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品方: 纸间悦动
副标题: 革命之年
原作名: 1848: Year of Revolution
译者: 郭东波 / 杜利敏
出版年: 2019-7
页数: 484
定价: 92.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52026856
内容简介 · · · · · ·
1848,短暂的“人民之春”,深厚的历史苗圃
1848年,一场革命风暴横扫欧洲。2月,革命圣地巴黎,人民走上街头、筑起街垒,七月王朝统治崩溃。3月,保守秩序的缔造者、欧洲的“消防队长”梅特涅仓皇逃出维也纳。革命之火随即燃遍欧洲大陆,保守体系土崩瓦解。巴黎、维也纳、柏林、布达佩斯、米兰、威尼斯,各大城市扬起了三色旗,自由派组建了政府,各地热火朝天地开起了制宪会议。“民族之春”来临,流亡他乡的马志尼、加里波第赶回祖国,期待一个统一的意大利;德意志各邦代表齐集法兰克福,雄心勃勃地要打造一部德意志帝国宪法。同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备受大工业打击的手工业者、工厂里食不果腹的劳工纷纷组织起来,争取工作的权利,要求摆脱贫困。
不同政治派别、各个社会阶层的团结带来了革命的成功。然而,根深蒂固的矛盾并未化解。新政权是采取君主制还是共和制?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冲突的利益如...
1848,短暂的“人民之春”,深厚的历史苗圃
1848年,一场革命风暴横扫欧洲。2月,革命圣地巴黎,人民走上街头、筑起街垒,七月王朝统治崩溃。3月,保守秩序的缔造者、欧洲的“消防队长”梅特涅仓皇逃出维也纳。革命之火随即燃遍欧洲大陆,保守体系土崩瓦解。巴黎、维也纳、柏林、布达佩斯、米兰、威尼斯,各大城市扬起了三色旗,自由派组建了政府,各地热火朝天地开起了制宪会议。“民族之春”来临,流亡他乡的马志尼、加里波第赶回祖国,期待一个统一的意大利;德意志各邦代表齐集法兰克福,雄心勃勃地要打造一部德意志帝国宪法。同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备受大工业打击的手工业者、工厂里食不果腹的劳工纷纷组织起来,争取工作的权利,要求摆脱贫困。
不同政治派别、各个社会阶层的团结带来了革命的成功。然而,根深蒂固的矛盾并未化解。新政权是采取君主制还是共和制?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冲突的利益如何平衡?更重要的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转型进入瓶颈期,自然灾害更加剧了贫困,这些“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新政权的基础尚未稳固,革命各派别却已反目成仇——激进派深入底层,温和派拥抱“秩序”。
另一边,保守势力缓过神来。俾斯麦以军队向国王保证,他的权力基础依然稳固。奥地利的主帅们——拉德茨基、温迪施格雷茨、耶拉契奇——磨利了刺刀。沙皇尼古拉一世同意“帮助”年轻的新皇帝弗兰茨·约瑟夫解决“现代问题”。法国,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唤起了人们对往日帝国荣光的追忆……自由城市纷纷陷落,保守势力重新掌控了秩序。
1848年革命如一阵风暴袭击了欧洲,又匆匆离去,却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前承1789年原则,后启社会革命、民族运动。19世纪重要的政治人物纷纷登场,现代社会的弊病暴露无遗。马克思、托克维尔、赫尔岑都卷入其中,并留下了珍贵记录。1848年革命种下的种子将在接下来的岁月中生根发芽,深刻地影响历史进程。迈克·拉波特描绘了一幅全景式的历史画卷,读者既能沉浸在生动的故事中,感慨各方参与者的命运,也将更加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
1848的创作者
· · · · · ·
-
迈克·拉波特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迈克·拉波特(Mike Rapport),生于美国纽约,在布里斯托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法国史学者威廉·多伊尔(William Doyle)。曾任教于斯特林大学,2000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历史学会成员,现就职于格拉斯哥大学。
拉波特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革命史,包括1789年法国大革命、英法美革命的比较,曾参与“革命的多米诺骨牌”项目,探讨1848年革命对现代世界的影响。代表作包括:《反叛的城市》《法国革命中的民族问题和公民权利》《拿破仑战争导论》(牛津通识系列)等。
拉波特学术功底深厚,对历史和生活充满热情,喜爱在城市中漫步,研究历史事件是如何在大街小巷展开的。他充分利用档案及历史参与者的私人记录,使得其作品不仅翔实地展现了历史的发展,而且描绘出当事者的体验,生动有趣。
