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明亮靜好下的侷侷促促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作者吳曉樂
21 篇散文,獻給 21 世紀的女兒與母親,
還有每一個不合時宜的妳和你
世界的標準偏不是貼身剪裁、客製化設計。
有時我們像被迫使用右手的左撇子,卡卡的,
笨拙疼痛地,微笑展示那個非慣用的自己。
對於理想人生的歌頌,似乎只有一種曲風。光鮮穩定的事業,還有和樂甜蜜的家庭:夫唱婦隨成雙對,有子,或許有女,父慈子孝,賢妻良母。採摘完美結果的路,好像也只有一條小徑。女人,男人,許多人生來就被推出起跑線外,卻又拚了命要擠進去,站上指定位置,扮演社會的期待。
你以為那是老調,老調卻在新時代不斷重彈。新時代的女兒幽幽唱著和聲。
吳曉樂以細緻誠摯的眼光,由世紀之交女性的成長經歷、見聞感受出發,寫社會,寫家庭,也寫自己,藉二十一篇散文刻畫光亮後的暗影、暗中的微光,記下世界予我們的顛顛簸簸、坑坑疤疤,同時認認真真...
明亮靜好下的侷侷促促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作者吳曉樂
21 篇散文,獻給 21 世紀的女兒與母親,
還有每一個不合時宜的妳和你
世界的標準偏不是貼身剪裁、客製化設計。
有時我們像被迫使用右手的左撇子,卡卡的,
笨拙疼痛地,微笑展示那個非慣用的自己。
對於理想人生的歌頌,似乎只有一種曲風。光鮮穩定的事業,還有和樂甜蜜的家庭:夫唱婦隨成雙對,有子,或許有女,父慈子孝,賢妻良母。採摘完美結果的路,好像也只有一條小徑。女人,男人,許多人生來就被推出起跑線外,卻又拚了命要擠進去,站上指定位置,扮演社會的期待。
你以為那是老調,老調卻在新時代不斷重彈。新時代的女兒幽幽唱著和聲。
吳曉樂以細緻誠摯的眼光,由世紀之交女性的成長經歷、見聞感受出發,寫社會,寫家庭,也寫自己,藉二十一篇散文刻畫光亮後的暗影、暗中的微光,記下世界予我們的顛顛簸簸、坑坑疤疤,同時認認真真地提問:
那些很好很好的,可不可以不要呢?能否准允我們唱起新曲,走不同的路?能否容許我們,收拾起破碎的自我,選個心儀角落種下專屬的果樹,等它緩緩果熟蒂落,帶來只有自己能體會的豐收?
作者简介 · · · · · ·
居於台中。喜歡鸚鵡,日夜期待隔壁的小孩成為了不起的音樂家,因為人的忍耐是有極限的。著有《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上流兒童》,前者已改編成電視劇。
目录 · · · · · ·
序曲:書寫的起源
女兒們在天平上躊躇
我與我的血
習得復忘掉
鉑銥男孩
那些壞情話
正果與它們的產地
聖母病再見
叛逆期
等待父親
秘密頻道
身為肥狗,我很抱歉
如何永遠擁有一位女神?
吃與愛
那些致命的明亮
在台北練習起飛與降落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戀物記
她從海上來
別人的故事
創作者的另一半
後記:來一把合於心意的開罐器
謝辭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世人常误解一件事:仅仅男性特别喜欢折抑女性。绝非如此,自打很小的年纪,我时时见闻,那些坐成一圆桌的女人,如何将一位不在场的女性给说得低进尘埃里。几乎每个女生都接受了一套完整且顺序俨然的厌女练习。那些教条如同空气一般,随着我们的呼吸而深刻地绕行于我们体内,如双股螺旋般反复缠卷。女孩们是如此娴熟于裁切自己,好兑取社会的认同,把自己修得乱七八糟还不够,也把别的女孩给剪得泪流满面。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习得复忘掉 -
世上最严酷的警总叫,在女人心里。但不是每个女人都意识得到自己一人分饰司令与嫌犯,刑求与招认,倾轧与窒息。父权社会对女人采取电击项圈式训练,多数女性早年就能学会,在一趟鼻息之间完成自审自囚的程序,不僭越世道不肯给的权益,而且因为发生得频繁,久之还当是呼吸的一部分,行有余力并且不忘提点她人凡事自罪,这个“她人”得用女字旁。 二人以上参与的审查和拘提,难免出现挣扎抗拒,而这二人的组合,因为社会结构的缘故,经常是母女,越是害怕触电的母亲,越常禁女儿,因为舍不得心爱的孩子在行走间受到更大的伤,干脆自己先打,打怕她。母亲们经常忘记两件事实,一是女儿活的是她自己的命;二是女儿年轻,而且强壮。女儿未必遇得上母亲曾经遭遇的电击即使遇上,未必经不住。有些人甚至智勇双全,能挺着疼痛找出电源开关,一拳捶爆那些伤害过自己母亲的东西。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序 曲 书写的起源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可是我偏偏不喜歡"的人也喜欢 · · · · · ·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1 条 )


