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视觉文化:理论与案例 (puzzled歐)
- 思维技术 (左思)
- ㄨ艺术书ㄨ (皮特4)
- 圖書館借过的書一覧 (eien99)
- 书 (MurloNate)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5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读画:打开名画的褶层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Ithaka 2023-08-06 18:31:47 新疆
磕磕绊绊用了很久才读完,每一章都有惊喜,尤其喜欢讨论福柯和拉康的宫娥,读的时候常常在两种情绪中摇摆:一方面,对主体欲望和观看行为进行细密的图像分析让我叹为观止,另一方面,在主体和他者的关系之间进行过于微观的审视的概念化行为又突然让我厌恶。这两种情绪驱使我在书页上留下两类批注:“太精彩了!竟然可以这么细致!”和“太过头了!现实生活里谁会这样!”合上末页的时候我想起来吴琼老师在西方美学史课上的调侃:真... 磕磕绊绊用了很久才读完,每一章都有惊喜,尤其喜欢讨论福柯和拉康的宫娥,读的时候常常在两种情绪中摇摆:一方面,对主体欲望和观看行为进行细密的图像分析让我叹为观止,另一方面,在主体和他者的关系之间进行过于微观的审视的概念化行为又突然让我厌恶。这两种情绪驱使我在书页上留下两类批注:“太精彩了!竟然可以这么细致!”和“太过头了!现实生活里谁会这样!”合上末页的时候我想起来吴琼老师在西方美学史课上的调侃:真正的哲学家绝不会混淆哲学思考和现实生活。想到这我释然了:和观测一样,思考也有它的尺度,这本就是一次坐下来打开绘画“褶层”的旅程,不应对它的细密感到厌烦和恐惧,毕竟没人会戴着显微镜走上街头。 (展开)
27 有用 Darklight 2019-09-15 18:32:59
边看边想起吴老师的烟嗓和一直看着天花板的眼睛。。。
1 有用 dull bull 2022-02-17 16:54:47
还算是比较有趣的一次阅读实践。最有教益的是第二第三章,与欲望保持距离正是为了更好地享受这一欲望。 “然而,如果我们回到历史化的情境中来看待这一争论,就会发现,所谓的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本身就是现代美学的话语建构,是博物馆时代诉诸纯粹视觉的策略,是现代主体的纯美学冲动的产物。例如,面对现代性进程带来的主体与社会及主体自身的一系列分裂和分离,主体只好诉诸形式主义的艺术自主性幻象,以作为对分裂和分离的一... 还算是比较有趣的一次阅读实践。最有教益的是第二第三章,与欲望保持距离正是为了更好地享受这一欲望。 “然而,如果我们回到历史化的情境中来看待这一争论,就会发现,所谓的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本身就是现代美学的话语建构,是博物馆时代诉诸纯粹视觉的策略,是现代主体的纯美学冲动的产物。例如,面对现代性进程带来的主体与社会及主体自身的一系列分裂和分离,主体只好诉诸形式主义的艺术自主性幻象,以作为对分裂和分离的一种想象性解决。” (展开)
0 有用 徐某人 2021-12-17 13:14:14
感觉是给专业人士看的书,其中涉及到了大量哲学、宗教之类的内容,对外行人来说太深奥了,没办法只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如果只是想单纯了解一下名画背后的故事,这本书不是很好的选择。但这绝对是一本好书。
2 有用 🌴សាឡុត ស🪷 2021-07-17 19:33:19
算是知道为啥吴老师西方美学史讲了半个学期的文艺复兴了。这里面的画上课ppt都出现过。但是给本科生上课的时候,吴老师有意避开法国精神分析和结构主义的语言,所以课上的弃之可惜。但是这本书算是把他课堂上想说却没说的话说了出来,前篇几张都很好,后面几章可能有些急了,感觉没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