目录 · · · · · ·
第一章刺刀森林 001
Ⅰ 梅特涅体系 003
Ⅱ 保守秩序下的躁动 016
第二章烽烟四起 049
Ⅰ 意大利的先声 051
Ⅱ 巴黎二月革命 056
Ⅲ 德意志“三月要求”与维也纳三月革命 067
Ⅳ 匈牙利、捷克的民族诉求 076
Ⅴ 柏林 3 月 18 日起义 083
Ⅵ 米兰五日与威尼斯起义 090
Ⅶ 欧洲边缘地区的骚动 104
第三章民族之春 125
Ⅰ 德意志的自由与民族问题 131
Ⅱ 多民族帝国奥地利 144
Ⅲ 自由匈牙利中的少数民族 156
Ⅳ 意大利民族事业 168
Ⅴ 1848 年的边缘群体 189
Ⅵ 民族主义的困境 201
第四章血色夏日 209
Ⅰ 巴黎六月起义 215
Ⅱ 德意志的社会问题 235
Ⅲ 维也纳起义与捷克民族主义的惨败 252
Ⅳ 匈牙利边境的动荡 264
Ⅴ 库斯托扎战役 278
第五章反革命之秋 293
Ⅰ 废除农奴制 299
Ⅱ 维也纳的陷落 309
Ⅲ 普鲁士保守势力的胜利 319
Ⅳ 奥匈冲突 331
Ⅴ 意大利城市的抵抗 345
Ⅵ 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上台 357
第六章1849:大势已去 365
Ⅰ 法兰克福议会的解散 367
Ⅱ 自由城市的陷落 379
Ⅲ 围剿匈牙利 398
Ⅳ 第二共和国的终结 413
总结 431
注释 449
致谢 483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1848年革命很复杂,但革命的情节却引人入胜。这里有高超的政治手腕,有国家的建立,还有宪法的制定。同时又糅合了人类的革命悲剧、战争和悲惨的社会景象。与此同时,它也有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瞬间。1848年革命既是满载希望的革命,又是充满失望的革命。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前言 i -
他赞同首相“人民必须维护保守主义,并应为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的观点,但是“我们的方法并不相同。你要构建刺刀森林,维持社会现状。然而在我看来,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让革命者按照我们的愿望做事”。他对梅特涅的做法感到忧心,认为梅特涅维护保守秩序的强硬手段只会引来强大的对抗:“你的方式会把我们带向灭亡。”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Palmerston)素以直率著称,他直言不讳地批评奥地利“令人窒息的镇压政策”,认为这种政策“就像一个牢牢密封着的烧水壶,没有出气孔,最后一定会爆炸”。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刺刀森林 001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1848"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1848"的人也喜欢 · · · · · ·
1848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3 条 )

What was the legacy of the failures of 1848?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A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and wide expanded revolutions in Europe, the 1848 revolution failed with honor. Although the outcome was not totally perfect, it was still satisfying. For the first time throughout the European history, ordinary people, inclu... (展开)> 更多书评 23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Basic Books (2009)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
Little Brown (2009)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Basic Books (2010)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文案或策划或媒体或营销或商业或设计 (蓝蓝的紫)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一) (无心恋战)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好奇心日报的推荐书单2019 (Dao里个Dao)
