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 查尔斯·狄更斯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副标题: 插图珍藏版
原作名: Bleak House
译者: 黄邦杰 等
出版年: 2019-9
页数: 1176
定价: 36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插图珍藏本世界文学名著
ISBN: 9787532780280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副标题: 插图珍藏版
原作名: Bleak House
译者: 黄邦杰 等
出版年: 2019-9
页数: 1176
定价: 36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插图珍藏本世界文学名著
ISBN: 9787532780280
内容简介 · · · · · ·
在狄更斯浩繁丰厚的传世文字中,《荒凉山庄》可谓其晚期最高成就之一。
小说通过一起旷日持久的、令几代人的命运和青春为之殉难的遗产诉讼案,将批判的矛头对准了当时英国一切不正义、不合理事物的化身——僵死而腐败的大法官庭,让“体制之恶”浮上水面。作品描写了一大群寄生于这腐朽法律卵翼之下的卑俗小民,与法勾结在一起的病态的达官显贵,对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社会辐射纵深。而作品凸出的象征手法的运用——对浓雾、阴云等自然景物的反复渲染,以及独到、具有高表现力的“双重叙述”手法,连同其惊悚错综的谜中谜、案中案的情节架构,使其成为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中一部具有独特艺术感染力的经典。
本版采用十九世纪一代英伦绘师H.K.布朗(笔名菲兹)三十余幅珍贵原版插图,倍添趣味,赏读与收藏价值兼具。
作者简介 · · · · · ·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19世纪英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他一生作品丰厚,盛行至今。主要作品由《远大前程》《双城记》等。
目录 · · · · · ·
译本序
序言
第一章 大法官庭
第二章 上流社会
第三章 人生历程
第四章 望远镜里的慈善事业
第五章 早晨的奇遇
第六章 宾至如归
第七章 鬼道
第八章 遮掩许多的罪
第九章 蛛丝马迹
第十章 誊写法律文件的人
第十一章 我们亲爱的弟兄
第十二章 在戒备中
第十三章 埃丝特的自选
第十四章 风度
第十五章 钟楼大院
第十六章 托姆独院
第十七章 埃丝特的自述
第十八章 德洛克夫人
第十九章 往前走
第二十章 新房客
第二十一章 斯墨尔维德一家
第二十二章 布克特先生
第二十三章 埃丝特的自述
第二十四章 控诉
第二十五章 斯纳斯比太太明察秋毫
第二十六章 神枪手
第二十七章 不止一个老军人
第二十八章 钢铁大王
第二十九章 年轻人
第三十章 埃丝特的自述
第三十一章 护士和病人
第三十二章 约定的时刻
第三十三章 不速之客
第三十四章 施加压力
第三十五章 埃丝特的自述
第三十六章 切斯尼山庄
第三干七章 贾迪斯控贾迪斯案
第三十八章一场内心斗争
第三十九章 律师与当事人
第四十章 国与家
第四十一章 在图金霍恩先生的房间里
第四十二章 在图金霍恩先生的事务所里
第四十三章 埃丝特的自述
第四十四章 信和答复
第四十五章 委托
第四十六章 拦住他!
第四十七章 乔的遗嘱
第四十八章 短兵相接
第四十九章 公事是公事,私交是私交
第五十章 埃丝特的自述
第五十一章 恍然大悟
第五十二章 坚持己见
第五十三章 寻找线索
第五十四章 中计
第五十五章 出走
第五十六章追踪
第五十七章 埃丝特的自述
第五十八章 冬天的一个昼夜
第五十九章 埃丝特的自述
第六十章 希望
第六十一章 意外的发现
第六十二章又ー个意外的发现・
第六十三章 钢与铁
第六十四章 埃丝特的自述
第六十五章 重新生活
第六十六章 在林肯郡
第六十七章 埃丝特自述的结尾
· · · · · · (收起)
序言
第一章 大法官庭
第二章 上流社会
第三章 人生历程
第四章 望远镜里的慈善事业
第五章 早晨的奇遇
第六章 宾至如归
第七章 鬼道
第八章 遮掩许多的罪
第九章 蛛丝马迹
第十章 誊写法律文件的人
第十一章 我们亲爱的弟兄
第十二章 在戒备中
第十三章 埃丝特的自选
第十四章 风度
第十五章 钟楼大院
第十六章 托姆独院
第十七章 埃丝特的自述
第十八章 德洛克夫人
第十九章 往前走
第二十章 新房客
第二十一章 斯墨尔维德一家
第二十二章 布克特先生
第二十三章 埃丝特的自述
第二十四章 控诉
第二十五章 斯纳斯比太太明察秋毫
第二十六章 神枪手
第二十七章 不止一个老军人
第二十八章 钢铁大王
第二十九章 年轻人
第三十章 埃丝特的自述
第三十一章 护士和病人
第三十二章 约定的时刻
第三十三章 不速之客
第三十四章 施加压力
第三十五章 埃丝特的自述
第三十六章 切斯尼山庄
第三干七章 贾迪斯控贾迪斯案
第三十八章一场内心斗争
第三十九章 律师与当事人
第四十章 国与家
第四十一章 在图金霍恩先生的房间里
第四十二章 在图金霍恩先生的事务所里
第四十三章 埃丝特的自述
第四十四章 信和答复
第四十五章 委托
第四十六章 拦住他!
