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艽野尘梦》是“湘西王”陈渠珍于1936年赋闲长沙时,回忆其1909年至1912年进出西藏的纪实文学作品。但书中关于藏地求生的惊险曲折、陈渠珍与西原的生死与共、雪域绝境的人性异化等近乎虚构,陈渠珍用字字血泪谱写出一段旷世传奇。
为了让当代读者更好的阅读与理解这一旷世奇书,校注者陈继光纠正其他版本讹误30余处,新增注释277条。以1938年9月繁体无句读版为底本,参阅《陈渠珍遗著》及其他版本和相关资料,对书中的难懂字词、异体字、生僻字作了注释,为此点校注本。并保留了其他版本中没有的序言、要例、总叙以及附篇。此外,此版《艽野尘梦》由大冰长文导读,且为陈渠珍女儿陈元吉唯一推荐阅读的权威版本。
艽野尘梦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陈渠珍(1882—1952):祖籍江西,后迁入凤凰,人称“湘西王”,与熊希龄、沈从文并称“凤凰三杰”。16岁入沅水校经堂读书,1906年参加湖南新军,后投靠清川边大臣赵尔丰,入藏平叛。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跋涉万里回到湘西。其后经营湘西数十年。期间,沈从文 曾在其帐下担任文书,贺龙亦是其旧交。1952年病逝于长沙。
目录 · · · · · ·
导读 一百年前的爱情/大 冰
自序
要例
总叙
成都至察木多
腊左探险
昌都至江达
收服工布
进击波密
退兵鲁朗及反攻
波密兵变退江达
入青海
过通天河
遇蒙古喇嘛
至柴达木
丹噶尔厅至兰州
附篇
赵尔丰轶事
西藏见闻杂俎
后记 / 陈继光
后记 / 陈元吉
· · · · · · (收起)
自序
要例
总叙
成都至察木多
腊左探险
昌都至江达
收服工布
进击波密
退兵鲁朗及反攻
波密兵变退江达
入青海
过通天河
遇蒙古喇嘛
至柴达木
丹噶尔厅至兰州
附篇
赵尔丰轶事
西藏见闻杂俎
后记 / 陈继光
后记 / 陈元吉
· · · · · · (收起)
喜欢读"艽野尘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艽野尘梦"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写给中国青年的世界历史 8.1
-
- 九宫夜谭 9.4
-
- 大明帝局 8.5
-
- 中国历史常识(精装珍藏版) 7.9
-
- 民国风流 8.1
-
- 因孤独而闪闪发光 8.4
-
- 藏地密码(珍藏版大全集) 7.2
-
- 山家清供:人间有味是清欢 7.6
-
- 且修一世柔软心 7.9
-
- 不一样的云南 7.5
艽野尘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0 条 )


一百多年前,一段突破人类极限的传奇
一个世纪前,在西藏林芝地区发生了一出汉族军官和藏族女子的生死奇情,这段故事被记录在《艽野尘梦》一书里。 01.历经近一个世纪的传世杰作 《艽野尘梦》是一代传奇人物“湘西王”陈渠珍亲笔撰写的一部回忆录,写于1936年。书中记述了陈渠珍刻骨铭心的一段藏地经历。 “艽野”...
(展开)

1921年冬.陈渠珍.《亡姬西原墓志铭》
姬西原,西藏人也。藏俗无姓氏,称以其名。姬生凯浪,来归于德摩,殡于陕西西安,埋骨于湖南凤凰。其卒在归后三年,其葬于卒后十四年,其病以积瘁不治。藏俗尚骑射,西原能驰怒马,俯拔卓地竿之球。又尝去百步射,不失鹄。清宣统二年,予从军入藏,西原来侍,闺去有礼...
(展开)

陈渠珍初次入藏的川藏线 以及出藏线路注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初次入藏的川藏线 : 成都-----雅州---泸定桥---打箭炉---折多塘---甘孜--昌都 4日 6日 3日 1日 20+日 20+日 成都:始发 雅州(今雅安):山岭徒陡,鸟道羊肠,居民寥寥,七月汗流不止,过了雅州凉似深秋 大相岭(... (展开)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3 )
-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09)8.9分 4384人读过
-
新星出版社 (2013)9.0分 589人读过
-
朝华出版社 (2011)8.4分 452人读过
-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18)9.5分 37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4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艽野尘梦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阿里粑粑 2019-06-13 11:24:12
人文风情,爱情故事,在《艽野尘梦》里有着传奇色彩
59 有用 东郊养鹅人 2019-07-10 09:16:41
这个版本最烂的就是大冰的长文导读。
0 有用 云游的猫咪 2023-08-09 15:31:16 江苏
宝库,值得一读再读!
0 有用 汉普君 2024-04-17 14:47:58 北京
1.作者陈渠珍是湘西王,这本书讲述的是清末他率军入藏平叛,但时至武昌起义爆发,军队哗变,他和部下一起穿越藏北无人区逃生的故事。2. 虽然书名很文艺,但本书正文是文言文,好在不难理解,反而有一种文字洗练的舒适感。3.这本书前半部分记录了大量的藏地自然、人文风情,真正震撼的是后半部分,逃生路上,九死一生,不离不弃,为充饥茹毛饮血、猎杀坐骑、与狼争食、同类相杀、恩将仇报,展现了极端情况下的复杂人性。4.... 1.作者陈渠珍是湘西王,这本书讲述的是清末他率军入藏平叛,但时至武昌起义爆发,军队哗变,他和部下一起穿越藏北无人区逃生的故事。2. 虽然书名很文艺,但本书正文是文言文,好在不难理解,反而有一种文字洗练的舒适感。3.这本书前半部分记录了大量的藏地自然、人文风情,真正震撼的是后半部分,逃生路上,九死一生,不离不弃,为充饥茹毛饮血、猎杀坐骑、与狼争食、同类相杀、恩将仇报,展现了极端情况下的复杂人性。4.本书导读篇幅过长,且重点放在陈渠珍与藏族女子西原的爱情上。虽辞藻华丽,但有误导和抢戏之嫌。事实上,本书的重点还是陈渠珍入藏平叛和逃生经历,西原的笔墨并不多,而且陈渠珍和西原的关系很难用现代社会人们理解的爱情来形容,西原更像是尽了传统社会中一个妻子生死相许的伦理义务。 (展开)
7 有用 韦海生 2019-04-21 08:11:46
读过09西藏人民的版本,当我读到西原病逝前说到的这句话时,突然哭了起来:「西原万里从君,相期终始,不图病入膏肓,中道永诀。然君幸获济,我死亦瞑目矣。今家书旦晚可至,愿君归途珍重。 」 这本书全文只有五万多字,半文言文写成,文笔流畅,浅显易懂,让人读过之后既哀伤,又对西藏充满了无以言说的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