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汉代学术史略》主要内容:“指示新潮底趋向,测定潮势底迟速”,这十四个大字就赫然写在人民出版社创设通告上,成为办社宗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版宗旨的表述也许有所不同,但宗旨的精髓却始终未变!无论是在传播马列、宣传真理方面,还是在繁荣学术、探索未来方面,人民版图书都秉承这一宗旨。几十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大批为世人所公认的精品力作。有的图书眼光犀利,独具卓识;有的图书取材宏富,考索赅博;有的图书大题小做,简明精悍。它们引领着当时的思想、理论、学术潮流,一版再版,不仅在当时享誉图书界,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影响。
汉代学术史略的创作者
· · · · · ·
-
顾颉刚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顾颉刚(1893—1980),江苏苏州人。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史辨”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民俗学家。笔名有余毅、铭坚等。
顾颉刚于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0年北京大学本科哲学门毕业。以后留任教于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云南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社会教育学院、兰州大学等,并任北平研究院历史组主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主编《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燕京学报》、《禹贡半月刊》、《边疆周刊》、《齐大国学季刊》、《文史杂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目录 · · · · ·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现在,如有人拿了许多经书堆在我们的面前,问有什么用处,那么,我们可以干脆答道:用处不大。因为《诗经》里的诗已不能唱了;《易经》里的占卜是我们不信的,《礼经》和《礼记》中许多琐碎的礼节,看着也头痛,《春秋》中的褒贬予夺,完全为了维持统治阶级的尊严,决不是现代的伦理;《尚书》里记的说话,动不动叫着上帝和祖先,我们的理智也提不起这种信仰了,这种东西,实在只有一种用处,就是它的史料价值。汉以前的材料,存留到现在的太少了,除了甲骨文和钟鼎文之外,可见的只有这几部经书了。甲骨钟鼎的材料固然可靠,但都是零碎的,而几部经书则是较有系统的,把这较有系统的书本材料来联串无系统的地下实物,互相印证,于是我们可以希望写出一部比较真实的上古史(完全真实是不可能的)来,使得人们知道我国古代的民族和社会究竟怎样、我们的先民辛苦缔造传给我们的是些什么,这是它的唯一的用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4页 -
至于叙述和说明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最重要的有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两汉,他们的目标既在曲解经书来适应于当前的统治集团的利益,把古代史实勉强拉来和当时的东西相比,他们的方法又牵缠于阴阳五行的附会,处处要使得人事和自然界应弦合拍,在这样的主观愿望之下,势不能不流入于武断的玄学。所以名为整理而实际却是棼乱,使得我们要整理三代文化时逼得先去从事于两汉文化的探索,多出了几重麻烦。第二时期是两宋,他们的目标是内心的修养,用了全力去寻求古圣先王的传授心法,这当然也是一个水中捉月的主观愿望;可是他们的治学方法却因部分地接受了禅宗的“呵佛骂祖”的精神,敢于打破久踞在学术界宝座的偶像,又因有了刻版,古籍容易传布,见多自能识广·,因此辨伪考证之风大兴,在整理方面开出了一个比较能客观研究的新境界。第三时期是清代,除了它的后期之外,一般学者的目标只是希望认识古代,既不想把古代的学术思想应用在当前的政治上,也不想把它应用在内心的修养士,而只是以周还周,以汉还汉······搜罗材料,钩稽异同,其态度的谨严和在史料学上的成就都超过了汉、宋两代。只是他们太偏于客观主义,注重积聚材料而轻视理论,好像尽制砖瓦,不打建筑图样,自然也造不起房子来;结果流于烦琐细碎,使得人们怕去亲近。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汉代学术史略"的人也喜欢 · · · · · ·
汉代学术史略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3 条 )


【转】李政君:顾颉刚《汉代学术史略》的修订与其治学理念


秦汉之际的主要学术思想
> 更多书评 4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3 )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8.9分 1072人读过
-
北京出版社 (2016)8.9分 406人读过
-
北京出版社 (2012)8.8分 252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8.9分 25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秦风汉韵 (爱茉绿绿)
- 兩漢至中世文史研究書目 (靈泊春星)
- 民国丛书 第二编 (怡伶)
- 中国经学史 (Santa 紫霞仙子)
- 叶炜老师中国古代史(上)参考书目 (事有難言齋主人)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汉代学术史略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三未 2023-08-24 18:15:51 广东
再读。可展开做文章处甚多。
0 有用 钝之 2022-09-22 22:27:42 广东
又名《秦汉的儒生与方士》
0 有用 薛西弗斯王 2018-06-19 18:54:58
什么叫深入浅出,自己精熟了才能写的这样明白流畅
0 有用 踔厉疯发作 2017-08-11 22:15:30
不习惯顾颉刚把一些事用白话说出来还不标出处,然后,如此深入浅出的一本书,我居然不能毕之一夜。还看得我头疼。我是真老了。
0 有用 Enrcy 777 2020-03-11 21:16:47
疑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