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乔治·霍兰·萨拜因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作名: A History of Political Theory
译者: 刘山
出版年: 1986-06-01
页数: 640
定价: 3.5
装帧: 平装
丛书: 政治学说史
统一书号: 3017-389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作名: A History of Political Theory
译者: 刘山
出版年: 1986-06-01
页数: 640
定价: 3.5
装帧: 平装
丛书: 政治学说史
统一书号: 3017-389
内容简介 · · · · · ·
在本书中,萨拜因不仅对政治学说从理论上做了探讨,而且从历史的角度对古希腊以来两千多年的政治学说的形成、演变和发展做了系统的阐述。上卷内容涵盖了从古典时期到中世纪教会时代西方政治思想流变的主要脉络。该书内容广泛,史料丰富,是其他同类著作难以比拟的,自1937年问世后,就被西方许多国家列为政治学教科书或必读参考书,在我国今天的政治学研究中也享有很高的声誉。此次根据最新修订版译出的全新中文本,在学术规范等诸多方面较之旧译本均有提高。
政治学说史(下)的创作者
· · · · · ·
-
乔治·萨拜因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乔治·萨拜因(George Holland Sabine,1880-1964),著名政治学家。1903年入康奈尔大学,1906年获博士学位。曾在斯坦福、康奈尔以及其他一些美国大学里任教,并为美国哲学协会、政治学协会的会员。作为“历史主义学派”的主要倡导者,在美国学术界享有盛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乃是英国内战时期所产生的无与伦比的最宏大的产物。它主要是以其论证的逻辑明晰性和它在坚持其所始于的种种前设方面的一贯性而著称。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5页 -
如果个人的本性是极端自私利己的,那么国家和法律背后的强力便是使社会团结成一体的唯一的力量;道德义务最终也必须由法律和政府来规定。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适用于政治家和私性公民( the private citizen)的双重行为标准了一一这个双重标准乃是所谓“马基雅维利主义”( Machiavellism)的主要内容。作为国家创建者的统治者,不仅位于法律之外,而且如果道德是由法律创制的那么他也不受道德的约束。评价统治者行为的标准只有一个,即他所采取的各种政治手段是否成功地扩大和保持了其国家的力量。马基雅维利不加掩饰地接受了这个结论,并将之纳入了他给统治者的告诚之中,而这也是使他的《君主论》身背恶名的主要原因,尽管《提图斯・李维十论》一书的名声也确实没有好到哪里去。他公开主张为达到目的可以使用残酷手段、背信弃义、谋杀或任何其他的手段,只要这种手段被用得足够智慧和隐秘。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马基雅维利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政治学说史(共2册),
这套丛书还有
《政治学说史(上)》
。
喜欢读"政治学说史(下)"的人也喜欢 · · · · · ·
-
- 革命与新科学 8.5
-
- 政治观念史稿(卷五) 8.7
-
- 日本教习 8.4
-
- 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上、下卷) 8.9
-
-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9.2
-
- 法国藏学精粹(共4册) 8.4
-
- 唐研究(第十九卷) 8.6
-
- 洛克《政府论》导论 7.8
-
- 自我耗竭式演进 7.7
-
- 中国政治思想史(全三册) 9.1
政治学说史(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政治学说史》(下卷)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三编 关于民族国家的理论(上) 第十八章 马基雅维利 1. 15世纪中叶,教皇专制主义得到复兴,王权也得到巨大的强化,而与之对抗的各种制度(贵族制度、议会制度、自由城市制度和僧侣制度)都被削弱了。只有都铎王朝的议会制延续了下来。此前分散在封建领主和法人社团手中的政... (展开)
> 更多书评 15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9.2分 482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9.3分 27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法学阅读书目 (帆)
- 革命带头人的自我修养: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概观 (withinbeyond)
-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史 (hesai)
- 通识/通史 (🦉的瓦涅密)
- 基本阅读书目 (corine)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政治学说史(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core_dump 2022-01-07 01:02:11
神圣消亡后,习惯、自然、意志三者的较量及形上学的毁灭性灾难。
1 有用 RainyLane 2010-06-02 20:31:20
需要很深的功力才能读好这本书 作者有自己的思路 对各理论的论述评论大于简单介绍
0 有用 煌瑛 2009-10-01 23:47:20
比(上)的翻译好些。
0 有用 沐风 2008-11-23 23:11:30
恩,好开心。很厉害的辩士。
0 有用 陈毓秀 2014-03-22 22:02:04
老版本没有新版本翻译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