第四十七章 乔的遗嘱
第四十八章 短兵相接
第四十九章 公事是公事,私交是私交
第五十章 埃丝特的自述
第五十一章 恍然大悟
第五十二章 坚持己见
第五十三章 寻找线索
第五十四章 中计
第五十五章 出走
第五十六章追踪
第五十七章 埃丝特的自述
第五十八章 冬天的一个昼夜
第五十九章 埃丝特的自述
第六十章 希望
第六十一章 意外的发现
第六十二章又ー个意外的发现・
第六十三章 钢与铁
第六十四章 埃丝特的自述
第六十五章 重新生活
第六十六章 在林肯郡
第六十七章 埃丝特自述的结尾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天还没有亮,我就起来穿衣服了,瞅瞅窗外,发现蜡烛像两座灯塔似的反映在漆黑的窗玻璃上,然后看到窗外的一切仍然笼罩在行将消逝的茫茫夜色之中,再去观察这一切在天亮时的变化,那确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晨景逐渐显露出来了,窗外那块场地也展现无遗;昨天夜里风就在这黑洞洞的场地上徘徊着,就像我缅怀身世时那样缠绵悱恻;我一发现这些在我睡觉时就已经环绕在我周围的陌生景物,就感到非常高兴。起初,这些景物在浓雾里很难辨认,而在它们上面,最后几颗星星也还闪着微光。在那欲曙未曙的天色消逝了以后,景象开始迅速扩大,内容也充实起来了,我每看一眼,都会发现许多东西,够我看上一个钟头。就在这不知不觉之中,我的蜡烛成了唯一不能和清晨相协调的东西,屋子里那些阴暗的地方都明亮起来了。晨光朗照着怡人的景色,其中最突出的是那古老的修道院教堂,这个教堂和它那雄伟的尖塔投下了一长串柔和的阴影,似乎和它那峥嵘的外观不大相称。可是,就在这峥嵘的外观中(我希望,我明白了这一点),也往往会产生出潜移默化的影响。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八章 遮掩许多的罪 -
伦敦。米迦勒节开庭刚过,大法官坐在林肯法学协会大厅里。无情的十一月天气。满街泥泞,好像洪水刚从大地上退去,如果这时遇到一条四十来英尺长的斑龙,像一只庞大的蜥蜴似的,摇摇摆摆爬上荷尔蓬山,那也不足为奇。煤烟从烟囱顶上纷纷飘落,化作一阵黑色的毛毛雨,其中夹杂着一片片煤屑,像鹅毛大雪似的,人们也许会认为这是为死去的太阳志哀哩。狗,浑身泥浆,简直看不出是个什么东西。马,也好不了多少,连眼罩上都溅满了泥。行人,全都脾气暴躁,手里的雨伞,你碰我撞;一到拐角的地方就站不稳脚步,从破晓起(如果这样的天气也算破晓了的话)就有成千上万的行人在那里滑倒和跌跤,给一层层的泥浆添上新的淤积物;泥浆牢牢地粘在人行道上,愈积愈厚。 到处是雾。雾笼罩着河的上游,在绿色的小岛和草地之间飘荡;雾笼罩着河的下游,在鳞次栉比的船只之间、在这个大(而脏的)都市河边的污秽之间滚动,滚得它自己也变脏了。雾笼罩着厄色克斯郡的沼泽,雾笼罩着肯德郡的高地。雾爬进煤船的厨房;雾躺在大船的帆桁上,徘徊在巨舫的桅樯绳索之间;雾低悬在大平底船和小木船的舷边。雾钻进了格林威治区那些靠养老金过活、待在收容室火炉边呼哧呼哧喘气的老人的眼睛和喉咙里;雾钻进了在密室里生气的小商船船长下午抽的那一袋烟的烟管和烟斗里;雾残酷地折磨着他那在甲板上瑟缩发抖的小学徒的手指和脚趾。 偶然从桥上走过的人们,从栏杆上窥视下面的雾天,四周一片迷雾,恍如乘着气球,飘浮在白茫茫的云端。 大街上,有些地方的煤气灯在浓雾中若隐若现,很像庄稼汉站在泥土松软的田地上看见的那个朦朦胧胧的太阳。大多数的店铺都比平时提前两个钟头掌灯一煤气灯似乎也知道这一点,它们那副面孔显得又憔悴又不情愿。 在那个灰沉沉的古老障碍物附近,也就是在那灰沉沉的古老协会门前的气派相当的装饰品一圣堂石门附近,阴冷的下午再也阴冷不过了,浓雾再也浓不过了,泥泞的街道再...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大法官庭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插图珍藏本世界文学名著(共18册),