如果当事人觉得这就是最好的结局了,该怎么办?

生而为女,且行且不易,洞察幽微,柔软又犀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一本关于作者从小到大的感受的书,囊括了初恋,月经耻感,叛逆期,婚姻,重男轻女与父母,姐弟之间的关系,等等,听起来很琐碎,没什么看头,非也非也。 这本书神奇之处就在于作者能把这些鸡毛蒜皮,旁人也许不易察觉的感受写得细腻雅致,语言幽默又精准到正中靶心,时常让... (展开)
爱自己若太难不如先做到不应有恨

这本书,我送给了所有我爱的女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书的时候有种感觉,只有女性与女性之间,才会有真正的理解。 这不是性别歧视,也不是女权主义,只是理解的发生需要我们受过同样的苦,遇到过同样的境地,才可能真正的感同身受。 书里有很多细致入微的观点。 关于婚姻,大多数人向往的是爱情被见证的瞬间,可实际,爱是恒久忍... (展开)
关于《习得复忘掉》一篇中提及的梦魇有感(一场对母亲无声的控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青春期我与母亲的许多次不可开交的争吵 都是纠缠我到至今的梦魇 作为一位在思想上保守至极 敏感而又多思的母亲 她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女儿的身体被玷污 丢失了贞洁 甚至连感情也是这个阶段不被允许的肮脏的存在 而青春期的女孩也许会为了懵懂的爱情流泪 更会为了朋友间的细微的友...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4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可是我偏偏不喜歡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子剑 2020-02-24 10:28:01
原来比较期待像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那样的故事和观察。这本书主要是散文,比较零碎一些。购买的人最好不要有上本书那样的期待,不是说这本书不好,而是它的主题和关注点和上本书不太一样。文字还是不错的。
0 有用 K 2023-02-01 00:02:01 贵州
4.5 | 泪眼婆娑
0 有用 Renee 2021-05-30 22:25:27
细腻流畅而又舒展的文字,很少见,特别喜欢。我曾经也被家庭和学校规训成为了一个坏女孩警察,并从未意识到这些规训根本都是男权的把戏。直到意识到那些想法有问题之后,开始报复式地做一个自己曾经指指点点或者嫉妒的坏女孩:在任何场景都拒绝做caregiver,不顺着别人的脾气,允许自己自大骄傲,出丑,不再讨好人,不照顾异性好友另一半的感受,穿显示身材缺点的衣服,把自己晒得很黑,不再焦虑护肤,也再也不去指点那些... 细腻流畅而又舒展的文字,很少见,特别喜欢。我曾经也被家庭和学校规训成为了一个坏女孩警察,并从未意识到这些规训根本都是男权的把戏。直到意识到那些想法有问题之后,开始报复式地做一个自己曾经指指点点或者嫉妒的坏女孩:在任何场景都拒绝做caregiver,不顺着别人的脾气,允许自己自大骄傲,出丑,不再讨好人,不照顾异性好友另一半的感受,穿显示身材缺点的衣服,把自己晒得很黑,不再焦虑护肤,也再也不去指点那些不听话的坏女孩了。 (展开)
0 有用 满心柔软的小言 2025-01-07 14:35:51 浙江
好看。
0 有用 薯条加盐蘸辣椒 2024-10-25 07:34:39 江苏
岛屿话语,属于是随手拿起也可以随时放下的那种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