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历时三年,鲍勃·迪伦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了这部回忆录——《编年史》。日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鲍勃·迪伦把自己人生中种种非凡的经历录入其中:对音乐的痴迷与执着、对心灵的坚守与追寻、初到纽约时的迷惘、遭遇瓶颈时的求索,还有爱情、友谊……他用灵感的火花点燃生命,点燃时代,*终把民谣唱成一部不朽的传奇,他本人的创作历程也成为美国音乐发展史的缩影。
编年史的创作者
· · · · · ·
-
鲍勃·迪伦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鲍勃·迪伦,美国传奇摇滚、民谣艺术家,被认为是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垮掉的一代的时代先锋,以及叙事民谣的集大成者。2016年,鲍勃·迪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是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音乐人,由此将歌词带入了经典文学殿堂。代表作有《答案在风中飘扬》《红色天空下》《像一块滚石》《时代在改变》等。
目录 · · · · · ·
记下得分001
失落之地021
新的早晨099
喔,仁慈133
冰河206
失落之地021
新的早晨099
喔,仁慈133
冰河206
喜欢读"编年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谈鲍勃·迪伦 8.5
-
- 列侬与洋子的最后谈话 8.0
-
- 我们隐秘的法则 9.1
-
- 地下丝绒与妮可 6.8
-
- 抓住时机 8.2
-
- 天堂城堡中的音乐 8.5
-
- 解放的种子:制造伍德斯托克 8.0
-
- 小人物:我和父亲乔布斯 8.0
-
- 林肯在中陰 8.0
-
- 梭罗传 9.2
编年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0 条 )




刻在滚石上的诗与歌[转自三表博客]
去年,美国歌星鲍勃·迪伦出版了自传《编年史》(Chronicles)(第一部)。这对美国音乐界来说算是件大事,这不仅是因为迪伦现在的地位,更主要的是,迪伦从他成名以来,一直就是个备受关注但又非常神秘的人物。一方面,他想方设法隐瞒自己的过去,另一方面,媒体对他的穷追不舍...
(展开)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在这本自传里,鲍勃·迪伦不会告诉你如何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家或诗人,他只会告诉你:鲍勃·迪伦是如何成为鲍勃·迪伦自己。 鲍勃·迪伦属于那种不可归类的艺术家。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永远是时代的观察者和记录者。他旁观而保持距离,正如托德海因斯执导的迪伦传记电影的...
(展开)
> 更多书评 8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Simon & Schuster (2005)8.6分 260人读过
-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8.3分 4297人读过
-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5)8.2分 1407人读过
-
大塊文化 (2006)8.1分 10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文化漫笔 (森森)
- 跟院线电影有关的书·2025年 (鲸鱼君)
- 巨头与明星的言行----数字化前期主体 (小毛叔)
- 书单|2021书单 (墨树MoShu)
- 音乐文化和传记(非古典) (SlimSlimharpo)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2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编年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呆唯不吃醋 2023-03-14 15:45:10 浙江
2021.8补标
0 有用 nancy_ 2022-03-05 00:47:21
囫囵吞枣看完。答案随风飘扬。
0 有用 Sophia 2022-01-01 13:50:42
成名前的辛苦盖在了盛名之下,但最令人感兴趣的也是那段时光吧,也会是作者最怀念的一段时光吧…边听着他的歌边看着他一生的footsteps,一幕幕像过电影一样
0 有用 εïз 2023-09-23 10:03:47 北京
每一句都能看出原文,對人也不感興趣,讀不下去。
0 有用 MitchellC 2023-09-27 20:46:09 辽宁
这本书不容易读。首先 Bob Dylan 把自传写成了类似手帐的形式,缺少了传统传记的故事感。其次,本书提到了大量的人名、地名,对于不熟悉那个时代的读者来说确实有些费力。即便如此,还是能够从本书中一窥 Dylan 的个性,他那诗意般的歌词源于早期对文学作品的大量阅读,他对民谣有着坚定的追求与理解,他喜欢其他歌手对自己歌曲的演绎,他也有过方向不定的迷惘,他不喜欢被媒体误解,不愿充当无须有的民权先锋,... 这本书不容易读。首先 Bob Dylan 把自传写成了类似手帐的形式,缺少了传统传记的故事感。其次,本书提到了大量的人名、地名,对于不熟悉那个时代的读者来说确实有些费力。即便如此,还是能够从本书中一窥 Dylan 的个性,他那诗意般的歌词源于早期对文学作品的大量阅读,他对民谣有着坚定的追求与理解,他喜欢其他歌手对自己歌曲的演绎,他也有过方向不定的迷惘,他不喜欢被媒体误解,不愿充当无须有的民权先锋,他对自己的才华有着清晰的认知。Bob Dylan, a true legend.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