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回憶的书评 (20)

Sage 2009-09-16 22:41:19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版

这不是评论,而是原书摘抄

摘自《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郑曦原编,三联书店,2001年5月,北京,第一版,第300页~342页。 1896年9月2日上午9时,时任大清帝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在纽约华尔道夫饭店接受了记者的访问。 …… 美国记者:总督阁下,您期待对现存的排华法案进...  (展开)
丰乐 2012-06-10 14:54:55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版

历史的进步

在那段屈辱的历史中,清政府还是有很多官员艰难的在维护着国家利益和尊严,其中很多电文可以体现出来,也有进步官员提出自己对时政的看法和提议,可谓句句中肯,但拘于当时的社会环境谁也无法力挽狂来改变现状,历史的车轮是向前滚动的,这些点点滴滴的努力和进步是星星的燎原之...  (展开)
荷叶杯 2016-01-19 08:57:23 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版

一部“不走心”的帝国残照

从来没见过这么差的一本所谓的“书”! 难以置信,真不知道是出版商的问题还是编著者郑曦原的问题 书中充满了各种低级错误,漏字、错字、错页等等, 对读者的极大不尊重。。。 另一方面,编者缺乏基本的治学态度和史学涵养, 再一方面,翻译技能也是比较差劲。。。 浪费了这么...  (展开)
阮在天涯 2007-01-15 16:07:08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版

泣血的残阳

近期在读一本《帝国的回忆》,这本书是1854年1月至1911年10月期间《纽约时报》对晚清报道和新闻评述的选编。在我看来,其独特的视角和眼光弥足珍贵。近些天,我都是每天睡前读一些章节,之后掩卷,在沉思中入睡。 书中选用文电的形式包括快讯、新闻专稿、特写、述评和...  (展开)
dmtteol 2015-09-30 23:38:34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版

明智读史方能读史明智

读史明智,是每一个读书人内心的渴望。大哲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固然主旨是宣传读书的益处,强调读得每一种好书都能使人裨益,但其将”读史使人明智“放在第一位,我认为不是随意而...  (展开)
乱挥名剑 2007-01-28 20:53:57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版

1896年李鸿章对《纽约时报》记者谈中国报纸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李鸿章是清朝北洋大臣。1896年毛泽东才三岁。李鸿章在上海有很多后人,我在文革的中后期就认识过一个李鸿章小老婆生的那一路的的孙子。这个李家孙子是一位小学教师,我是单位同事告诉我他是李家的孙子后,也看过他填写的报名表格,表格里他在家庭出身栏里填写了旧官僚,才有意...  (展开)
吾术家 2013-03-05 18:58:21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版

总督想必很喜欢吃鸡肉

“大清国的所有地区和藩属,都存在着一种非常习惯性的民主传统因素,这种因素让不同行业和不同阶层的人能够以集会的形式联合起来,共同组织防务,或结成利益认同团体。再就是民间的士绅们在社会上形成了一个极有权势的阶层,这些士绅包罗了所有候选的官僚,以及正在当政的,已...  (展开)
外太空浪人 2015-08-24 02:36:30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版

一些感想

從西方文化的角度來審視晚清帝國,體裁涉及社論、專稿、新聞等等,內容涉及到晚清帝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有些對當時社會弊病的評論在今天看來真的是十分中肯,許多美國人對大清帝國其實是充滿了好奇心,對當時的許多古老珍貴的建築、工藝品等充滿讚歎,同時也對這個社會的人民充...  (展开)
喜欢雨夜 2021-11-20 12:39:37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版

时间的力量

这是读的第一本罗胖推荐的书。罗振宇有一个观点特别感同身受,就是时间的力量。很多看起来稀松平常的事情,如果加上时间的维度,坚持下去,其结果就质变成了令人惊叹的奇迹。 不过14年春节后,久等视频节目不更新,“不详”的预感终于被证实了。罗胖坚持不下去了,一周一次的死...  (展开)
dmtteol 2015-09-30 23:38:32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版

