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 · · · · ·
607年、日本は隋の煬帝に「日出ずる処の天子」で名高い書状を送る。以後、対等の関係を築き、中国を大国とみなすことはなかった――。こうした通説は事実なのか。日本はアジア情勢を横目に、いかなる手段・方針・目的をもって中国と交渉したのか。本書は、倭の五王の時代から、5回の遣隋使、15回の遣唐使、さらには派遣後まで、500年間に及ぶ日中間の交渉の軌跡を実証的に、「常識」に疑問を呈しながら描く。
古代日中関係史的创作者 · · · · · ·
-
河上麻由子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河上麻由子
1980年北海道生まれ.2002年北海道大学文学部人文科学科卒業.08年九州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府博士後期課程単位取得退学,博士(文学).14年より奈良女子大学准教授(専攻・日本古代史).著書『東アジア交流史のなかの遣唐使』(山川出版社,2011年).他共著多数
目录 · · · · · ·
第1章 倭の五王の時代―「治天下大王」の中国南朝交渉(五世紀、宋王朝に何を求めたか
倭国人のイメージ―梁「職貢図」が語るもの
「天下」とは―倭国で中華思想は芽生えたか)
第2章 遣隋使の派遣―「菩薩天子」への朝貢(梁による仏教隆盛―朝鮮諸国、倭への「公伝」の意味
倭王権の安定、大国隋の登場―対中交渉の再開
六〇七年、「日出処の天子」の真意
· · · · · · (更多)
倭国人のイメージ―梁「職貢図」が語るもの
「天下」とは―倭国で中華思想は芽生えたか)
第2章 遣隋使の派遣―「菩薩天子」への朝貢(梁による仏教隆盛―朝鮮諸国、倭への「公伝」の意味
倭王権の安定、大国隋の登場―対中交渉の再開
六〇七年、「日出処の天子」の真意
· · · · · · (更多)
第1章 倭の五王の時代―「治天下大王」の中国南朝交渉(五世紀、宋王朝に何を求めたか
倭国人のイメージ―梁「職貢図」が語るもの
「天下」とは―倭国で中華思想は芽生えたか)
第2章 遣隋使の派遣―「菩薩天子」への朝貢(梁による仏教隆盛―朝鮮諸国、倭への「公伝」の意味
倭王権の安定、大国隋の登場―対中交渉の再開
六〇七年、「日出処の天子」の真意
対随外交の真実―なぜ対等・冊封を求めなかったか)
第3章 遣唐使の一五回―一代一度、朝貢の実態(太宗の歓迎から白村江の戦いへ―六三〇~六六三年
唐からの接近、国号「日本」変更の願い入れ
崇仏国・唐への仏教アピール―鑑真来日と道教拒否
衰微する大国と排外主義―円仁が見た中国)
第4章 巡礼僧、海商の時代―一〇世紀、唐滅亡以降(最後の遣唐使計画―宇多天皇の意欲、菅原道真の反対
戦乱の五代十国時代―「聖地」を目指す日本の巡礼僧
宋による統一―国家間交渉の終焉)
おわりに 歴史的事実とは―「外交」と遣隋使
· · · · · · (收起)
倭国人のイメージ―梁「職貢図」が語るもの
「天下」とは―倭国で中華思想は芽生えたか)
第2章 遣隋使の派遣―「菩薩天子」への朝貢(梁による仏教隆盛―朝鮮諸国、倭への「公伝」の意味
倭王権の安定、大国隋の登場―対中交渉の再開
六〇七年、「日出処の天子」の真意
対随外交の真実―なぜ対等・冊封を求めなかったか)
第3章 遣唐使の一五回―一代一度、朝貢の実態(太宗の歓迎から白村江の戦いへ―六三〇~六六三年
唐からの接近、国号「日本」変更の願い入れ
崇仏国・唐への仏教アピール―鑑真来日と道教拒否
衰微する大国と排外主義―円仁が見た中国)
第4章 巡礼僧、海商の時代―一〇世紀、唐滅亡以降(最後の遣唐使計画―宇多天皇の意欲、菅原道真の反対
戦乱の五代十国時代―「聖地」を目指す日本の巡礼僧
宋による統一―国家間交渉の終焉)
おわりに 歴史的事実とは―「外交」と遣隋使
· · · · · · (收起)
喜欢读"古代日中関係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古代日中関係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3 条 )

交流史研究中应注意的「交涉逻辑」
买了这本河上麻由子著中公新书版引进的古代交流史阅读,结合自己的交流史学习经验,阅读感触还是不少的。河上很不错地点到了几个该明确的基本事实问题,最需要提的就是近代日本史学以来在战前强调「国体」的现实下比较强调推古王权与隋的外交中所谓「天子」的「对等外交」属性...
(展开)