- ❾书单:守望的精神角落:淘书之乐 (无心恋战)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1848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Berlinka 2024-06-27 15:33:11 北京
一本让我非常费解的书。1848年革命同样是一场涉及哈布斯堡帝国境内的南部斯拉夫各族人民命运的运动,但是全书完全规避这个论述。在庞大纷繁的中欧版图内,南部斯拉夫各民族的抗争的声音再次被完全抹去。然而,1848年革命的失败后果,却是由他们来承受的。历史,究竟是书写者的历史。
3 有用 Swallow 2019-09-11 13:03:44
没有哪一场社会革命是用简简单单的诸如“房价高工资低”就能概括的,既然革命是社会的,那么革命诉求必定是复杂的,可能包括了民主、民族、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诉求。因此社会革命是复杂的,不同派系代表不同利益,由此又采取不同的措施,有的缺乏远见,有的太过激进,有的又假民主自由之名行专制。1789革命砸烂专制主义和贵族政体的围墙,1848则是扬了地基,两次大战以后,现代才真正被建立。1848的悲剧在于,这是一... 没有哪一场社会革命是用简简单单的诸如“房价高工资低”就能概括的,既然革命是社会的,那么革命诉求必定是复杂的,可能包括了民主、民族、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诉求。因此社会革命是复杂的,不同派系代表不同利益,由此又采取不同的措施,有的缺乏远见,有的太过激进,有的又假民主自由之名行专制。1789革命砸烂专制主义和贵族政体的围墙,1848则是扬了地基,两次大战以后,现代才真正被建立。1848的悲剧在于,这是一场反威权的民主革命,他被社会经济的诉求所裹挟,左右派争论不休给了反革命以机会,民族主义诉求的加入又使自由主义的革命蒙上了保守主义的阴影。反威权的革命往往也是威权式的,革命者对少民利益的淡漠和底层需求的反对带来了失败,保守主义反革命后为了垄断权力加速保守化,为后来的绝对主义在20世纪的扩张埋下祸根。 (展开)
1 有用 秋山雪見🍁 2022-02-01 15:05:34
亮点是对所选事件的叙述来自亲历者的目击实录、回忆及大量二手资料作为主要解说材料,也使得本书的语言贴近当时普通人的现实,方便读者用一种容易接受的方式去了解1848年的跌宕。维也纳秩序中,德谟、民族与社会(民生)是1848的关键词,也成为之后近代政治的御三家,各种新兴的势力都以不同面貌活跃其中,1848因此成为古典与近代政治思想在近代欧洲的一次交差点,旧帝国分别在1848冲击中开始了近代转型。但正由于... 亮点是对所选事件的叙述来自亲历者的目击实录、回忆及大量二手资料作为主要解说材料,也使得本书的语言贴近当时普通人的现实,方便读者用一种容易接受的方式去了解1848年的跌宕。维也纳秩序中,德谟、民族与社会(民生)是1848的关键词,也成为之后近代政治的御三家,各种新兴的势力都以不同面貌活跃其中,1848因此成为古典与近代政治思想在近代欧洲的一次交差点,旧帝国分别在1848冲击中开始了近代转型。但正由于欧洲民族意识的勃兴,不同出身的知识人越来越难以形成“知识共和国”的共识,这也导致1848年同时也是“令人失望的”。短暂的胜利面临的是排他性的共同体壁垒带来的错位,以及难以为继的短暂团结。近代民族国家要建立在一元化的近代秩序上,还是承认原本的多元化成为一个问题,最终这些课题还要到一战结束方得到解决。 (展开)
6 有用 洛兹尼茶 2024-05-23 19:28:26 江苏
1848年,数百万的欧洲人开始有了各种权利,他们开始相信他们的后代可以做人了,而代价就是需要牺牲掉他们这一代人。
6 有用 工业先驱萨鲁曼 2019-10-28 18:14:09
1848街头的革命者大概不会意外,100年后,为对抗社会民主主义和凯恩斯主义—据说会通往奴役—哈耶克选择向保守主义低头。从诞生时起,自由主义的核心诉求始终是绝对的财产权利(其他诉求,如普选民主,当它有用时拥抱它,而不利时抛弃它,这在拉美有更多表演)。在19世纪,自由主义代表了新生行动者起而寻求改变分配份额和规则,这振奋人心。但随着市场关系摧毁旧安全网,随着社会动员加深,它已不能充分回应更广泛的社会... 1848街头的革命者大概不会意外,100年后,为对抗社会民主主义和凯恩斯主义—据说会通往奴役—哈耶克选择向保守主义低头。从诞生时起,自由主义的核心诉求始终是绝对的财产权利(其他诉求,如普选民主,当它有用时拥抱它,而不利时抛弃它,这在拉美有更多表演)。在19世纪,自由主义代表了新生行动者起而寻求改变分配份额和规则,这振奋人心。但随着市场关系摧毁旧安全网,随着社会动员加深,它已不能充分回应更广泛的社会诉求。自由主义的两位巨人(...有一个是小巨人)哈耶克和弗里德曼也坦承国家有责任为大众提供新的安全网,但我们田园自由主义者不同意(他们更适合称为丛林自由主义者)。1848年夏,当自由主义还在清晨时,这种混杂着喜悦的保守和焦虑就已经展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