明智读史方能读史明智

读史明智,是每一个读书人内心的渴望。大哲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固然主旨是宣传读书的益处,强调读得每一种好书都能使人裨益,但其将”读史使人明智“放在第一位,我认为不是随意而...  (展开)
山人不打烊 2014-12-25 16:01:27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版

只是看看

如果说看完这本书有什么感想,我很想在题目的内容后面写两个字:如题。当然,不是敷衍,也不是毫无感觉,只是真的觉得只是看看。 这是一本很琐碎的书,不同于我之前看过的很多历史书,可能刚刚看完《万历十五年》,印象还停留在所谓的大历史观,所以看这本书总有种捡了绿豆丢...  (展开)
温文稳问 2013-02-12 10:03:46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版

颇值得一读

尽管根据“国情”,这样一本选编《纽约时报》的新闻和评论的书,必然会有很多删节,但能看到当年外国人视角的第一手资料,还是很有价值的。尤其是关于当时的社会、文化记述,和一些反映欧美对中国看法的文字,相当不错。 现在这个当代中国版的一大硬伤是,一些人名常用字可能...  (展开)
cold 2012-03-18 21:29:32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版

回顾历史还是有必要的

由外国人描写的晚清中国,基本客观,阅读时闻到了晚清社会的那种呆板腐闷气息,试想自己若在其时又能奈局势何?又能有所超脱否?翻回书序时看到读者所谈杯茶平心,也就欣慰了许多,毕竟这是历史,吾国已在复兴途中迈出了很大一步,虽路途仍甚遥远。  (展开)
桴鸥 2011-03-28 14:48:33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版

匹夫兴叹,不问兴亡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 曰: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顾炎武。 中国的历史太久,亡了的国不可胜数,多数不过是野心家逐鹿中原,易姓改号而已,政权更迭与百姓的生活基本无涉,牢固的士绅社会像行星公...  (展开)
中微子 2011-03-27 07:56:26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版

不是帝国的回忆,而是别人的评述

最吸引我的是关于孙大炮同学和银行家的通信那一段,银行家左右政治和历史进程还真是那么回事。 恩,还有描述上海法庭的那段比较欢乐。 李中堂那段,想想就知道不容易阿。 对了,还有那些喜欢说的圆明园主要是被当地老百姓损毁的JY们,应该去读读圆明园那一段。 最后,你会...  (展开)
Erich 2010-06-03 14:00:58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版

常青的回忆-发黄的现实图片

作者为了这本书泡了那么长时间的图书馆,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其实现代的很多意见,100年前早已流行开来。 从纽约时报看中国,当时认为新颖的观点,现在可能成为常识;当时认为不可接受的国人弊端,现在却早已消失。 更多的是仍然在努力改进中的现实,所以让这本书常青。  (展开)
禅云旅人 2008-07-08 18:00:44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版

大清夕阳写实

一本外国人看大清末期的著作,在阅读中,身为国人的我们学会了唯有自强,唯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才是个合格的中国人!  (展开)
喜欢雨夜 2017-04-22 15:02:32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版

时间的力量

这是读的第一本罗胖推荐的书。随着年龄的增大,对于罗的一个观点特别感同身受,就是“时间的力量”。很多看起来稀松平常的事情,一旦加上时间的维度来衡量,坚持下去,最终就会质变为令人惊叹的奇迹。 14年春节后,久等《罗辑思维》视频节目不更新,不详的预感最终被证实,一...  (展开)
禅云旅人 2008-07-08 18:00:43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版

大清夕阳写实

一本外国人看大清末期的著作,在阅读中,身为国人的我们学会了唯有自强,唯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才是个合格的中国人!  (展开)
蠢猪 2008-08-08 10:40:51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版

美国记者眼中的中国近代屈辱史

我一般喜欢看外国人写的记录中国的书,比较客观。本书是当年的新闻报道汇总,客观准确。了解中国近代史,此书最好。  (展开)

订阅帝國的回憶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