《古代中日关系史》——揭开中日交往的神秘面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河上麻由子的《古代中日关系史》是一部深入探讨古代中日两国交流互动的学术著作,通过丰富的史料和严谨的研究,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古代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画卷。 书中首先从倭五王的时代讲起,5世纪的倭五王赞、珍、济、兴、武多次遣使与中国南朝交涉,如421年倭王赞、438年倭王... (展开)
各取所需:古代中日两国的交流与交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25年是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经历14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近代以来,中日两国的关系可谓剑拔弩张,日本侵略扩张的步伐从未停止。追溯历史,中日之间的关系似乎更和睦一些。本... (展开)
评河上麻由子著《古代中日关系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衣带水”是我国官方、学界最常用来形容中日关系的词汇。正如这个词所说的那样,在地理位置上,日本位于中国的东方,隔东海与中国相望,两国互为搬不走的邻居;在文化层面,中日双方又有着较多的相似性;在历史上,中日两国存在着近两千年的政治外交、经济贸易、军事战争、... (展开)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小野妹子真不是妹子,留学的还有留学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近收到一本讲历史的书,书名叫做《古代中日关系史》,副标题:从倭五王到最后的遣唐使,作者是河上麻由子【日】,原著名《古代日中关系史》,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 本书讲述了从5世纪倭五王与中国的交涉到9世纪停止派遣遣唐使的中日交流情况,同时也涉及东亚、中亚、南亚、... (展开)
《古代中日关系史》:大梦回还
为什么打开这本书? 为求真,为寻求拨开迷雾的风、突破黑暗的门。 过往岁月的真相永远只能无穷尽地接近,而无法做到复原。 又有何妨?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隋唐是一个无比璀丽夺目的梦,当年的日本作为隋唐梦中人、旁观者,又会怎样讲述这黄...
(展开)

站在日本主体重看中日关系问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感谢鉴书团。本人虽对近代中日关系十分感兴趣,但阅读这此小书,还是对我的大挑战。因此本书评包含大量个人感想,并仅仅从感兴趣之处入手,多有不当,请多指正。 中国与日本的关系,几乎可以说是亚洲各国关系中时间跨度最广、所涉层次最复杂的国家间关系。 单从近些年来看,国... (展开)
猜测与博弈:5-9世纪中日本的外交选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从图书上的原日文书名可知,原作者命名为“古代日中关系史”,这是一本以日本为主视角所叙述的古代中日关系论述,作者横跨南北朝至北宋初年,明确从5世纪倭五王与中国的交涉到9世纪停止派遣唐使之间探讨日本古代对中国的交涉以及亚洲各国的交流。 对于南北朝时期的刘宋,中国和... (展开)> 更多书评 33篇
论坛 · · · · · ·
请问什么时候能出中译? | 来自无恙 | 2 回应 | 2024-12-24 15:18:28 |
『古代日中関係史』が2019年度古代歴史文化賞優秀... | 来自诗人的迟缓 | 2021-02-26 22:19:3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4)7.8分 9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日韩书单 (密涅瓦的猫头鹰)
- (我有点想看的)历史学新书 (Whatever)
- 东北亚 (NADPH)
- 中日关系史 (特沐岚)
- 天下秩序与东亚世界 (Whatever)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古代日中関係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95年已婚有仨娃 2024-10-09 16:13:38 浙江
佛教交流背景下的东亚交流通史。不知本书是否为面向日本民众的科普类读物,总觉得不太过瘾。一周内读完,日语水平有限,当然有没读懂的地方。日本是否派遣使者、对中的关系,与天皇的世系迭代相联系,感觉有些简单了(史料有限?)。对遣隋使国书进行再解释,并在书末分析该史料“平等关系”说在近代国际背景下的由来是本书的亮点所在。论证的主要线索是佛教交流,当佛教作为笼络民众以及彰显王朝正统性政治手段被中国王朝所使用的... 佛教交流背景下的东亚交流通史。不知本书是否为面向日本民众的科普类读物,总觉得不太过瘾。一周内读完,日语水平有限,当然有没读懂的地方。日本是否派遣使者、对中的关系,与天皇的世系迭代相联系,感觉有些简单了(史料有限?)。对遣隋使国书进行再解释,并在书末分析该史料“平等关系”说在近代国际背景下的由来是本书的亮点所在。论证的主要线索是佛教交流,当佛教作为笼络民众以及彰显王朝正统性政治手段被中国王朝所使用的种种历史。个人对书中日本,韩国史料的运用以及日本十世纪国风文化的产生(203)较感兴趣。 (展开)
1 有用 阳紫竹 2024-01-10 11:19:01 四川
日方导师的书 佛教观点看八世纪的东亚国际关系 很有意思
1 有用 Whatever 2022-12-03 20:30:23 日本
多强调佛教因素在古代东亚关系中的重要影响,有些对经典问题的说法大胆又新颖,比如日本的“天下”和中国的天下意义不同;倭国没有向隋请求册封是因为当时的东亚世界已几乎不需要“册封”(!);日出日没天子的“天子”与佛教“天子”关系及非正式公文的问题等。虽然觉得有些说法过于大胆,比如对南朝梁时段的中日关系(&佛教传入日本原因)的推测其实完全建立在倭国真的有遣使的基础上,但《职贡图》作为证据仍然显得不够强之类... 多强调佛教因素在古代东亚关系中的重要影响,有些对经典问题的说法大胆又新颖,比如日本的“天下”和中国的天下意义不同;倭国没有向隋请求册封是因为当时的东亚世界已几乎不需要“册封”(!);日出日没天子的“天子”与佛教“天子”关系及非正式公文的问题等。虽然觉得有些说法过于大胆,比如对南朝梁时段的中日关系(&佛教传入日本原因)的推测其实完全建立在倭国真的有遣使的基础上,但《职贡图》作为证据仍然显得不够强之类,另外关于佛教流传的论述基本采用自上而下王(皇)权影响的逻辑,文化自身的传播似乎着墨较少。 (展开)
0 有用 晨 2023-09-22 01:51:01 日本
为了写专业课的读书报告疯狂读的书。观点新颖,史实完整,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