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学术评论版) 短评

热门 最新
  • 44 安提戈涅 2020-05-21 17:29:53

    为读书会重新细读,也应该再读了。读完头疼。谦卑-僭越、神人-神人的问题不多谈了,都是理解陀氏的老调子。谈一下《罪与罚》中几个文学性的问题:一是小说的速度。小说速度存在一种奇怪的张力,一方面是陀氏为了赶稿疯狂写作,甚至不及修改第二遍,绝大多数场景是被呼啸的对话与思辨推搡着前进的,但另一方面又是一种慢速的甚至静止的艺术,人们像果核之肉一样被仅仅凝聚在干草广场四周,每个人跨出几步就如同舞台转场一样到了另一个空间,但是,小说所呈现的世界就不是匀速的,所以也不是如水晶切面那般的清楚的日常生活的表面结构。第二是小说的光线,在刻画人物心灵的时候,光线是洞彻充分的,拉斯科尼科夫在一个瞬间同时涌起三四种情绪,全部被照亮,但另一些时刻,小说的光线又暗淡下去,被淹没在文本的黑暗中,比如斯维德里盖洛夫的自杀。

  • 19 米卡 2019-01-05 13:19:00

    重读细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从《罪与罚》开始!

  • 13 奥夏Ohia 2019-04-17 12:08:09

    译者精心修改,陀翁以笔为刀,解剖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心理与精神迷宫。附录近三百页美国俄国学者评论,细致解析,难忘《罪与罚》中的每个人物。最近看《我们与恶的距离》,总是想到陀翁的这本小说。猜编剧看过陀翁的作品。~( ̄▽ ̄~)~

  • 13 看不见的城市 2019-08-02 08:40:49

    个人是真的不喜欢陀爷这本啊,算是陀爷风格形成期的作品,能成为代表作恐怕一是因为其话题作性质,二是其作为话题作而引发的大量剧烈探讨所致。不过读这本算是真正理解纳博科夫对陀爷的diss就是了。作为学术评论版真的有点,呃,太穷酸了啊,唯一的“新” 文章是出自版权本来就在自家的弗兰克,梅那篇粉丝滤镜太重,吐槽不能。。。希望后续能看到编辑老师所说的评论集吧

  • 16 死透气了 2020-07-28 22:47:42

    稍稍比对了一下朱海观王汶人民文学版、曹国维广西师大版、耿济之陈逸上海文艺企鹅经典版(据说并非真正耿译)和曾思艺满大街都是版,感觉都还可以,没有一个版本全面压倒其他,但曹国维和朱海观王汶的感觉稍好(但陀翁据说是粗粝的语言如何以中文呈现,我可纯属外行),曹本在心理独白时的语言较简洁,这一点应该可取(男主角盘算杀人计划时应该没功夫鸳鸯蝴蝶),但有的地方过于粗糙,而且一些标点符号处理得不好;朱海观王汶版似乎出版社有所修订,因为看到网上有人挑的刺和我读的2020年1月印次不一样。当然,曹国维版一大卖点是八篇评论,坦率地说我不确定这样放一起出版是不是最好,至少我没怎么读评论。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非常认真靠谱的新译本。我还对照了一下最新三个英译本,Katz/Liverlight版优于企鹅和牛津版。

  • 1 头就这么疼星人 2019-07-22 12:37:49

    刚拿到,估计读完要半年了,先打个五星。

  • 3 Ride 2019-11-26 02:00:08

    第二次读,另一个译本。一生最爱的作家!我读书能哭出声的一共两次,一次是《罪与罚》,一次是《安娜·陀思妥也夫斯卡娅回忆录》。

  • 3 王晓小 2019-10-31 00:15:02

    一场偶然与必然结合起来的古典悲剧,正因这多变的命运,才让尾声的每一幕都显得难能可贵。非常棒的译本。

  • 4 含笑半步颠 2020-05-15 23:07:00

    小说本体毋庸置疑是极其优秀的,所以单就书评部分四星半。八篇书评有六篇都值得一读,有从时代背景切入的,有从小说结构切入的,有从“人物名字”切入的,每一种视角对理解吃透陀翁整本书都很有帮助。总的来说,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俄国虚无主义盛行背景是陀翁写本书是极其重要的推手,书本身就是作为对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激进派人士们的“论战”产物,书中的大量对话都具有当时俄国社会的历史特征,主人公的形象也是以其论战对象的青年群体为原型而刻画的,最后用拉斯科尔尼科夫被爱救赎的结局来“劝诫”被宏大叙事盲目冲昏头脑不考虑基础道德的年轻人,如果不看书评可能缺失这一部分的阅读体验,小说本体看了五天,书评看了七天,足见书评的学术性,所以这个版本还是值得购入的。

