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叔湘(1904-1998),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名誉所长。
吕叔湘先生的研究重点是汉语语法。现代汉语方面的主要著作有《中国文法要略》、《语法修辞讲话》(与朱德熙合著)、《语法学习》、《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等。《中国文法要略》全书分三卷,上卷“词句论”主要讲词和句子的类别和结构,集中体现了全书的语法体系。中下卷是“表达论”,又分“范畴”(中卷)和“关系”(下卷)两部分,前者讨论数量、指称、方所、时间、语气等语义范畴的表达方式,后者论述异同-高下、同时-先后、假设-推论等各种关系的表达方式。朱德熙先生认为上卷讨论句子和词组之间的变换关系相当深入,“是研究汉语句法结构变换关系的先驱”,下卷以语义为纲描写汉语句法,“是迄今为止对汉语句法全面进行语义分析的唯一著作”。《语法修辞讲话》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社会语文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一部著作,全书分为六讲,依次是:语法的基本知识、词汇、虚字、结构、表达、标点。这部著作最大的特色是把语法、修辞、逻辑结合起来讲解,举出当时流行的主要语病,有针对性地加以解释说明,开创了语法修辞教学和逻辑语言学习的基本模式。《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收集了吕先生最重要的语法专题研究论文。《关于汉语词类的一些原则性问题》一文对汉语语法学史上各家关于词类问题的学说做了系统的分析比较,对划分词类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全面论述,文中提出的“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特点来分的”、“词有定类,类有定词,跨类不能太多”、“结构关系宜于用来做主要的分类标准”等原则,成为此后数十年间汉语学界的共识;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方法引入汉语学界,引起一场方法论的讨论,《关于“语言单位的同一性”等等》对“同一性原则”在汉语语素、词、结构各级语法单位中的技术性应用作了全面、深入的研讨,成为中国语法学界探讨结构主义方法最具理论深度的论文;《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首次讨论了现代汉语的双音化倾向,指出双音化是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对双音化倾向的原因、音节和词的关系、音节伸缩的修辞作用等问题都做了深入的讨论,对汉语的构词法以及词的划界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精辟的见解,开创了汉语语法韵律研究的新领域;吕先生晚年发表的积数十年经验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从单位、分类、结构三大方面全面评议汉语语法各个层面存在的问题,讨论可能的处理方案,指出人们很少考虑过的若干新的思路和研究课题,直至今日仍然是纲领性的著作。吕叔湘先生参与撰述并审订了《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直接参加了“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制订工作,主编了我国第一部语法词典《现代汉语八百词》,这些著作引例弘富,分析精当,在汉语语法体系建设以及理论和方法上都具有开创意义,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最有影响的重要成果。
吕叔湘先生是我国近代汉语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从四十年代开始发表的专题论文到八十年代出版的《近代汉语指代词》(江蓝生补)等论著代表了吕叔湘先生在近代汉语研究方面的总体成就。吕先生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采用比较的方法,不仅有历史的比较,而且有与方言和外语的比较,例证丰富,分析详尽,填补了白话语法研究的空白,也具有方法论上的示范作用。吕先生在古代汉语方面的著作有《文言虚字》、《开明文言读本》(与叶圣陶、朱自清合著)等。
吕叔湘先生是我国最具社会影响的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的前期主编。《现代汉语词典》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以前的汉语辞书都是以文言为主,没有人做过收普通话词汇、用普通话解释、举普通话例子的新型汉语辞书工作。从选词的原则,到如何处理词的语法信息,直到字头与词目的排列,以及标音方法等等,都没有现成的办法可资参照,吕先生以语言学家的卓识首创性地确定了这些基本原则。吕叔湘先生为《现代汉语词典》拟订了详备的“编写细则”,精心组织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而且亲自编写、审定条目,这部词典凝聚了吕先生作为语言学家的经验智慧以及汗水和心血。
