格挡闪击之术
第三三节 以一敌多法
第三四节 战之胜
第三五节 一击必杀
第三六节 直通之心
水之卷后记
火之卷
序言
第一节 占据有利地形
第二节 三种先机
第三节 压枕法
第四节 津渡
第五节 洞若观火
第六节 踏剑法
第七节 一击而溃
第八节 易地而处
第九节 另辟蹊径
第十节 打草惊蛇
第十一节 压制战法
第十二节 转移传染法
第十三节 扰乱敌心
第十四节 震慑术
第十五节 混战法
第十六节 攻击突出部
第十七节 彷徨法
第十八节 狮子三吼
第十九节 迂回攻击
第二十节 粉碎攻击
第二一节 山海变幻
第二二节 釜底抽薪
第二三节 推陈出新
第二四节 鼠头马首
第二五节 统敌如兵
第二六节 心中无刀
第二七节 磐石之身
火之卷后记
风之卷
风之卷前记
第一节 偏爱长太刀的流派.
第二节 偏爱刚猛风格的流派
第三节 偏爱短刀的流派
第四节 标榜五花八门招式的其他流派
第五节 拘泥于太刀招式的流派
第六节 其他流派的视线
第七节 其他流派的步法
第八节 其他流派崇尚速度
第九节 其他流派所谓的秘诀与入门心法
风之卷后记
空之卷
附录.
兵法三十五条
独行道
译后记
· · · · · · (收起)
【目 录】
地之卷
第一节 地之卷序
第二节 何谓兵法之道
第三节 以工匠之道喻兵法之道
第四节 兵法之道
第五节 地、水、火、风、空五卷概略
第六节 一流二刀派命名的缘由
第七节 须知“兵法”二字的好处
第八节 须知兵法中武器的作用
第九节 关于兵法的节奏
水之卷
第一节 学习兵法的心态
第二节 学习兵法的体态
第三节 学习兵法的视线
第四节 太刀的握法
第五节 站立的姿势
第六节 五种姿势
第七节 太刀之道
第八节 五种基本姿势之一
第九节 五种基本姿势之二
第十节 五种基本姿势之三
第十一节 五种基本姿势之四
第十二节 五种基本姿势之五
第十三节 似有似无的套路
第十四节 一击制敌
第十五节 趁胜追击(两重奏)
第十六节 无念无相击
第十七节 流水击
第十八节 机缘击
第十九节 雷火击
第二十节 红叶击
第二一节 化身为刀
第二二节 “攻击”与“触击”的区别
第二三节 秋猴身法
第二四节 漆胶身法
第二五节 比高法
第二六节 黏刀术
第二七节 冲撞术
第二八节 挡剑三招
第二九节 刺面术
第三十节 刺心术
第三一节 “喝咄”术
第三二节 格挡闪击之术
第三三节 以一敌多法
第三四节 战之胜
第三五节 一击必杀
第三六节 直通之心
水之卷后记
火之卷
序言
第一节 占据有利地形
第二节 三种先机
第三节 压枕法
第四节 津渡
第五节 洞若观火
第六节 踏剑法
第七节 一击而溃
第八节 易地而处
第九节 另辟蹊径
第十节 打草惊蛇
第十一节 压制战法
第十二节 转移传染法
第十三节 扰乱敌心
第十四节 震慑术
第十五节 混战法
第十六节 攻击突出部
第十七节 彷徨法
第十八节 狮子三吼
第十九节 迂回攻击
第二十节 粉碎攻击
第二一节 山海变幻
第二二节 釜底抽薪
第二三节 推陈出新
第二四节 鼠头马首
第二五节 统敌如兵
第二六节 心中无刀
第二七节 磐石之身
火之卷后记
风之卷
风之卷前记
第一节 偏爱长太刀的流派.
第二节 偏爱刚猛风格的流派
第三节 偏爱短刀的流派
第四节 标榜五花八门招式的其他流派
第五节 拘泥于太刀招式的流派
第六节 其他流派的视线
第七节 其他流派的步法
第八节 其他流派崇尚速度
第九节 其他流派所谓的秘诀与入门心法
风之卷后记
空之卷
附录.
兵法三十五条
独行道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喜欢读"五轮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五轮书"的人也喜欢 · · · · · ·
五轮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2 条 )