  • 2 奔流123 2019-12-30 01:24:05

    阅读《罪与罚》是相当痛苦的历程。这种痛苦,与作者强烈的舞台化风格无关,与始终阴暗、忧郁的氛围无关,它只源于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痛苦。他厌弃世间罪恶而难以共处,他自诩信念坚定却痛苦发觉事实非如己愿,他悍起杀人,却无法说服自己的良知,他痛苦,迷惑,躁狂,甚而欲隔绝人世,虽至自首,但他真的打心底里认罪了吗?似乎并没有,如其所云,只是“顶不住”了而已。其间的煎熬是如此真实透骨,折磨人心,以至于小说最后的“和解”都不免显得有几分虚幻、一厢情愿。彩云易散琉璃脆,可怜好物不坚牢。

  • 4 程赫然斯基 2019-09-05 00:30:42

    老陀实力演绎:中二是种病,得治。(本来是做好啃硬骨头的准备,结果却出乎意料的流畅与易读。)

  • 1 小张想回家 2020-12-23 00:34:22

    两个月了,终于把这本五十万字的大部头啃完了。 陆陆续续的阅读,读这本书就像不断往上搭积木,每一块积木都会组成严密的机理和结构,最后导致搭积木的人被自己所搭的积木的阴影笼罩,如芒刺背,如鲠在喉,第一次读一本书想喝威士忌。 陀陀是把这个世界上的善与恶糅合在一起展示出来,他并没有一味的写一个角色的一面,而是通过非常具体的文字将角色的每一面都展示出来了,并且最终他给予了拉兄之救赎。

  • 1 风高路斜 2020-03-02 01:12:26

    事实上尤其记得红斧版在拉斯科尔尼科夫找到门卫室的斧头时那一句“理智真无用,魔鬼显神通!”

  • 2 Royce 2019-09-28 09:08:49

    确实体会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天才之处。对照着20世纪初共产主义运动所带来的灾难,这部作品完全可以看作一部预言,其显现了当旧道德被打破后,人性的混乱与扭曲。这正如“《罪与罚》的背景”这篇评论中所述的一样,“如果忽略了激励索尼娅的同情与爱的价值观念-因为这种价值观念作为拉斯科尔尼科夫情感的一部分始终存在,它使她也能拯救他-任何解决方案最终都将是不人道的,因而在道德上是不可接受的”。

  • 1 ly的读享生活 2019-07-15 19:02:00

    经典的阅读,以及怎样阅读经典。

  • 2 TOØl 2019-11-13 00:49:14

    梅列日科夫斯基与佛兰克的评论最佳,布莱克默那篇相比水平低了很多。三刷《罪与罚》了,与老陀的沟通永远不应该停止,让他说出我自己不愿说出的事情吧,而“生活会带我们到达彼岸”。

  • 1 Sven 2019-07-22 15:19:14

    评论很值得一看,正文的翻译也值得信任。

  • 0 熊阿姨 2023-12-31 10:28:42 北京

    紧赶慢赶在2023年最后一天,把正文部分看完了。八周读罪与罚完成,后面评论再慢慢看。

  • 0 王公子行行不行 2020-11-06 10:28:36

    1.时隔五年的重读,比第一次读更加清晰,但初读时那种狂飙般的痛苦与纠结依然扑面而来。2.文学的、哲学的、宗教的、社会学的、心理学的……还有许多分支,每个分支都可以又延伸出无数话题,如同宝库一般让人着迷。3.本书末尾的八篇评述中,格罗斯曼的最好。(4建议别在病中阅读)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