作为我国语言学界的领袖之一,吕叔湘先生直接主持和参与了许多重大语文活动和语文工作计划的制订。他关于语文工作的许多论述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1980年吕叔湘先生在中国语言学会成立大会开幕式上做的《把我国语言科学推向前进》的学术报告中,提出要处理好中和外的关系、虚和实的关系、动和静的关系、通和专的关系,这是他数十年从事语文工作的经验总结,也为我国语言学科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吕叔湘先生治学态度十分严谨,他在晚年一份自述的简历中总结为“强调广搜事例,归纳条理,反对摭拾新奇,游谈无根”。综观吕叔湘先生一生的论著,无论是长篇巨著,还是单篇短文,都是他所倡导的务实精神的良好体现。吕叔湘先生历来重视语言实际的研究,他的语法著作总是从具体的语言材料出发,努力探索汉语的特点和规律;他不仅注重对中国语言学传统的继承,而且积极引进和研究国外的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用以解决汉语问题;在研究方法上重视语言的古今比较和中外对比,在更广阔的视野里揭示汉语的规律。
吕叔湘先生重视语文教学,积极普及语文知识。1951年与朱德熙先生合作撰写的《语法修辞讲话》,评论报刊语文失误,解释说明语法常识,在《人民日报》上分期发表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单行本出版后重印多次,发行量在一百万次以上。作为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第一任会长,吕叔湘先生十分关注中学语文教学,他所提出的有关语文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受到教育界的普遍重视。1985年元旦,80岁高龄的吕叔湘先生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汉语文的特点和当前的语文问题》一文,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角度启发青年关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汉语文问题。早在建国初期,他就是我国第一部宪法起草委员会的顾问,全程参与了宪法的文字工作;六届人大召开之前,年近八旬的吕先生又为建国以来宪法最重要的一次修改不辞劳苦,推敲字句。作为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和中央文献研究室顾问,吕先生还为许多重要的法律条文以及若干党内文献的文字内容提出了重要建议。
吕叔湘先生一向关心青年,对他们寄予厚望。1983年吕叔湘先生捐献多年积蓄的六万元设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1987年,他又把荣获首次吴玉章奖特等奖的奖金转为青年语言学家奖金。几十年间,吕叔湘先生通过做报告、通信、个别谈话、修改文章等方式与中青年语文工作者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帮助他们成长。
吕叔湘先生为人正直,品德高尚,一生追求进步。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也具有极高的政治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他年轻时赴英国留学选择了图书馆专业,就是因为深感祖国当时文化事业的落后,要通过图书馆工作发展祖国的文化事业;直到晚年,他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的建立倾注了大量心血。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吕叔湘先生就提出入党申请。1986年,他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吕叔湘先生一生俭朴,清正无私,在他1993年写下的遗嘱中他表示:丧事从简,捐献角膜,遗体交医学解剖,骨灰埋葬后不作任何标记。他崇高的风尚赢得了广泛的敬重。
2 有用 银雀亭 2023-09-04 20:07:18 上海
作为一个对古代汉语书面语有语感的人,有一些话只有马丹徒能讲出来。
0 有用 莽莽苍苍 2024-09-30 21:10:34 北京
整整读了两个星期。作为极具开创性和影响力的上古汉语语法研究著作,《文通》称得上是近代语法史研究的开山之作。未读一过的人总责其瑕瑜互见,但实际阅读中,仍是感叹作者的眼光卓越的时刻居多。其所划分的九个词类、七种句子成分,现在来看大体仍是立得住的。其在展开每个细目时又着力胪列繁多的例句,且不避例外,这正是科学的态度。关于《文通》的版本,首推吕叔湘、王海棻两位先生编著的《读本》,但不推荐上教2019 年的... 整整读了两个星期。作为极具开创性和影响力的上古汉语语法研究著作,《文通》称得上是近代语法史研究的开山之作。未读一过的人总责其瑕瑜互见,但实际阅读中,仍是感叹作者的眼光卓越的时刻居多。其所划分的九个词类、七种句子成分,现在来看大体仍是立得住的。其在展开每个细目时又着力胪列繁多的例句,且不避例外,这正是科学的态度。关于《文通》的版本,首推吕叔湘、王海棻两位先生编著的《读本》,但不推荐上教2019 年的这个新版本!!!错字、繁简、格式,错误极多!!!最离谱的是“士大夫”讹为“土大夫”(p333)……强烈建议优先考虑1986年版,比对之下,至少该版本在错误率上相对较低,更为可靠。此外,吕叔湘先生所作的《导言》不仅对于进入《文通》大有裨益,而且附注中的诸家按语也极具参考价值,几位大家同时“伺候”你一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