制法未精,反以致祸。
宫本武藏的这本《五轮书》是基于其三十多年剑道生涯的心得感悟,相对于《孙子兵法》,其更侧重于个人的单打独斗,核心思想是:正视残酷竞争,想方设法取胜。 > 求胜。剑一出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必须非常地务实,必须全力以赴、不择手段、想方设法、不顾一切地置对方于死...
(展开)

修身,求道,独善其身之法
看完《五轮书》就像是看完一部动作电影,而武藏就是这部电影里的宗师。他将自己的剑道分五卷,貌似讲‘剑’法,实则在说‘道’。 下面是一些书摘: 地之卷 兵法,与其说是一种技能,不如说是武士的艺术。 武士之道,以武为本,兼以修文。...
(展开)


《五轮书》还是要和《兵法家传书》一起读
感觉日本人还是太狠了点……以前听说剑是王道之兵,凛然正气,一往无前,不过是穿胸而过;刀是霸道之兵,至刚至烈,势不可挡,大不了被碾成肉泥。而跑到日本去,居然结合起来生出了一种叫太刀的怪胎,用它的锋利来震慑敌人,一出手就是断手断脚,比起美国的电锯杀人狂差不...
(展开)
> 更多书评 4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8 )
-
武汉出版社 (2009)8.1分 815人读过
-
Shambhala (2005)7.1分 17人读过
-
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3)7.7分 266人读过
-
四川辞书出版社 (2007)8.1分 23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瞎读 (Aeolia)
- 2025 阅读 (传奇☂)
- 企业战略管理数字化----数字化支柱Ⅱ (小毛叔)
- 国外传统军事战略理论及其研究 (小毛叔)
- 掌阅VIP免费 (岂能无怪哉)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五轮书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湖 2023-09-20 02:01:09 美国
独行之道
7 有用 瑞欧万 2023-05-31 21:38:42 北京
怪不得捷克怪鸟普罗哈兹卡将此书看的如此重要,此书所讲的攻守剑术完全符合现时代mma运动。另外,没想到宫本武藏也是一个不得志之人,所以讲风的那篇会如此短暂吧。
0 有用 西西弗斯 2023-05-14 00:51:50 江西
远远低于预期,即使吹什么与《孙子兵法》、《战争论》齐名,但我个人认为本书意义不大,徒有虚名,倒是一堆人无脑吹捧。
0 有用 我每首说唱拿出 2024-02-08 11:02:13 山东
孙子兵法,五轮书,战争论,三大兵书非常值得一读,孙子兵法着重谋略,五轮书侧重人的修行,战争论对战术战役讨论的更多,对军,对人,对阵。
0 有用 babylon 2023-02-23 04:55:04 北京
意外的简练,与修佛一样,文字提关键要点与大纲就行,修行在实践,只可意会,不可言说——各有各道,每行把每行当做修炼,这事就成了——目的与信念的执着,不做花哨,是好书——最后空之卷提升,真正的道,就是直道而行,也就是保持一颗率真的心,这样的心就可以扫除无数的阴影,帮助你看清天地间万物——这才是“空”的境界。 在空明的状态中,善的力量会驱除一切恶行恶念,智慧、真理、道这三朵奇葩从此在空无一物的清澈大地中... 意外的简练,与修佛一样,文字提关键要点与大纲就行,修行在实践,只可意会,不可言说——各有各道,每行把每行当做修炼,这事就成了——目的与信念的执着,不做花哨,是好书——最后空之卷提升,真正的道,就是直道而行,也就是保持一颗率真的心,这样的心就可以扫除无数的阴影,帮助你看清天地间万物——这才是“空”的境界。 在空明的状态中,善的力量会驱除一切恶行恶念,智慧、真理、道这三朵奇葩从此在空无一物的清澈大地中盛开。 空,有善无恶 智者有也 理者有也 道者有也 心者空也——PS:上中下三段 仁王(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