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归未来的书评 (5)

夜莺的第七章 2021-01-01 16:25:43

摘抄

《返归未来》看完了,双十二又买了三本送人以后,我对这本书的激情安利期已经过去了,但还是得说,戴老师真正解答了很多我思考很久而不得其解的问题。 有一段关于流行和经典的讨论非常有启发性: (为什么经典会成为一个和流行相对的概念,只有过去的东西才是经典的?) 『在以...  (展开)
𝓜𝓪𝓷𝓰𝓵𝓲𝓪 2019-10-17 02:04:23

笔记·关键词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刮擦镜子的背面,镜便不复为镜,而还原为玻璃,镜只能看到此侧,玻璃却能望向彼端。镜子可以划毁,玻璃却可以打破,并踏入彼端。……在众多的镜子之间,真实或虚幻的影像寻找着,寻找着一块可以粉碎的玻璃。——马科斯 总:电影历史书写:遮蔽,重构,内化,预言 1、科幻:权力...  (展开)
云心 2023-10-23 22:34:54

碎碎念

戴老师的法左批评很强,虽然隔着时代略有局限,但依旧能感受到老师文字间的激扬。电影是一面镜子,也是一堵墙,既再现历史,也遮蔽历史,既内化历史,也重构乃至预言历史。电影既受制于主流意识形态,同时也为被压抑的声音提供释放的空间,甚至解构既有的历史,想象另一种可能...  (展开)
一瓢道人 2021-06-30 14:28:41

《返归未来》 摘记

一.光影再现历史 (国家历史、个人记忆、民族史诗与心灵史) 如何理解《十月围城》等20世纪初历史题材电影?他们如何成为主旋律商业化典范? 与周年应景相关 修正历史主义 美国汉学界认为辛亥革命是身份革命(驱除鞑虏 大陆强调辛亥革命开创性,模糊族群身份和党争 历史电影淡化...  (展开)
伯儀 2021-04-13 00:30:49

镜像:艺术与社会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如题目上所言,本书谈论的是银幕上的历史与社会,亦是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所特有的荧幕作品。 因为承载介质的不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历史会呈现出不同的形象,例如书籍、影视、音乐、绘画,以及礼仪、服饰、风土人情等。通过影视这样相对直观的输出与输入,我们能够了解孕育这...  (展开)

订阅返归未来的书评