这套丛书还有
《约翰·克利斯朵夫》《十日谈》《神曲》《幻灭(插图珍藏本)》《荷马史诗》
等
。
喜欢读"荒凉山庄"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荒凉山庄"的人也喜欢 · · · · · ·
荒凉山庄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2 条 )


荒凉山庄——黄邦杰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我读到现在狄更斯最好的一部作品。在这部小说里能看出他的成熟和转变。他仍然是一个讽刺的高手,但是文字的油腻感没有那么强烈了,多了深沉。他仍然一个擅长刻画人物的大家,但以往角色的舞台剧般的浮夸感收敛了很多。人物形象依旧鲜活,却没有那么做作。 如果我没... (展开)
Bleak house
其實一開始看就被這種敘事風格語言特色所吸引了,當然這也可能是個人偏好,但實際上在世界文學地圖上巡遊一圈之後,再次拾起這本書,看到古怪的老太婆,瘋瘋顛顛的老頭子(早晨的奇遇),以及維多利亞式的建築設置,迷霧籠罩的倫敦,會有特殊的親切感。 看卡夫卡...
(展开)
> 更多书评 32篇
论坛 · · · · · ·
狄公(更斯)也有奥斯丁那味儿 | 来自nana | 2021-11-04 13:23:05 | |
我佛了,上译的珍藏版居然还有错别字 | 来自For Again扶惯 | 2 回应 | 2020-05-29 16:07:29 |
只有这一本吗? | 来自蓝德朔 | 7 回应 | 2019-11-11 23:48:10 |
这个系列能出多少种? | 来自神户酩人 | 2019-10-03 20:33:04 | |
还要等多久才发行啊?记得我每天上淘宝搜索都无果! | 来自眼泪流回去 | 3 回应 | 2019-10-02 07:43:1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4 )
-
Penguin Classics (2003)9.2分 56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8.8分 715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8.9分 268人读过
-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8.5分 13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若我窮苦,皆賴迷書 (豬貓虎六郎)
- 37°暖书单(二) (37°暖)
- 2019年出版上架的外国文学 (鲸岛)
- 这几本有点意思 (Endler)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 (无心恋战)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14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荒凉山庄的评论:
feed: rss 2.0
60 有用 [已注销] 2019-09-20 16:37:53
就按这装帧做成狄更斯文集吧!千万别再搞花花绿绿的了!
