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一部详尽地展示北魏一代历史全貌的著作——《北魏政治史》,在学术界第一次运用现代史学方法对北魏王朝从创建、兴盛到衰亡的历史全程进行了系统翔实的描述。
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期统治中原的非汉民族政权,北魏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也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持久影响。北魏的民族融合促进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以拓跋鲜卑为主体的大量的非汉民族在血缘上融入汉族,成为汉民族不可分割的有机构成。本书以君主在位的时代先后为序,涉及的问题至为广泛,举凡与北魏政治历史进程有关的事项诸如战争、外交、法律、经济政策、民众叛乱等等内容,都在论述之列。北魏历史上不曾为学界所注意的许多重大的抑或细微而又不可或缺的问题,在本书中都有明确交待;对于学界已做过较多论述的问题,在全面掌握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阐释。除了利用以《魏书》为主的传世...
(展开全部)
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期统治中原的非汉民族政权,北魏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也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持久影响。北魏的民族融合促进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以拓跋鲜卑为主体的大量的非汉民族在血缘上融入汉族,成为汉民族不可分割的有机构成。本书以君主在位的时代先后为序,涉及的问题至为广泛,举凡与北魏政治历史进程有关的事项诸如战争、外交、法律、经济政策、民众叛乱等等内容,都在论述之列。北魏历史上不曾为学界所注意的许多重大的抑或细微而又不可或缺的问题,在本书中都有明确交待;对于学界已做过较多论述的问题,在全面掌握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阐释。除了利用以《魏书》为主的传世文献进行研究外,还特别重视运用相关的墓志碑刻资料及非文字性的考古资料。
共四章,第一章传说时代讲拓跋部从大兴安岭向漠南草原迁徙的历史,这部分的考证比我之前看的书都详细,可以作为了解嘎仙洞的详细资料;第二章讲从拓跋力微(220-277)到三部分立时期(278-307)的事情,这部分可以结合田余庆《拓跋史探》来看,尤其是关于“诘汾皇帝无妇家,力微皇帝无舅家”的分析,我更信服田氏的理论;第三章代国时代(308-376),分穆帝猗卢(307-316)、平文帝郁律(317-... 共四章,第一章传说时代讲拓跋部从大兴安岭向漠南草原迁徙的历史,这部分的考证比我之前看的书都详细,可以作为了解嘎仙洞的详细资料;第二章讲从拓跋力微(220-277)到三部分立时期(278-307)的事情,这部分可以结合田余庆《拓跋史探》来看,尤其是关于“诘汾皇帝无妇家,力微皇帝无舅家”的分析,我更信服田氏的理论;第三章代国时代(308-376),分穆帝猗卢(307-316)、平文帝郁律(317-337)和昭成帝什翼犍(317-337)三部分,郁律之死与桓帝祁后有关,我偏田氏,不过祁氏是否出身广宁乌桓与昭成帝母是否为乌桓这本书的疑惑很有道理。然后代国灭亡之后李凭《北魏平城时代》认为拓跋珪曾南迁,看过田氏理论和这本书之后,不信。 另外探讨了“可汗”称号的出现时间,还有“莫弗”的含义。 (展开)
在后来的书北魏政治史研究多见过了
北魏政治史第一本,北魏公元386年建国之前的历史。可能为东胡人的后裔,可能是从漠北贝加尔湖一点点往南迁徙,到漠南,最后到达中原边界的代,其间与匈奴人及另外草原民族有混血。草原的部落那么多,能进入中原立足的却不多。很喜欢本书的考据功底和叙事节奏,穿插一些专题,这才是真正的历史研究啊
史料的堆积,观点的整理,还不如《北魏史》
经典作品。
> 更多书评 2篇
冻冻
2015-01-10 13:36:42 1人喜欢
苍庸
2025-05-13 21:56:39
> 29人在读
> 123人读过
> 762人想读
订阅关于北魏政治史(一)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院丸嗣 2021-11-21 20:54:57
共四章,第一章传说时代讲拓跋部从大兴安岭向漠南草原迁徙的历史,这部分的考证比我之前看的书都详细,可以作为了解嘎仙洞的详细资料;第二章讲从拓跋力微(220-277)到三部分立时期(278-307)的事情,这部分可以结合田余庆《拓跋史探》来看,尤其是关于“诘汾皇帝无妇家,力微皇帝无舅家”的分析,我更信服田氏的理论;第三章代国时代(308-376),分穆帝猗卢(307-316)、平文帝郁律(317-... 共四章,第一章传说时代讲拓跋部从大兴安岭向漠南草原迁徙的历史,这部分的考证比我之前看的书都详细,可以作为了解嘎仙洞的详细资料;第二章讲从拓跋力微(220-277)到三部分立时期(278-307)的事情,这部分可以结合田余庆《拓跋史探》来看,尤其是关于“诘汾皇帝无妇家,力微皇帝无舅家”的分析,我更信服田氏的理论;第三章代国时代(308-376),分穆帝猗卢(307-316)、平文帝郁律(317-337)和昭成帝什翼犍(317-337)三部分,郁律之死与桓帝祁后有关,我偏田氏,不过祁氏是否出身广宁乌桓与昭成帝母是否为乌桓这本书的疑惑很有道理。然后代国灭亡之后李凭《北魏平城时代》认为拓跋珪曾南迁,看过田氏理论和这本书之后,不信。 另外探讨了“可汗”称号的出现时间,还有“莫弗”的含义。 (展开)
1 有用 无明 2023-12-28 21:29:57 上海
在后来的书北魏政治史研究多见过了
2 有用 Covfefe 2017-10-20 11:01:52
北魏政治史第一本,北魏公元386年建国之前的历史。可能为东胡人的后裔,可能是从漠北贝加尔湖一点点往南迁徙,到漠南,最后到达中原边界的代,其间与匈奴人及另外草原民族有混血。草原的部落那么多,能进入中原立足的却不多。很喜欢本书的考据功底和叙事节奏,穿插一些专题,这才是真正的历史研究啊
3 有用 阿笨猫 2019-03-01 12:54:23
史料的堆积,观点的整理,还不如《北魏史》
1 有用 文孟先生 2022-10-02 19:34:46 湖北
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