25 有用 蓝德朔 2020-02-19 22:01:21
约翰·贾迪斯是真正的贵族。(真的很烦古典名著的译本序,只会扣死在阶级性局限性)
1 有用 . 2020-06-17 12:02:26
阅读过程他像夸金瓶梅一样不住夸狄更斯,故事情节构筑的也确实挺好的,阴影的死亡的计谋的恶意的残酷的冷冰冰的像伦敦的雾一样包裹着进行着并交织着温暖善量友爱同情帮助热心怜悯。善恶分明并且善恶有报。一开始写的那些,希望青春生命被贫穷绝望疯狂关押成笼子里一批批死掉的鸟,但就像有黑夜是为迎接光明,囚禁也那么一点点打开他的门,也再不会刮东风。很喜欢炮兵一家踏踏实实的生活气息,“老伴儿,”贝格纳特先生说,“你把我... 阅读过程他像夸金瓶梅一样不住夸狄更斯,故事情节构筑的也确实挺好的,阴影的死亡的计谋的恶意的残酷的冷冰冰的像伦敦的雾一样包裹着进行着并交织着温暖善量友爱同情帮助热心怜悯。善恶分明并且善恶有报。一开始写的那些,希望青春生命被贫穷绝望疯狂关押成笼子里一批批死掉的鸟,但就像有黑夜是为迎接光明,囚禁也那么一点点打开他的门,也再不会刮东风。很喜欢炮兵一家踏踏实实的生活气息,“老伴儿,”贝格纳特先生说,“你把我的意思说给他听听。你是知道我的意思的。” (展开)
1 有用 Phlypig 2021-04-09 07:45:07
我和这本书合不来,一个章节下来可能大部分都是重叠重复的描述渲染,有些甚至连同义词都不用,就是重复。拜拜了,狄更斯
3 有用 Viva La Vida 2020-12-12 21:10:01
雾都孤儿、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之后,读的第四本狄更斯。几部作品中,人物形象交叉重复、角色刻画重叠、善恶脸谱单薄且片面,无愧于维多利亚时期畅销书作家之名。 意外之喜是,一边读荒凉山庄,脑海里一直浮现的是却拆迁。被遗产案吞噬的人,和被拆迁款吞噬的人,是如此相似。那些父子兄弟姐妹反目成仇的人,那些获得巨额拆迁款后赌博吸毒被毁灭的人。于有的人,面对的不过是华美袍子上爬满的蚤子;而有的人,面对的是一头巨大... 雾都孤儿、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之后,读的第四本狄更斯。几部作品中,人物形象交叉重复、角色刻画重叠、善恶脸谱单薄且片面,无愧于维多利亚时期畅销书作家之名。 意外之喜是,一边读荒凉山庄,脑海里一直浮现的是却拆迁。被遗产案吞噬的人,和被拆迁款吞噬的人,是如此相似。那些父子兄弟姐妹反目成仇的人,那些获得巨额拆迁款后赌博吸毒被毁灭的人。于有的人,面对的不过是华美袍子上爬满的蚤子;而有的人,面对的是一头巨大怪物——霍布斯笔下的利维坦。 (展开)
0 有用 忧郁剑士 2023-02-24 12:43:09 上海
本书是狄更斯集大成的作品,最高作。本书的翻译水平非常厉害,完全翻出了狄更斯那种幽默味儿,后来的译者想超越这个译本非常困难。上部极其幽默讽刺,下部幽默味淡了一些,但增加了悬疑元素,完美而伟大的作品!
0 有用 晚晴 2023-02-17 15:18:21 山东
一开始觉得有点啰嗦,看着看着就很入迷,描写慈善家、律师、放高利贷的、混子都太生动了,每个人说话都有自己的特点。 人怎么会自燃?克鲁克死的那一段氛围烘托得真的很恐怖,太适合拍成电影了。
0 有用 洪作 2022-12-22 02:25:22 湖北
二重结构很有新意 埃斯特的自述语言很难想象出自男作家之手~
0 有用 青禾 2022-12-15 09:23:10 陕西
9月-12月,历时四个月终于读完了。还是坚持那个观点:纳博科夫的分析比原著更精彩。冗杂、无聊,要不是当初看《文学讲稿》需要读原著,又要保持不弃书的习惯,这本书硬着头皮都不想读。开头的铺垫给人一种皇皇巨著的史诗感,各种隐喻、对比,氛围感直线上升;中间各种人物穿插出场开始让人眼晕;后面的剧情进展之快、之平淡,让人咂舌。
0 有用 请勿打扰 2022-12-11 19:42:54 新疆
现在看来实在太啰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